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雾隐村,云雾山

  林言和杨崇吃了一顿香喷喷的烤兔。
  尤其是杨崇,吃得满嘴流油。
  就连手指尖的油渍都不放过,要吮吸干净。
  一本满足。
  林言收起调味罐子。
  起身环顾四周。
  他们这是在一片深山老林之中。
  “得先找人迹。”
  杨崇长吁一口气,感觉自己又龙精虎猛,神气完足。
  他一把拎起包裹,豪气干云道:
  “走。”
  “这次我带路。”
  不得不说。
  杨崇在山里徘徊三个月之久,成效斐然。
  他的寻踪辨路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几乎不下于一些老山民。
  两人走了一阵子。
  很快,他便找到有樵夫砍柴的人迹。
  顺着越来越显着的山间小道走去,又行了半天光景。
  两人迈上一座山坡。
  杨崇眼眸放光,一指远处。
  “看那里。”
  河谷之中,一条溪流潺潺。
  一大片齐整而朴素的房舍沿河流而筑,夕阳西下,炊烟袅袅。
  恰是一幅乡间落日的美景。
  林言抬手遥望:
  “去看看吧。”
  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希望村子里能饶我们一个地方。”
  “好好歇一歇。”
  两人先在山坡上找了一棵歪脖子树,将两大包裹埋在树下。
  否则大摇大摆出现在人前。
  太过引人注目。
  将财物藏好之后,两人就沿着山坡而下,很快就进入了村子。
  往来的乡民见两人面生,又执刀佩剑。
  便一脸警惕,上前问询。
  林言自称两人是四处游历的侠客,在深山中迷了路,遂循着人迹来到这里。
  希望能讨些吃食,顺便再暂住一段。
  他拿出一粒碎银开路。
  乡民见之自然喜不自胜,态度大转,当即带着他们去见村长。
  等见到了村长,林言便故技重施。
  村子里都是民风淳朴的乡人,何曾见过如此慷慨的旅人。
  村长旋即给两人找了间空置的屋子,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食,还备了一坛酒。
  酒是山民自酿。
  喝起来有一股辛辣混浊之感。
  村长和引路乡民陪着林言两人一起吃饭喝酒,酒过三巡,大家也便熟络了起来。
  推杯换盏之间。
  林言和杨崇从村长口中得知,他们身后的大山,正是云雾山。
  他们的村子则叫做,雾隐村。
  这个名字仙气飘飘。
  据说是山里道观的道长取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林言和杨崇对视一眼。
  便将话题往这道观上引。
  村长酒醉漫谈,乡民则在一旁附和。
  这道观,正是长春观。
  上面住的,都是修行炼丹的道士,平时从不轻易下山,也不接香客。
  只有采买物资的时候,才会有道士来到村子,或者去距离不远的集云镇。
  村长感慨:
  “那些道长们,各个仙风道骨。”
  “一看便是神仙中人。”
  林言微微眯眼,喝了一口辣酒。
  笑着道:
  “山中有如此仙长护佑,想必雾隐村应该也是四季平安,乡里和睦吧。”
  村长道:
  “少侠您还真说对了。”
  “村子这些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有粮有口,也算得上是一处桃源胜地。”
  他的语气很是自豪。
  林言心领神会,举碗敬道:
  “那看来,除了仙长福泽,这其中还全赖村长治理有方,才有乡民们安居乐业。”
  村长面色醉得通红,端起酒碗,连忙道:
  “不敢不敢。”
  众人寒暄热闹,吃饱喝足。
  村长依依不舍地送林言两人回屋睡觉。
  两人都是三天没合眼,此刻借着酒劲儿,一沾在床上就发出阵阵鼾声。
  一夜安眠。
  翌日。
  太阳高升。
  林言缓缓睁开眼。
  恰在此时,门外响起咚咚的敲门声。
  “阿飞兄弟,太阳都晒屁股了。”
  “怎么还在睡呀?”
  林言起身,伸了个懒腰,顿觉精神抖擞。
  吱呀一声打开门。
  只见杨崇提着长刀,浑身气血蒸腾,有缕缕白气在头顶缭绕,明显是刚练过刀法。
  林言揉了揉一双睡眼,瞬间变得清明:
  “老杨啊,精神头这这么足。”
  “是该吃饭了吗?”
  杨崇伸出个大拇指,啧啧两声:
  “你这作息真好啊。”
  “吃了就睡。”
  “睡醒再吃。”
  林言补充道:
  “嘿,人生就是如此,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杨崇撇撇嘴。
  他可不认同如此颓唐的生活。
  这时候,院子的木门哐哐哐的被敲响。
  嗯?
  杨崇快步去开门。
  却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门口,他脆生生道:
  “两位客人。”
  “我爷爷请你们去吃饭。”
  来人正是村长的孙子,水生,他们二人与之在村长家里见过。
  他的父亲外出闯荡。
  母亲得病早逝,剩下他一人与村长过活,故而年纪虽小,却极为懂事。
  杨崇惊讶地回头看向林言:
  “神了。”
  “你能未卜先知?”
  “瞎猜罢了。”
  林言随口说道。
  不过他破入先天之后,五感有了极大提升,与天地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他刚刚确实隔了很远,便感知到有人靠近,脚步比成年人轻,应是个少年。
  故而林言才有此猜测。
  “走吧。”
  林言和杨崇跟着少年来到村长家里,又蹭了一顿饭食。
  然后便和村长商量。
  他们游历至此,想要上山拜访仙长道观,希望帮忙找人引路。
  当然,报酬是少不了的。
  村长爽快地答应:
  “长春观建在悬崖高山之巅,山路陡峭,我找一个熟悉的山民带你们。”
  半个时辰后。
  林言、杨崇以及一个面相质朴,黝黑的青年从雾隐村出,向着云雾山进发。
  青年名叫阿牛,是个猎户。
  他前腰别着一柄弯刀。
  后背背了一把长弓,后腰还有一个箭筒,装的都是自己削的木箭。
  很锋利,打猎十分好使。
  三人沿着山路迅速进发。
  阿牛原本还有意放慢速度,照顾两位不常进山的旅人。
  但没成想。
  阿牛发现自己带着两人走了小半个时辰,身后的两人竟是脸不红,气不喘。
  游刃有余。
  于是他便愈发加快脚步,在崎岖山路上,攀高爬下,直到他自己也有些喘息。
  然而,他侧身回望。
  林言和杨崇依然笑眯眯地跟在他的身后,状态如初,阿牛这才惊觉……
  他这是遇到高人了!
  阿牛旋即本本分分,不敢再起争斗之心。
  如此。
  在阿牛的引路之下,三人沿着山道上行了一个多时辰,不断向上攀登。
  四周渐渐有云雾飘荡而来。
  转过前方山路。
  赫然有一条白玉般石阶出现三人眼前。
  石阶缘山而上,宛若一条银白色飘带,挂在峰间,山间云雾缭绕。
  这石阶一直延伸到云雾之中,仿佛直通传说中的九重天宫。
  “两位,长春观就在上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