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她曾经给过我一张60年版的一元纸币,并告诉我就还剩这一张了,花不出去了给你吧!
  我问过奶奶,在六十年代一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啊?她是这样说的:今天早上吃的油饼,大致能买50个油饼,而现在也就能买两个。(时间大致
  2000年左右)
  于是我问过不同年龄段的人,了解到了不同年代的一块钱的购买力:
  60年代一块钱能买50个油饼;
  70年代一块钱能买30斤青菜;
  70年代一块钱能买30斤青菜;
  80年代一块钱能买10斤白面;
  90年代一块钱能买3斤大米;
  00年代一块钱能买5个小冰糕;
  而现在一块钱能买1个半馒头甚至说1个馒头。
  (以上都是调查数据,不准确请理解)
  六十年代人的生活水平状况
  在六十年代,他们当时的生活水平却远不及我们现今,就拿买东西这件事来说,我们现在只要手中有足够的钱,那想买什么都很方便,甚至在实体店里买不到的,还可以到网上去买。
  但是在六十年代,那时是实行计划经济,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票证。所以在当时吃穿用度都追求节俭,丝毫不敢浪费辛苦挣得的一分一毫。尤其是对于那些孩子比较多的家庭,生活水平就更差一些了。在这种情况下,那时的一块钱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块钱一样重要,毕竟那个时候一块钱的购买力,并非现在的一块钱能够比得了的。
  六十年代,一块钱的价值
  再说当时一块钱的购买力,按一斤猪肉来说,那时候猪肉是城市人口一人一个月是八两猪肉,凭猪肉票加上八毛钱购买,一块钱相当于可以买一斤四两。农村一人一个月是四两猪肉,也是凭猪肉票加上八毛钱购买。
  青菜等蔬菜价格只一毛到三毛钱不等,冰棒是三分钱一根后来涨到五分左右,串亲戚只送一块钱的礼,过年压岁钱给孩子也只能是一毛钱或者是二毛钱。
  在六十年代,如果比较节省的并且家中人比较少的家庭,一天有三毛钱肉,一毛钱蔬菜,一毛钱到两毛钱米即可,一块钱甚至够一家人两天的伙食开销。
  再说其它的,六十年代小学学费只要六块钱;一双中等皮鞋只要七块多钱;在饭店吃饭(需要粮票),三两的面条是两毛钱左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一块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可在六十年代可是一笔“巨款”。
  六十年代,工资水平
  说起一块钱的价值,那就不得不说工资,在当时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在30块钱到60块钱之间,学徒工19块钱左右。一名6级工可以达到81块6。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