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如今该如何是好?

  这让郭桓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然而在心头这块石头落地的同时,望着远处紧闭的贡院大门,郭桓心中一股强烈的暴虐情绪悄然滋生……
  四千四百万呐,那已不再是心头一丝抽痛,而是心头一座无法翻越的泰山。每当郭桓想起此事,都仿佛感到胸中如雷霆将至,濒临崩溃。
  当目睹窦澈一心向往科举之路,
  郭桓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不愿让窦澈心愿顺遂。
  此刻,他微微眯眼,审视眼前的考场。
  若此乃乡试或会试,即便是给他百倍的胆量,他也绝不敢有任何舞弊之举。
  乡试、会试关乎朝廷栋梁之选拔,在当前官场风气中,秀才与举人均能直接步入仕途。
  相较之下,童生试的重要性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即使考中,亦不算正式官员,
  若是落第,也不过回归平民身份罢了。
  身为户部侍郎,摆弄几个平头百姓,郭桓毫无心理负担。
  加之他心中确有疑窦,
  于是,他招来身边的胖管家,低语几句后,目送胖管家匆匆下楼。
  继而,他悠然自得地饮完一壶茶,这才登上小轿,朝户部衙门而去。
  与此同时,
  窦澈浑然不知,在他潜心备考之际,已有两股关注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只是专注地擦拭着考号,在这个四周由青砖围砌而成的考位内,
  窦澈无视周围一切,专心致志地研磨起墨汁。
  直至听闻号兵手持试题牌,逐一经过每个考位时,
  窦澈明显舒了口气,
  尽管他对此次考试信心满满,但在亲眼看到试题的一瞬,他仍不禁放松了几分。
  随后,他全神贯注地挥毫疾书。
  县试的试题并不涉及政论,主要考验的是学子死记硬背的能力。
  当时间过去近半时,窦澈的思维愈发清晰。
  就在他书写越发畅快,几乎要享受这场文字盛宴之际,
  忽然,远方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
  “失火啦!”
  第一百零一章 郭桓的试探【求追定】
  一个时辰前,
  胖管家下楼后并未径直奔向考场,
  他心中十分清楚,无论如何,这都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大事。
  纵使童生地位不高,但公然在考场内动手脚,一旦事发,无人能保其性命,
  甚至可能连累全家走向菜市口。
  然而,作为接替李管家后,紧跟郭桓身边的心腹,
  胖管家自有其一套行事之道。
  他熟门熟路地溜进一家裁缝铺,不久后身穿麻布短褂,头戴毡帽走出。
  配上他那魁梧的身材,乍一看,就像金陵城里常见的扛货力工。
  只是寻常力工鲜有像他这般肥硕的脸庞。
  做完这些伪装后,胖管家缩着脖子东张西望,随即满脸堆笑,弯腰钻进附近一家酒楼。
  见有客上门,店内店小二急忙堆起笑脸迎接,却只见胖管家脸色痛苦,捂着腹部哀声道:
  “小哥,不好意思,借用一下茅厕。”
  店小二立刻露出一脸嫌恶,指向后院说:
  “后面,快去快去!别踩脏了我刚拖的地儿!”
  胖管家忙不迭地点头,犹如一只老鼠般迅速钻进了后院茅厕。
  待胖管家身影消失在后院,店小二撇撇嘴,甩了甩手中的抹布:
  “大清早的,真他娘的晦气。”
  片刻后,胖管家千恩万谢地走出来,消失在街头熙攘的人群中。
  店小二则倚着柱子,继续打起瞌睡,刚才的事早已抛诸脑后。
  殊不知,在酒楼后院某一隐蔽的墙角,
  在树荫的掩映下,一条绳梯悄然跨过墙头。
  随着日头渐升,树影遮蔽了这片墙壁。
  这时,胖管家展现出与其身形极不相称的灵活,
  手脚并用攀着绳梯,悄无声息地进入后院。
  他望着不远处的一排偏房,嘿嘿窃笑。
  在这金陵城寸土寸金之地,
  谁能料到这家酒楼老板当作杂物间的这一排偏房背后,仅隔三尺之遥,
  恰恰就是贡院的外墙,
  更巧的是,酒楼所在位置恰好位于贡院上风口。
  只要此处起火,整座贡院都将被浓烟笼罩。
  届时,
  他不信那个小子还能镇定自若地应试。
  说到此处,胖管家得意地笑了起来。
  难得李管家外出办事,他才有机会贴身跟随老爷。
  自然要将老爷交办的任务完成得滴水不漏。
  胖管家深知老爷行事一贯谨慎,他不相信窦澈真的会安分守己地参加考试。
  因此,这次的行动,
  既是断掉那小子的科举之路,同时也是对窦澈的一次试探。
  胖管家明白自家老爷一直担忧何事,
  他害怕窦澈乃是老皇帝暗中安排来对付老爷的存在。
  倘若窦澈参加科举只是幌子,
  如今并不在贡院之内,
  那么老爷就必须抓紧时间寻求退路。
  这一切,都将取决于胖管家此次的试探结果。
  想到这里,胖管家开始忙碌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堆堆木柴码放在偏房之下,
  甚至怕火势不够猛烈,还在地面铺设了引火通道,一路延伸至酒楼主体。
  幸好胖管家选择的时间极为巧妙,
  此时正值上午,酒楼中并无太多客人。
  他的所有举动均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直至一切准备妥当后,胖管家艰难地爬上墙头,
  接着,一根浸满桐油的粗大绳索从墙头垂下,
  火焰沿着绳索燃起,慢慢蔓延至墙头以下,
  数刻钟后,轰然间彻底点燃了整个偏房。
  火魔无情,
  尤其是这种蓄谋已久的纵火。
  当在前厅的店小二后知后觉发现火情时,
  他所在的二层酒楼早已被熊熊烈火吞噬……
  转瞬之间,
  整个酒楼化作一座巨大的火炬,火舌直冲云霄,
  滚滚黑烟如擎天之柱随风向瞬间弥漫整个贡院。
  拼命逃生的店小二站在街道对面,愣愣地注视着自家被烈焰吞噬的酒楼,
  眼神中尚带几分茫然与困倦,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自己不过是打了个盹,为何酒楼会突然变成如此惨状?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这盹打得太过沉,至今仍在梦中?
  店小二下意识地扯下肩头的抹布,用力擦了擦脸,
  当他最终确认,自己辛勤劳作的酒楼确实化作一片火海后,
  小二这才如梦初醒,拼尽全力,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失火啦!”
  狂猛的火焰乘风肆虐,
  而在另一条街巷,
  胖管家竟在不知不觉间换上一身华丽锦袍,俨然一副悠闲散步的富贵闲人模样,
  坐在一个小摊前自酌自饮,
  偶尔还抬头与旁边的小贩闲聊几句。
  “那边街上好像是失火了?看样子火势不小呢!”
  小贩心有余悸地点点头,感叹道:
  “可不是嘛,瞧那火起的地方,好像是孙家的酒楼。”
  “真是可惜了,老孙平时为人厚道,怎料今日酒楼竟遭此大难。”
  “只怕周边的房子都会被牵连,让他倾家荡产不说,要是再烧死几个,唉……”
  小贩满脸惋惜,不知是在叹息老孙可能损失的财富,还是那些无辜的生命。
  面对小贩的感慨,胖管家则显得颇为洒脱,悠然一笑,举杯畅饮。
  街头的酒水通常淡而无味,正如小贩提及的几条人命,在胖管家心中同样清淡如水。
  在他们这些豪门府邸的仆役眼中,人命本就非值得牵挂之事。
  他所关注的唯有一事。
  那便是,窦澈是否身在贡院之中?
  第一百零二章 泰然自若【求订阅】
  当那声刺耳的火灾警报骤然响起时。
  窦澈手中的笔陡然停止。\"
  他下意识地抬头,朝声音来源的方向望去。
  尽管隔了层层考棚,他无法亲眼目睹具体情况,但远方腾空而起的滚滚黑烟,以及愈发浓烈的刺鼻气味,
  无一不在昭示着此刻贡院之外正烈焰熊熊。
  顷刻间,考场内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连绵不断。
  尽管监考官和号兵们竭尽全力警告学子们要专心考试,不受外界纷扰,但在弥漫的烟雾之下,鲜有考生能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尤其无人知晓,这场大火是否会蔓延至贡院之内。
  金陵城自有其特殊之处。
  若是外地州县,童生试绝无可能在贡院举行。
  然而同样的,外地贡院周边亦不会如金陵这般,四周挤满了各式建筑。
  见远处的黑烟愈发浓厚,窦澈甚至能感受到一股炙热的气浪扑面而来,熏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此刻,贡院内的考试环境急剧恶化。
  众多考生开始不断地咳嗽起来。
  然而面对此种状况,窦澈却从容不迫。
  他随手从考篮中取出一块厚实的毛巾,巧的是先前清理考棚时,他已准备了一盆冷水置于一旁。
  原本打算在考试中途头脑发热时用来提神醒脑,但现在看来这盆水另有用途。
  窦澈端起水盆,发现水面已浮起一层薄薄的尘埃。
  他轻手拂去尘埃,在灰尘未落之际,赶紧将手中的毛巾浸入水盆中,待吸足水分后拧至半干取出。
  接着,他将毛巾掩住口鼻,再次坐下疾笔疾书。
  窦澈深知,他与其他考生有所不同。
  他人或许今年未能中榜,尚可明年再战。
  而他自从选择了这条路,
  从未有过退缩的想法!
  笔尖再度落下,窦澈竟进入了一种顿悟之态。
  虽未出现金声玉振,但在这种状态下,窦澈的思维更加明晰,手中笔犹如游龙戏水,书写更为流畅。
  能不受外界干扰的,终究是少数。
  耳边充斥着各种嘈杂声,大部分考生早已无法集中精神应考。
  几位预备考官也束手无策。
  考试期间贡院大门一旦关闭,任何人不得出入。
  即使贡院内发生死伤,也须由墙头运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这些考官同样无力应对,
  只能不断高喊,让考生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专心考试。
  然而谁都明白,这样的话不过是空谈,仅在履行职责罢了。
  倘若人人皆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斜视,
  那么这两点也就不可能成为衡量将领素质的标准了。
  显而易见,几位考官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们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加快巡查考场的步伐,尽力安抚考场中躁动不安的考生。
  随着外面火势愈演愈烈,
  整个考场浓烟滚滚。
  数名考生因不堪忍受浓重的烟气,全然不顾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踉跄冲出考棚,跑到外面剧烈咳嗽不止。
  一人率先,后续跟随者便络绎不绝。
  一时间,整座贡院内,考生们四处乱窜,状若无头苍蝇。
  “主考官大人,如今该如何是好?”
  看到场面即将失控,
  几名副考官齐齐看向面色铁青、端坐正堂的主考官。
  “不能任由考生们如此乱跑,否则我们会受到责罚的!”
  看到这位曾大人迟迟不语,一位考官焦急不已,连连跺脚。
  而曾大人脸色铁青,冷声下令:
  “派人通知所有号兵,将跑出考棚的考生全部赶回座位!
  三声鼓响后还未回归考试者,一律取消此次考试资格!”
  言罢,这位曾大人掷出令牌,号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而他自己更是亲自拿起鼓槌,走到正堂前的一面巨大铜鼓前,挥舞双臂,用力敲击。
  咚咚咚——
  低沉的鼓声如雷霆般在贡院内回荡,
  在这份极度浮躁的气氛中注入了一股庄重的压力。
  不可否认,曾大人此举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号兵的驱赶和鼓声的震慑下,那些乱窜的考生们纷纷回到各自的考棚内。
  按大明律例,只要他们在交卷前走出考棚一步,即丧失考试资格。
  但鉴于特殊情况,且凭借曾大人的地位,他有权做出一些变通之举。
  然而,仍有一些被烟雾熏晕或坚决不愿返回的考生,
  或是被取消资格送出院墙救治,或是被强行关押,毫不留情。
  见到曾大人如此果断地处理了这场突发事故,
  在场诸位官员无不暗自称叹。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口奉承,
  这位曾大人已背着手,眼神犀利地扫过众人,随后冷漠地说:
  “走吧,各位,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赶紧巡查考场。”
  言毕,这位曾大人一马当先,率众出门巡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