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什么样的皇上才能让老百姓称颂为贤君

  扬州城外,巍峨的燕王府内,八岁的朱高炽身为燕王朱棣之嫡长子,虽体态丰腴,却自幼聪颖过人,深得父亲宠爱。
  这一日,他应父亲朱棣之命,随从众多出城游猎,旨在锻炼其胆识与决断。
  在一片密林中,随从们意外捕获一神秘男子,审讯之下,此人竟是潜伏于山林间的山寨寨主,麾下聚集了一股势力强大的草莽兵马,他们暗中劫掠商旅,扩充实力,企图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
  朱高炽听闻此事,心生警惕,不顾自身年幼,毅然决定亲自率军攻打山寨。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和激烈战斗,他凭借智慧与勇气成功攻破山寨,俘虏了大批匪徒,缴获大量粮草兵器。
  然而,随着深入调查,一个更为惊人的阴谋浮出水面——原来这伙匪徒并非普通山贼,而是北元残部的余孽,他们意图利用混乱局势,秘密囤积物资,联络北元遗落各地的残部,密谋颠覆大明江山,恢复北元统治。
  朱高炽将此事详实上报朝廷,并建议朝廷加强对边境的巡查与管控,以防北元余孽再生事端。
  此举不仅得到父亲朱棣的高度赞赏,更让朝野上下对这位年纪轻轻却有勇有谋的燕王世子刮目相看。
  时值大明洪武年间,食盐作为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由朝廷严格控制,通过发放盐引进行交易。
  晋商凭借着雄厚财力和人脉关系,在盐业市场上逐渐形成垄断之势,尤其是曹家、侯家等几大盐商,更是富可敌国,手握重权。
  一日,侯家商行。
  几个伙计面前摆着数十斤粗盐,颜色发黑。
  几人有说有笑,一副懒散模样。
  “奇了怪了,今天怎么来买盐的人这么少?”
  “是不是因为1斤盐涨了2钱银子搞的?”
  “不能吧…现在不是整个晋商的商行都要涨价吗?这些穷鬼离了咱们的盐也没地方买 啊!”
  “说的也是,再等等看!”
  忽然。
  一个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看着眼前发黑的盐,皱眉道:“这是淮北盐场的盐吧?这么黑!怎么卖啊?”
  伙计笑道:“一斤, 一两二钱!怎么样?来一斤?”
  汉子愣了愣,道:“多少?一斤一两二钱?长芦盐场的盐白花花的,以前也才一斤 一两银子啊!现在你们卖淮北盐场的盐卖一两二钱?”
  伙计皱眉道:“什么狗屁长芦盐场!已经被我们晋商封杀了!以后这个盐场的盐, 你们再也吃不到了,他们也卖不出去!
  现在除了淮北盐场的盐,就是来自内地的井盐和湖盐了…
  井盐和湖盐倒是不黑,味道也好,你买得起吗?10两银子一斤!”
  汉子叹口气。
  无奈问道:“这淮北盐场的盐能不能便宜一点?正常价不都是8钱银子一斤吗?现在 涨到1两2钱,实在是太贵了!”
  伙计笑笑。
  “买不起就算了,现在长芦盐场的盐没货,其他盐场的盐压根供不上用!现在一斤 一两二钱还是便宜的!以后没准还要涨!
  怎么样,买不买?今天不买,明天涨价了,可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汉子紧皱眉头。
  捏了捏手里的银子。
  正要狠狠心买上一斤。
  忽然。
  路边一群行人路过。
  看见汉子在买盐,忍不住道:“那汉子,别犯傻!这种黑乎乎的烂盐有什么好买 的?今天陈氏商行开业,也卖盐呐!
  长芦盐场的盐!
  雪白雪白的,又细又好!
  听大伙说,那盐以前就是财主大官都吃不到!
  现在卖给咱老百姓,只要8钱银子一斤!
  快走快走,那边都排长队了!
  这淮北盐场的盐啊,呸!狗都不吃!”
  话音落下。
  众人已渐渐远去。
  伙计怒骂道:“嘿!你这混账东西,怎么骂人呢?”
  正要问眼前的汉子到底买不买盐,却发现,汉子人已冲进人群,跟着去抢盐了…
  几个侯家商行的伙计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儿?看这意思好像是真的!”
  “陈氏商行不是徽商的吗?这些狗东西!竟然敢跟咱们晋商抢生意!”
  “马上告诉掌柜的!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诸位,咱们告诉掌柜的之前,是不是先去看看那长芦盐?若是真像他们说的那 样,雪白雪白的,又细腻又好吃,咱们是不是也买一点尝尝?”
  “混账,咱们买来那些盐是尝吗?只能说是从竞争对手那里侦查情报!”
  “对对对…咱赶紧去侦查个几十斤!”
  扬州。
  曹府。
  此时已聚满了晋商中的几大盐商!
  曹文龙看着摆在桌上的精盐,眉头紧锁。
  “这盐,真的只卖8钱银子一斤吗?”
  乔青云哭丧着脸道:“千真万确,货真价实,这是我手底下的伙计从陈氏商行那里 抢来的!
  现在老百姓都抢疯了,知道这盐好又便宜,咱们的粗盐根本就没有任何销路!”
  曹文龙伸出手指头沾了点盐,放进口中尝了尝。
  惊道:“入口即化!竟然一点杂质都没有,这是怎么做到的?哪怕是最好的盐场, 经过几次过滤,几次晾晒,也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
  诸位,咱们吃的盐几乎都是百两银子以上一斤吧,你们有吃到过这么好的盐吗?”
  众人纷纷摇头。
  “这种盐若不是知道价格,我宁可出200两一斤买!”
  “这长芦盐场真是见鬼了!哪儿来这么好的盐,量还这么大!我本来想让人把他们 的盐包圆,可是他们限售!每人现在只限一斤!”
  “现在你就算出银子,他们也不愿意大量出,根本就是供不应求!何况每人限量一 斤的话,他们可以卖给更多的人,这个盐卖的会更火,知道的人会更多,接下来,老百 姓会只认这个盐!”
  曹文龙苦笑一声。
  “别说老百姓了,就算是我,以后也只认这一种盐了!”
  曹文龙的话刚一说出口。
  所有盐商陷入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随后,所有人的眼里都露出了恐惧的眼神!
  连堂堂晋商商会的会长都能说出这种话来,何况是普通老百姓了!
  乔青云颤声道:“我…我们各家的粗盐!就这么完了?全砸手里了?”
  话音落下。
  所有人哀嚎声一片!
  在场的所有晋商都是做食盐生意的!
  各处囤积的盐,数量都不少。
  这些盐,可都是用真金白银或者向前线押运粮草换回来盐引才买到的盐!
  若是老百姓都只买长芦盐厂的盐,他们手里囤的这些盐怎么办?
  那可是上千万两银子的货啊!
  若是全砸在手里,在场所有人,可是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曹文龙颤声猜测道:“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长芦盐场的盐只是放这么一些,接下 来,就卖没了?”
  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看向曹文龙!
  怎么可能!
  这样品质的盐,人家都卖8钱银子一斤了,可见有多少!
  而且这一次,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
  长芦盐场的盐是从南到北,同时铺货,同天销售!
  北平、济南、南京、长沙…
  所有徽商、鲁商旗下的商铺,全在疯狂卖盐!
  释放的盐量之大、之多,空前绝后!
  朱高炽又不傻,如果他制的盐成本很高的话, 不可能卖8钱银子一斤!
  何况,成本高的话,产量也不会这么大!
  现在,难道只有等死一条路了吗?
  曹文龙苦涩道:“诸位,别急!咱们…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众人脸上如丧考妣!
  现在还能想什么办法!
  赶紧将手里囤的盐超低价甩了才行!
  人家8钱银子一斤的盐品质这么高。
  估计自己的粗盐就算卖2钱也未必有人愿意买!
  实在不行,就卖1钱!
  总有穷人图个便宜量大的…
  总之,只要能回点本也好!
  这一次,可算是亏到姥姥家了。
  光盐引、流通之类的成本加起来,就得5钱银子一斤!
  晋商大败亏输。
  长芦盐场名扬全国!
  这一次的大事,震惊朝野。
  甚至无数勋贵大臣也议论纷纷!
  “8钱银子一斤!雪白细腻的精盐!好东西啊!海津郡王,真是神了!”
  “他可是一直运气都极好!抓强盗,能抓出一伙北元余孽,打倭寇,能灭掉一个隐 匿起来的海商汉奸!经营盐场,竟然也能把盐练的又便宜又好,不服不行啊…”
  “呵呵…难怪陛下要夺了茹尚书的官了,他处处替晋商说话,陛下怎么可能忍得 了 ! ”
  “海津郡王的格局,真是大!这样的好盐,8钱银子一斤,以前可是百两银子都难买 到的!天下百姓,只怕都要感恩海津郡王了!”
  “唉…人生在世,无非衣食住行,谁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谁就是万家生佛!海津郡王 这一次做的漂亮!本官佩服!”
  南京城。
  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两人漫步在南京城。
  身后遥遥缀着几位大内高手。
  陈老太监也打扮成了一个管家模样,跟在二人身后。
  平日里,老朱政务繁忙,是舍不得抽时间出来微服的。
  不过。
  今日朱元璋莫名来了兴致,便带上太子一起走了出来。
  看着日渐繁华的街道,朱元璋满脸感慨。
  “太子,当年朕打进应天府,这街上可没有这般繁荣!今日看来,真是让人欣慰! 朕这辈子,也算没有白忙!”
  朱标笑道:“父皇是圣主明君,天下大治是理所应当的事!”
  朱元璋脸上微微得意。
  忽然。
  他瞥见一个铺子前。
  几个百姓正在抱怨。
  “你这盐比以前黑了不少!怎么还涨价啊?1两2钱银子一斤,怎么不去抢!”
  伙计得意洋洋道:“你不买,有的是人买!能吃上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明告诉你,长芦盐场的盐被我们晋商封杀了!淮北盐场的盐就是这样!你不吃,那 以后就都别吃!”
  “那么好的盐,怎么能封杀呢…”
  伙计傲慢道:“你管得着吗?”
  朱元璋满脸怒容。
  “封杀?小小的晋商,他们也配谈封杀?”
  说着就要发火。
  太子朱标急忙拦住。
  “父皇, 一群小人而已,算了…算了!”
  朱元璋怒道:“那也不想看这群小人欺负百姓!炽儿的盐不是卖上了吗?不是8钱银 子一斤吗?盐呢?现在就眼睁睁看着百姓买这种烂盐吗?”
  朱标苦笑道:“长芦盐场毕竟离南京远,可能还没卖到这里吧…”
  朱元璋哼道:“那也不行!这几个百姓的盐,朕先送了,就用炽儿给咱们的盐送给 他们!总之不能买这些奸商的东西!一群混账!”
  说着。
  朱元璋就要上前拦住几人买盐。
  忽然。
  朱元璋和朱标身后爆发出一阵吵闹声。
  “抢盐啊!快去抢盐!”
  “雪白雪白的盐,又细又好!才8钱银子一斤!”
  “几位,别买这些奸商的盐了!这种又黑又粗的烂盐,就让它们烂在铺子里吧!”
  “陈记盐铺就在前面,快走啊!”
  几人听到喊声,也跟着众人赶了过去。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笑。
  朱元璋大笑道:“好!看来炽儿的盐来了!走,太子,咱们去看看!”
  说着,二人快步跟随众多百姓走上前去。
  很快,朱元璋就看到了陈记盐铺。
  盐铺前面,站了足足三队人,每一队都有数百人!
  让人震惊的是。
  这上千人,竟然真的都在老老实实排成长队,没有丝毫混乱拥挤的模样!
  朱元璋满脸好奇。
  “以前买东西,若是拥挤了,不都是在前面抢吗?这怎么变了?”
  忽然。
  身边一个人看向朱元璋几人,皱眉道:“你们怎么不排队呢?不要想着抢盐啊…如果 不是排队买,人家伙计可是一粒也不卖的!”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必须要排队才能买到吗?”
  那人点点头,道:“是啊!这都是第二天这样了!第一天也乱!不过,陈记盐铺的 伙计说了,这盐呐,是海津郡王监制的。
  海津郡王说了,咱大明的百姓,都得守秩序,有礼貌,除了老人、残疾或者孕妇来 买盐不用排队,其他人必须老老实实排队!否则, 一粒也买不到!
  不只是南京城这样,全天下都是这个秩序卖盐!”
  朱元璋看向朱标,笑道:“这倒是个好法子!炽儿很聪明嘛…”
  随后。
  朱元璋又问道:“这么多人排队,你怎么确保自己能买上盐?”
  那人还未答话。
  远远的,盐铺伙计就喊了起来。
  “大家不要急,这样的精盐咱们有的是!
  但是目前运力有限,到南京城的还不够多,目前只能限购!一人一斤!
  海津郡王说了,洪武皇帝英明神武,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让咱老百姓过上好日 子!长芦盐场是大明的盐场, 一定会为大明百姓服务好!
  这样的精盐,以后只会更便宜,不会涨价!人人都有份,安心排队就是!”
  众人听到伙计的声音。
  纷纷议论起来。
  “咱们皇上,真是英明神武的好皇上! ”
  “是啊!以前那种大粗盐都要1两银子一斤!现在这么精细的白盐,竟然只要8钱银 子!吾皇万岁!”
  “咱大明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越来越好!呵呵…”
  朱元璋听着众人的议论,微微有些失神。
  随后便是喜悦。
  幸福到了极点的喜悦!
  自己奋斗了一辈子,求的是什么?
  是纵横天下无敌?
  是酒池肉林?
  都不是!
  洪武皇帝一辈子,追求的便是这天下人人称颂百姓爱戴的口碑啊!
  起于微末的朱元璋何尝不知道。
  什么样的皇上才能让老百姓称颂为贤君?
  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眼前,朱元璋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做皇帝,挺好!
  当然,他也深深记住了自己那个远在海津的孙儿,朱高炽!
  眼前这一切,不是他带给自己的么?
  不远处。
  朱标满脸笑容。
  “炽儿真是个好孩子!”
  他知道。
  此时的父皇,心里一定十分欢喜吧…
  朱元璋抹抹眼睛。
  深吸一口气,良久方道:“朕得好好谢谢炽儿!他懂朕!
  朕这辈子,称得上功成名就,死后见先贤也毫不愧疚!
  现在看来,若是能得这么多百姓称颂朕,那朕死后,见到历代先贤不仅不会愧疚, 甚至还会很自豪!
  秦皇汉武如何?唐宗宋祖又如何?朕在他们面前,也无愧于千古一帝!”
  扬州。
  曹府。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到来。
  所有的盐店都完了!
  全部滞销!
  无奈之下,所有盐商开始了割肉大放血!
  从7钱银子,降到5钱,再降到3钱!
  眼看着,官盐的价格比以前的私盐都不如了!
  所有人心如刀割。
  不过他们知道。
  如果现在不抓紧甩货。
  以后长芦盐场的盐继续大卖,只怕他们手里的粗盐连1钱银子一斤都卖不出去!
  曹文龙如今粗略算起来,也赔了快300万两银子了。
  还好,总算是甩掉了大半粗盐,手中的银子还是有不少的。
  曹文龙听着众多老板的哀叹,忽然恶狠狠道:“都别吵了!不就是赔了点银子吗?”
  侯庆哼道:“曹会长!一下子赔掉小半个家业,谁不心疼,还不让说了?”
  曹文龙冷冷道:“不就是银子吗?我现在有个办法,可以把损失补回来,还大赚一
  笔!你们想不想听?”
  众人眼睛一亮,齐齐看向曹文龙。
  “曹会长,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