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公之成败,就在这三天内!

  “我听闻当时鲁子敬借夏口给我暂居的事,孙权虽然勉强同意了,周瑜却极力反对,还因为此时屡次埋怨鲁肃。”
  “若真的让他全盘掌握了江东实权,将我赶出了夏口,又将何处安身?”
  想到脚下的这弹丸之地,都不由自己做主,忍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诸葛亮急忙宽慰道:“主公不必如此忧伤,有亮在,周瑜想要夺回夏侯,那是妄想!”
  “更何况用不了三五个月,主公便可坐拥荆襄九郡,不出一年,东西两川也会归于主公麾下。”
  “到那个时候,只怕区区夏口,就算江东双手奉送给主公,主公也懒得要了!”
  诸葛亮画的大饼果然油多又喷香,瞬间吊起了刘备的胃口,急忙收住眼泪:“诚如军师所言,备当何以谢你!汉室兴隆,皆在军师身上了!”
  诸葛亮拾起羽扇,缓缓的站起身来,抬头望着天空的弯月。
  “只要孙权拿下了合肥,下一步长驱直入,往东可以经略青州兖州之地,往西可以直接威胁许昌,断了曹贼的归路!”
  “可以说只要合肥失守,曹操便注定了要失败,起码荆州是保不住了!”
  诸葛亮筹划着:“合肥失败,中原震动,曹操失了后方,必然回师!”
  “赤壁的兵马旗角一动,周瑜虎视眈眈于南岸的水师必然发起进攻,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到那个时候,主公振臂一呼,荆州九郡,谁敢不从?”
  “到时候兵不血刃,可以趁势坐拥荆州,然后再整备军马,和孙权并力联合,灭曹操,克服中原!”
  “然后呢?”
  刘备听得血脉贲张,似乎他真的已经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争霸天下了!
  “然后?”
  诸葛亮微微一笑!
  “那就要看赤壁之战,谁可胜利了!”
  “若曹操能顶住压力,挫败周瑜的水军,那么虽然失了合肥,但江东却丢了最重要的鄱阳水师。算是两败俱伤了!”
  “那么我们便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将曹操的疲惫之师灭在江东,让他永远回不了中原。然后再顺流东下,争夺江东,两边通吃!”
  “若是周瑜得胜,那东西两路崩塌,曹操已经失了生机。”
  “则剩下的就是主公与孙权会猎中原,并争天下了!”
  诸葛亮回到座位上,双目闪动,嘴角挂着微笑:“总之只要合肥失守,赤壁之战开启,那么不管谁胜谁败,荆州就注定归于主公了!”
  刘备忍不住放声大笑!
  “我在樊城之时,原本已经势穷力孤,陷于绝地。没想到军师去往江东一趟,便以三寸不烂之舌,让江东与曹操一决雌雄!”
  “军师之智,天下孤绝!”
  “孤得军师,何惧曹操!”
  刘备越发觉得,自己当时罢黜顾泽,三顾茅庐请下诸葛亮拜为军师,是何等聪明睿智的选择!
  “顾泽!”
  “莫要怪我绝情,实在是你实力不行,我不能为了你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更何况!”
  刘备的眼中闪过一股怨恨!
  “你负我昔日的承诺,竟然投顺曹操,与我为敌!”
  “早晚我俘虏曹操之时,必鞭挞你首于天下人面前,让你知道我弃你才是聪慧之举!”
  合肥城外。
  三十里,是孙权的中军驻扎之地。
  孙权背着双手,来回迈着悠然的步子,鲁肃垂手侍立在旁,也在低头思索着事情。
  攻打合肥之谋,可算得上是周瑜的神来之笔,不但让曹操意外,更是让孙权喜出望外!
  “子敬,攻打合肥,你看我有几成胜算?”
  孙权忽然转过头,望着站在身后的鲁肃,面带微笑的问道。
  “这……”
  鲁肃下意识的望着门口看了一眼,见并无人经过。
  这才微微沉吟,低声说道:“主公自出兵以来,势不可挡,如今不过七日,已经肃清了合肥外围的曹军,只要太史慈能在三日之内攻下合肥,我军便必胜无疑!”
  “不管曹操是从赤壁还是从青州调集援兵,都不可能在三日之内抵达合肥。”
  “所以主公的成败,就看这三天了!”
  孙权哈哈大笑!
  “我以十万兵马,攻打合肥不到一万的残兵败将,若三日之内还不能突破城池,那可以对曹操俯首称臣了!”
  说话之间仰然抬起头,看着鄱阳湖的方向!
  “周郎能以八万水军,抵挡曹操八十万兵马,难道我十万陆军,就打不赢他一万守军的合肥?”
  当年他的哥哥小霸王孙策在的时候,与周瑜惺惺相惜,结拜为兄弟。
  后来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可谓是两姐妹嫁给了两兄弟,堪称佳话。
  孙策能定江东,周瑜治军严命,用兵如神,居功至伟。
  孙策辞世之前,也曾留下“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的遗言。
  但孙权也是年轻气盛的岁数,自有一股方刚血气,虽然他贵为吴候,深居简出,可是从来不曾荒废的骑射弓马。
  我若踏马驰骋,也当为一方雄将!
  孙权骨子里隐藏的傲气,从来没有消失过!
  “主公,不可大意啊!”
  “曹操命满宠守卫合肥,虽然满宠并非名将,也从来鲜有战功,但此人心细,又对曹操忠心耿耿,守城似乎倒是有两把刷子……”
  鲁肃说罢,又淡淡的一笑:“不过主公说的极是,大都督给主公调配出十万兵马,为的就是保证主公绝不会有任何的闪失!”
  “我想不出三天,必有凯歌!”
  孙权一阵冷笑!
  “子敬,你果真认为,周瑜是为了教我立功,才将江东氏族的这些兵马剥离了出来么?”
  鲁肃心中一动!
  对于周瑜公报私仇,希图削弱江东氏族实力的想法,他早在吴候宫的时候也曾一闪而过。
  但大敌当前,他还是更愿意相信周瑜是为了江东的大业,才为主公孙权画下这个良策。
  难道孙权年纪轻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臣实不知!”
  鲁肃低着头,躬身说道:“臣只知道,大都督一心为国,殚精竭虑。若没有大都督这么多年的南征北讨,日夜操练,就没有江东今日的地位和疆土。”
  “可孤若得胜回军,我怕料他紧接着就要以补充兵马为由,将这十万新兵全部抽到到鄱阳!”
  孙权忽然回头,猛走了几步到了鲁肃的面前:“孤希望的是是两方平衡,而不是一家独大!”
  正在此时,忽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真的好难撑,我一直在努力码字吧,绞尽脑汁想剧情
  但是成绩不尽人意
  兄弟们,救我一命,推个书荒
  [书城]
  [书荒广场]
  求大家救命,再不救命,真挺不住了
  推个书荒,挽救一下
  只耽误大家一分钟的时候
  我每天码字十个小时,已经连续码一个月了,只求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书城]
  [书荒广场]
  [找一个相关题材,有热度的帖子发帖子推书]
  拜谢大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