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璀璨的八十年代港岛

  回望80年代的港岛,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无限光芒。
  其繁荣背后,是经济的腾飞,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电影产业,在这个时代彻底迸发出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吸引着无数不同文化,不同人种的观众,沉浸入多元文化织造的梦幻世界。
  所以,《追女仔》这类直接表现出现代都市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内核的电影,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与追捧。
  在《杀手壕》与《滑稽时代》于1月8号和11号相继落幕,停止放映的关口。
  它们的票房相继定格在了428万和516万。
  《追女仔》仍然一骑绝尘,在1月23号这天,突破了两千万票房的大关。
  创下了史无前例的票房奇迹。
  整个港岛轰动。
  1981年初始,以邵氏的《追女仔》一统天下,作为开始。
  这是港岛所有电影圈,甚至是新闻界的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最夸张的是,一直放映了足足一个月,邵氏全院线还有四成左右的上座率。
  而随着“首部两千万票房电影”的噱头被宣传开,《追女仔》的上座率逆跌到了五成左右,个别影院甚至涨到了七成。
  而这还仅仅是港岛一地。
  陆陆续续,南洋、日本、韩国陆陆续续的票房数据传了过来。
  “阿鼎,来邵氏一趟,《追女仔》的票房成绩出来了。”
  邵毅府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在电话里说道。
  在看到最终数据统计出来的那一刻,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神。
  1月8号和11号《杀手壕》与《滑稽时代》相继落幕,停止放映。
  它们的票房相继定格在了428万和516万。
  《追女仔》则是继续一骑绝尘,在1月23号这天,突破了两千万票房的大关。
  因为这件事,上座率还短暂的得到了提升。
  继续放映了一周之后,在1月31号,结束放映。
  37天的放映时间,又创下了一个记录。
  邵维鼎此时还不知道东京那边发生的变故,东方日报登报道歉之后,事情已经暂告一个段落。
  斯沃琪的品牌知名度,也因为这一事件,再上了一个台阶。
  《追女仔》结束放映之后,各地的营收数据,也因为这件事,继续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
  所以他也很关心这一部,比之后世全方位加强的《追女仔》到底能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来到邵氏,每一个见到邵维鼎的人,无不热情的打着招呼。
  在娱乐圈,秘密是藏不住的。
  任谁都知道,邵维鼎就是《追女仔》这部电影背后最大的推手。
  而因为他,不光周闰发、钟楚红的咖位得到了飞升。
  现在出去接一部戏,直接就是五十万港币起步,完全就是顶格待遇。
  而片中精彩的配角,如吴梦达、蓝洁瑛等人,也有个十万,十五万左右的片酬。
  这已经是二线影星的价位了。
  而和他们同届的苗乔伟黄日华,据说更是被预定为了tVb下一部新剧的主角。
  就连刘德桦和梁家晖这两位只在电影中打酱油的,刚进无线班,就已经被视为这一届最有潜力的明星种子。
  不光领着tVb发放的工资,还有给他们两个配备的经纪人。
  可以说,《追女仔》这部电影,直接造就了一批未来的潜力明星。
  而邵维鼎,就是幕后的造星者。
  如果能够让这位眼熟一下,万一能选入下一部电影当中呢?
  《奇谋妙计五福星》在圈内,已然不是秘密。
  千万投资,洪金保自导自演,钟楚红再度加盟,邵维鼎保驾护航。
  一系列名头加上去。
  很多人都心热这个参演名额。
  “老豆,《追女仔》票房最后到了多少?”
  邵维鼎并没有关注周边人的目光,直接走进了邵毅府的办公室,大摇大摆的坐了下来,直接问道。
  邵毅府一点都不在自己儿子的不礼貌,相反还站起来给邵维鼎倒了一杯茶。
  他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满面笑容道:“刚刚统计出来的,《追女仔》本土票房2356万,成为港岛第一部票房破两千万的电影。与嘉禾的《师弟出马》足足拉开了一千两百万的票房差距,哈哈。”
  邵维鼎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在前世,下个月就要上映的《摩登保镖》作为华语电影第一部春节贺岁档电影,最后拿下1700多万的票房。
  《追女仔》在喜剧效果上不比《摩登保镖》差,大场面更是远胜于这部电影。
  而且圣诞档在如今这个时代影响力是大于贺岁档的。
  因为在《摩登保镖》之前,连贺岁档这个概念都没有。
  不过,从今年开始,贺岁档要变为一年中最为热门的档期了。
  因为,如果没有《追女仔》的话,1700万,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吓人了。
  不过计划中的《奇谋妙计五福星》却并不是冲着春节档去的。
  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春节,会有几部猛片同时上映。
  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最佳拍档》《少林寺》以及程龙的《龙少爷》
  没办法,谁让《摩登时代》直接开创出了贺岁档的概念,并在这个档期拿下了1700万票房。
  圣诞档,嘉禾和新艺城他们吃了教训,必然不敢再和邵氏硬碰硬。
  退而求其次,能选的就只剩下贺岁档了。
  “其他几个市场的票房也出来了?”
  邵维鼎看完了《追女仔》在港岛本土37天的具体票房数据,翻了一页,竟然还看到一组数据。
  “没错。”邵毅府笑着点头道:“不过这不是最终数据,南洋有些地方还没有下映,最后拢共加起来可能有个三千万港币票房。”
  “还不错。”邵维鼎点头道。
  以往南洋市场就是华人群体,票房数据和港岛基本上差不多。
  现在有个三千多万港币,证明八大院线还是成功的。
  “不光如此,日本更是突破了影视记录,来到了十一亿日元大关,换算成港币也有五千五百万。”
  “没想到,我们没有程龙,也能有这么高的票房,阿鼎你让出10%的分成,换取东宝的全力支持这个决策是对的。”
  邵毅府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他很清楚,如果按照正常的放映流程走,《追女仔》能有个两三亿日元就顶天了。
  毕竟《师弟出马》靠着程龙也才只有四亿日元的票房。
  “韩国的票房怎么样?这上面怎么没有记录?”
  “韩国票房记录方式不太一样,他们是按照人次计算的,那边报过来的数字是在汉城有26人次观影,全韩加起来一共81万人次,折合224万美元。”
  “也就是一千多万港币咯。”
  邵维鼎心中换算了一下,随即问道:“如果加上湾岛那边的票房,票房大概有多少?”
  邵毅府心中也在做着计算,随后回答道:“大台北票房有个八千四百万台币,全台加起来总共一亿三千万,换算成港币就是三千两百万。”
  “这样算起来.....”邵毅府在脑海中计算着,然后被吓了一跳,“《追女仔》全球总票房大概有一亿五千万港币。”
  “竟然有这么多?”
  就算不是全拿,但是依据35%的票房分成算,邵氏也能拿超过五千万的现金。
  何况在港岛和南洋,邵氏都有自己的影院。
  能到手的钱,绝对超过五千万。
  五千万,可是去年邵氏所有电影加起来全年的票房数据啊!
  现在竟然被一部电影就赶超了。
  “阿鼎,你让我缓缓。”
  邵毅府有些自我怀疑了:“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只用一部电影,就拿到了这么多的票房?”
  邵维鼎淡笑道:“老豆,时代变了。”
  “小作坊式的电影生产模式已经被市场淘汰,观众的胃口都养刁了,以量取胜是不可能占据现如今的电影市场的。”
  “精品化,大片化,建立现代化影视传媒集团,搭建出工业电影产业链才是我们邵氏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的视野,看得很远。
  要对邵氏进行彻底的改造。
  光是用言语,用手段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先拿出成绩,用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才可能从骨子里剥除掉邵氏过往二十年的陈旧思维。
  《追女仔》现如今的成绩,就是他拿出的铁一般的事实。
  邵毅府此刻心有戚戚。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邵维鼎。
  继续按照邵氏以往老一套的制作方式运行,邵氏是否还能够存在下去。
  不过,现如今他从这部电影上看到了邵氏未来的希望。
  邵维鼎过往对于港岛电影的判断,对于邵氏提出的方针策略,如今都得到了证明。
  他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退位让贤,让自己这个儿子来执掌邵氏。
  “老豆,这个位置还是您继续坐着吧!”
  邵维鼎连忙拒绝,出主意可以,亲自坐镇,他还真没那个想法。
  “斯沃琪现在还立足未稳,过段时间我还得去一趟瑞仕,你可别再给我加工作量了。”
  “你现在不接手也行,和我说说,这个现代化影视传媒集团,到底该怎么个推行法?”
  邵毅府对这个很感兴趣,好莱坞六大一直是他的事业目标。
  “老豆,现代化影视传媒集团不是一蹴而就的,饭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邵维鼎笑着摇头。
  “你这小子,还教训起老子来了。”邵毅府假意嗔怒道:“好,那你就先说说眼下。”
  “简单。”邵维鼎伸出两根手指道:“首先,拿《追女仔》大做文章,犒赏有功之人。人就怕比较,以往是在我们邵氏拿的少,在其他地方拿得多,所以很多人心里不平衡,纷纷出走。”
  “现在我们就反过来。”
  “邵氏兄弟的市值上涨,放出年底分红的消息,在《追女仔》全球电影票房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只要让他们明白,在邵氏赚到的远高于在其他电影公司,就不怕人才不向我们靠拢。”
  邵毅府老奸巨猾,品出了一些味道:“你看中了谁了?需要这么大费周章?”
  “我不是看中谁了。”邵维鼎摇摇头道。
  他看到的是整个港岛影视圈。
  “老豆,您不觉得港岛这地方太小,但是臭鱼烂虾什么的太多了吗?”
  “这么一座五百万人口的城市,是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声音的。”
  邵毅府心底吃惊,暗暗琢磨邵维鼎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第二点呢?”
  “第二就是话语权。”邵维鼎解释道:“美国有金像奖,欧洲有金熊奖与金狮奖、金棕榈奖,就连隔壁湾岛都有一个金马奖。”
  “而作为东方好莱坞的港岛,却没有一个自己的专业电影奖项,老豆您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邵毅府也不禁深思,抬起头认真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他做电影这么久了,还真是第一次考虑到话语权的重要性。
  “联合媒体成立属于我们港岛自己的电影奖项,将东方好莱坞的影响力,彻底辐射开,哪怕是不能成为国际电影节,也要将它办成亚洲电影第一盛事。”
  嘶!
  邵毅府倒吸一口冷气。
  亚洲电影第一盛事,好大的目标。
  “不光是电影,电视的影响力我们也不能忽视。”邵维鼎凝重道,这么久了,终于道出了自己的野心:“老豆,话语权这个东西,我们不去抢占,就会被别人抢走了。”
  在他的心中,话语权影响力这东西可以说是影视圈最为重要的筹码。
  也是他最想要拿到手的东西。
  邵毅府也有些明白邵维鼎的想法了,问道:“电影奖项这东西可以搞,你说要找媒体合作,明报吗?”
  “不光光是明报,《电影双周刊》这类影视杂志,还有《星岛日报》《大公报》《南华日报》这些有影响力的媒体,乃至于亚洲各大影视公司,我们都可以拉进来。”
  邵维鼎仔细的传授后世港岛金像奖的创办经验。
  当然这一次,港岛金像奖不会只面向华语电影。
  而是直接对标美国金像奖。
  他要以此为起点,将港岛打造为全亚洲,乃至于全球的影视圣地。
  他很清楚,港岛的影视传媒影响力越大,能够给他提供的助力也就越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