第45章 初至辽东,夷族立威!

  雍奴府衙内,
  张昊依次对众人进行任命。
  “老管,麴义,你们去军中挑几十个好手随我前往辽东就行,其余人等来年开春再一同迁徙。”
  “我等离开之后,卞大,你负责城中防务,朱灵负责雍奴城内的大军训练!”
  “甄尧,还有田豫兄弟,你们二人就负责雍奴政务,不懂的去问公仁先生!”
  “但公仁先生和公与先生,以及祢衡那小子必须得给我看住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缺什么就去找吾父要!”
  一众人员随即拱手应诺。
  张昊默默审视着堂中众人,他这个初具雏形的小班底。
  关于田豫,
  他最终还是接受了张昊提出的雍奴县主簿一职,但并不是张昊的从属关系。
  而董昭和沮授,甄尧按照张昊给出的办法去请教政务上的问题。
  本来一开始二人都不想搭理甄尧,但甄尧处理政务的能力真的纯纯小白。
  三人又有同样被关的经历,属于狱友。
  于是性格相对温和的董昭,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手把手亲自教学。
  但两人之间的教学程度,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家长辅导自家孩子做题。
  连性格温和的董昭都要被甄尧气得时不时破口大骂。
  什么门外的狗都要比你聪明之类。
  ......
  时间一晃来到中平四年的十二月。
  辽东,襄平。
  张昊等人经过长时间的赶路终于踏上了辽东的土地。
  看着眼前的襄平城墙,众人尽皆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呜呜~~~终于到了啊!太难了啊!”
  张昊满脸疲惫地坐在雪地上发出感叹,身后众人一个个苦着脸深表同意。
  “嘎吱——”
  随着襄平城门缓缓打开,管承第一个跑了出来。
  “殿下,管承来迟还请殿下恕罪,城中已置热食热水,大家快进去歇息吧!”
  “好好好!管承你前面带路,辽东的卷宗你先放在府衙,我稍作休息就去察看!”
  张昊被管承一把拉起,众人随之进入襄平城内。
  吃过热食,洗过热水,张昊直接前往府衙了解辽东郡的相关情况。
  整个辽东郡一共11个县,人口总计三十万出头。
  如果来年开春把雍奴的滞留黄巾迁徙过来,整个郡最多三十五万左右。
  现有兵力两万余人,尽管全是青壮也有优良之分。
  主要是全部脱产当职业军人开销有点大,保留精锐就好。
  张昊的预想是步卒方面,管亥、麴义、朱灵暂且各领至少一营(2千)人马,弓弩混搭。
  再设骑兵两部,一部精骑,一部重骑,重骑先按500人来组建,精骑也先组建千余人。
  有乌桓人的关系在,
  以后打仗时再征调乌桓等异族骑兵为数量庞大的轻骑辅助,作为游弋、斥候等。
  水军方面,目前只能让历史上当过海贼的管承为主将。
  水军数量视情况而定,除了平时的操练外,也得兼具海上运输,和正常渔猎。
  军备之外,其余民生发展则按之前列出的各项措施实行。
  辽东这个地方,从现在起他张昊说了算!
  正当张昊在依据辽东实际情况,思考以后如何发展时,管承押着前任襄平令公孙昭走了进来。
  “殿下!此人就是襄平令公孙昭!”
  张昊抬起头,朝眼前这位披头散发的囚徒看去。
  目光略微在对方身上停留数秒,随后淡淡道:
  “砍了吧!”
  “阻我大军入城,致三千儿郎身死,碎尸万段都不为过!”
  “再查抄其所有家产,夷其亲族,哦...不,先把公孙家这些年犯过的事列出来昭告城中百姓,再于闹市口集体问斩!”
  张昊说完便不再理会。
  但听到自己结果的公孙昭却愤怒地发狂。
  “张昊!!!”
  “张昊你敢夷我亲族,你不得好死!”
  “阻你大军入城又怎么了,吾乃汉臣,此乃正义之举,吾只恨城中有小人反叛,不然定将尔等叛军冻死在襄平城外!”
  “哈哈哈~~~冻死你们!冻死你们!!!”
  张单手撑住案桌,矫健的身姿一个借力便来到公孙昭面前。
  然后抬起一脚踢在公孙昭的胸膛上,骂道:
  “正义NmLG,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据城而守是想干嘛?”
  “不就是为了你公孙家那点芝麻大的家业吗?”
  “辽东从现在起老子说了算!正好拿你公孙家来立威!”
  张昊说完,厌恶地挥了挥手,示意管承将其带下去斩立决。
  公孙昭奋力地想要挣扎,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不消片刻,
  一声惨叫自外面响起,公孙昭破口大骂的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
  管承大步走进来复命。
  “殿下,幸不辱命!”
  张昊颔首:“嗯,很好,将其首级悬于城门处示众!”
  “然后带人去向城中大户索要钱粮,也不用要太多,让他们意思意思就行了!”
  管承有些不明白,问道:
  “殿下,要一石也是要,要一百石也是要,为何不多要点?”
  张昊缓缓答道:“我等新入主辽东,主力还留在雍奴,若手段太过严苛,这些豪强大户必定立即作乱,于我们不利!”
  “同时城中小吏还需要他们的人先顶上,保持城中政务体系的正常运转,以免瘫痪。”
  “所以不宜逼迫太甚!”
  “而索要一点钱粮后,至少目前能稳住他们的心,就跟山贼下山向村子里索粮一样。”
  管承明白地点了点头,正欲退出去,忽然又想起一事。
  “对了,殿下,之前给我军打开城门的阳仪,您有何指示?”
  “阳仪?”张昊想了想。
  “对于有功于我的人,我当然要重赏,把他叫进来吧!”
  管承拱手应喏,走了出去。
  很快,
  那个叫阳仪的人手持着一卷布帛前来觐见。
  “在下阳仪,见过殿下!”
  张昊抬手一招,示意对方免礼,然后大方说道:
  “阳仪,听闻若非是你打开城门放管承大军入城,我部下的黄巾儿郎不知会被冻死多少?”
  “你想要何赏赐?直接道来!”
  只见阳仪又恭恭敬敬地对张昊行了一礼,说道:
  “殿下愿意赏赐什么,我就接受什么。”
  “不过在这之前,请让我将辽东郡的山川舆图献与殿下您!”
  张昊的目光转向阳仪手中之物。
  “哦?辽东郡的山川舆图?好!先生有心了!”
  阳仪得到同意。
  随即上前几步,将手中的山川舆图放置在案桌上缓缓展开。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