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鬼见愁

  吐鲁番盆地与乌鲁木齐盆地是两个独立的盆地。
  也都是西域这片地方的精华之地,属于左都王平跋山的领地。左都王的部落势力,人口约十五万,骑兵一万五千。
  这些人口、骑兵分散在吐鲁番、乌鲁木齐。
  这两个地方除了土地相对肥沃之外,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池。商人的流动,带来了无数的财富。
  当准格尔盆地上的突厥名王、贵族战败,除了选择投降的之外,都向南逃奔,越过天山,到达吐鲁番、或是乌鲁木齐,寻求左都王平跋山的庇佑。
  不过这些人十分稀少,属于残兵败将中的残兵败将。
  整个突厥左部,已经断手断脚了。
  乌鲁木齐。
  高大伟岸的左都王城。左都王平跋山没有放松警惕,整军备武。守备王城的突厥战兵,精神抖擞,满脸戒备。
  左都王部的骑兵,也每过几天就要集结训练。
  只是实力再强,左都王部的骑兵,也受困于民族特性。到了冬天,马匹就开始瘦弱。
  王城内部,繁花锦簇。
  贵族的府邸都不差。
  左都王府更是金碧辉煌。正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西域还盛产葡萄美酒。
  上午。
  阳光明媚,驱散了寒冷。
  左都王府大厅内。左都王平跋山召见了贵族们酒宴,用上好的葡萄美酒招待,用的是汉朝传来的玻璃酒杯。
  透明的玻璃酒杯,与葡萄美酒真是绝配。
  加上歌姬载歌载舞,真是人间天堂。
  左都王平跋山喝醉了,招手一位丰满白皙的歌姬坐在自己怀中,上下其手。歌姬满脸娇羞,眼神却是如饥似渴。
  歌姬不等于妾。
  左都王平跋山是好色之徒,妻妾数十。成为左都王的小妾后,竞争激烈。
  但总比歌姬强多了。
  左都王有钱,哪个妻妾不是绫罗绸缎?不是前呼后拥?
  左都王平跋山“摸鱼”一番后,心满意足。抬头对贵族们说道:“其实西域这个地方,也是富足。”
  “没必要去与汉人争夺汉土。”
  他原本是强硬派,当时退兵的时候还不太情愿。但后来每每想起玉门关之战,就觉得头皮发麻。
  想法渐渐有了转变,汉人太强了,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个左都王吧。
  “大王说的对。西域当然比不上汉土肥沃,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也还不错。我们每天有吃有喝,还有美人陪伴。何必去与大汉皇帝争夺汉土呢?”
  “是啊。说一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我们真打不过大汉皇帝。还是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吧。”
  贵族们闻言很是赞同,纷纷说道。
  以后不知道。
  没准汉人又衰弱了呢?反正,咱这一辈。是不会去汉土打秋风了,想都不敢想。
  众人一起喝酒吃肉观看歌姬翩翩起舞,过自己的小日子,倒也舒坦。
  不久后,一名官员从外闯了进来,脸色难看道:“大王。克拉玛依王率领百余骑来到王城。说是汉军袭击了克拉玛依,全面侵入准格尔盆地。”
  “你说什么?”左都王平跋山手中名贵的玻璃杯落在了地上,摔成粉碎,葡萄美酒洒了一地。
  在场的贵族们也不遑多让,都是目瞪口呆。
  这。
  汉军怎么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打到克拉玛依了?这不是已经把准格尔盆地给打穿了吗?
  前哨的右军王部呢?
  难道全灭了,或是投降了?
  不该啊。
  右军王是一条汉子,就算逃跑也不会投降。突厥人要铁心逃跑,汉军怎么拦得住?
  “把克拉玛依王叫进来,我要问问。”左都王平跋山顾不得心疼自己的名贵玻璃杯,立刻说道。
  “是。”官员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了。
  “都滚,都给我滚。”左都王平跋山挥了挥手,大声呵斥歌姬、乐师。
  大厅内,顿时一阵鸡飞狗跳。
  片刻后。突厥的克拉玛依王从外走了进来,身上穿着染血的盔甲,面容消瘦,神情沮丧,十分狼狈。
  “大王。请为我报仇啊。”克拉玛依王涕泪横流的跪下来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左都王平跋山直接说道。
  克拉玛依王立刻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左都王,基本与布尔津王的遭遇差不多。
  被汉军突然袭击,溃败而逃了。逃的时候十分匆忙,连一个儿子、一个女人都没有带出来。
  一想到自己的妻女,都变成了别人的。布拉玛依王悲从心来,泣不成声。
  左都王平跋山与在场的贵族都是脸色铁青,汉军数千骑袭击了布拉玛依王。是分兵袭击了准格尔上的所有突厥部落吗?
  这个时候,准格尔上的突厥部落,可能已经全灭了。
  只剩下左都王部。
  统治突厥三分之一势力的左都王部,没准已经是光杆司令了。更可怕的是汉军夺取了这么多水草丰美的地方,加以经营。
  以汉朝的国力,以汉人的农耕水平。
  以汉人修建的水泥路。
  汉人在西域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那乌鲁木齐、吐鲁番,不就成了前线了吗?
  永无宁日。
  永无宁日啊。
  左都王平跋山站了起来,气的破口大骂道:“大汉皇帝,真不是人。是条狗。他南边不是还有个楚国皇帝吗?汉人不是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吗?他不先处理了汉人内部的纷争,先打西域。真是狗啊。”
  他已经精神错乱了,胡言乱语。
  道理是这个道理。
  汉人讲的是得天下,然后经营。太祖开国,子孙享国。然后从强盛变成衰弱,每朝每代都是这样的。
  但吴年这个汉不一样。
  吴年还是将军的时候,就已经攻破高句丽了。
  与楚国争锋,也是大占上风。
  真是个外战内行,内战内行。无论外敌还是内乱,没有攘外先安内的说法。
  逮住谁,就打一顿。
  占敌土地、役其人民、收其美人、夺其珍宝。
  堪称鬼见愁。
  “现在该怎么办?”许久后,左都王平跋山冷静了下来,抬头询问众人道。
  他平日里也是很有主意,很能决断。
  但是这会儿,却也是手足无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