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叶轩欲助王昭君驻颜!大汉民怨沸腾,各地百姓揭竿而起!

  王莽在位期间,更是严令搜查,意图遏制民间不满。
  在一个书香门第,一名书生模样的青年惶恐地面对一群手持利剑,面具遮面的神秘团体。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他的声音颤抖,慌忙后退,最终跌坐于地。
  “你是刘秀吗。”
  面罩后的嗓音询问。
  “……”刘秀还未开口,那群人已挥动手中的武器,瞬间结束了他的生命。
  随后,以刘秀之名登记的上百人逐一遭受同样的命运。
  在一座典雅的庭院中,环绕着繁花似锦的花田,芬芳四溢。
  王昭君坐在闺房的妆镜前,望着镜中如出水芙蓉的自己,皮肤细腻如初,五官精致,明眸皓齿,仿佛画中仙子。
  她轻轻咬着朱唇,娇艳动人。
  抚着依旧年轻的容颜,她心中暗叹:“真是神奇,岁月似乎在我不觉间停驻,夫君还说他非神仙,若非,何来这般逆天之术。”
  王昭君对叶轩的依赖,起初出于无奈,她不愿入宫,不愿做皇家的囚徒,但如今,她庆幸选择了叶轩,他成为她的救赎。
  叶轩,非比寻常,俊逸非凡,才学过人,财富冠绝天下。
  王昭君想,普天之下,恐无人能出其右。
  “笃笃笃”,轻快的脚步声从背后传来,还未等她转头,那熟悉的声音已悄然贴近,“猜猜看,我是谁。”
  王昭君虽美艳动人,此刻却流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夫君,不要再逗我了。”
  然而,叶轩却决定揭开谜底,他收起玩笑,恢复了真声,放开了遮住王昭君眼睛的手,手指轻轻搭在她的肩头,亲密地靠在她的耳边,两人的影像在镜中交融。
  镜中,王昭君的美貌依旧令人惊艳。
  “昭君,你越来越美了。”
  叶轩由衷感叹。
  \"夫君,今天不打算去给人看相了吗。\"她的眼里掠过一丝不解。“今日有些特别的事情。”
  叶轩从袖中取出一只白玉瓷瓶,解释道:“这是保健丸,能保你身体安康,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
  他轻轻倾倒一枚药丸,递到王昭君的唇边,那动作如同细致呵护花瓣般轻柔。
  王昭君本能地启朱唇,药丸瞬间滑入口中,带起一抹微妙的羞涩。
  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她体内悄然滋生,仿佛春日阳光温暖她的肌肤,使她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感觉如何。”
  叶轩关切询问。
  \"有种奇特的感觉,身体仿佛被温暖的溪流轻轻洗涤,十分舒缓。”
  王昭君轻声低语,声音如丝线般细腻。
  她并不知晓,库主给予的药丸实为驻颜延寿丹。
  王昭君虽无法永葆青春,但定颜丹的神效已让她容颜常驻。
  如今,延寿丹成了她唯一的长寿之法。
  叶轩凝视镜中的王昭君,她艳丽的面容洋溢着惊喜,他的内心涌起一丝感慨。
  这数百年来,家族势力日益壮大,子孙繁衍不断,他收获了无数珍贵的馈赠。
  其中,有能翱翔天际的符咒,有守护周全的防护衣,还有各种实用的衣物、药材,甚至是延寿圣品——延寿丹和奇妙的轻功秘籍,甚至还有现代科技的物品。
  尽管奖赏繁多,却独缺长生不老的良药,这让叶轩眉宇间略显忧虑。
  延寿丹总有耗尽之时,他不愿让王昭君的生命就此凋零。
  必须让家族更上一层楼!
  原本,叶轩与吕雉四女悠游山水,享受生活,王昭君的出现却在他心中燃起了新的渴望。
  他渴望搜集延寿丹,以期维系王昭君的生命之光,或者从神秘的系统中寻找永恒的生机。
  然而,系统是否会真的赐予长生不老,他心底仍存疑虑。
  无论如何,首要目标是强化家族,提升影响力,让后代繁衍生息,以此换取更多的延寿丹。
  如今,他们的后裔掌控着大汉的权柄,无人能撼动叶家的尊崇地位。
  其余三脉,临淄的吕雉叶氏、砀郡的小月叶氏和长城的吕素叶氏,仍有巨大的潜力等待发掘,他们不应局限于一隅之地,应去征服更大的世界。
  王昭君察觉到叶轩的思绪,温柔地出声道:“怎么了,眉头皱得如此深沉。”
  她纤纤玉手轻抚他的眉心,宛如春风拂过,叶轩的愁容稍解。
  他来到王昭君身边,握住她娇嫩的手,深情凝视她的绝美容颜,承诺道:“昭君,你无需担忧,我定会让你如我们一般,永不离去。”
  听到这话,王昭君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眼眸里闪烁着坚定的信任。
  在月色温柔的映照下,昭君轻启朱唇,纤指微点叶轩的额际,盈盈笑道:“我随你天涯海角,你去往何方,我便追随到何方,你认为我会选择何处停留呢。”
  昭君误会了叶轩的深意,他所谓的“离开”,是指生命的终点,而非寻常意义上的远行。
  他们四人皆饮下了永生之药,拥有无尽岁月,无需忧虑衰老与死亡。
  尽管昭君服用了驻颜丹和延寿丹,得以保持青春美貌,但若无续命之药,她终将如盛开的花朵逐渐凋零。
  叶轩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回应道:“嗯,我明白,昭君不会轻易离去的。”
  而此刻,王莽的革新举措如同重锤,压得民间喘不过气来,百姓在严苛的生活中忍无可忍,起义烽烟四起,如同烈火般席卷全国,动摇了大汉王朝的根基。
  皇宫的殿堂上,气氛凝重,大臣们纷纷进言:“陛下,各地叛乱频发,民生疾苦,亟需您果断派遣军队平定。”
  新帝茫然无措,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王莽,后者也未料到局势会如此动荡。
  他的决策皆源自易小川的指导,他认为并无谬误。
  然而,刘秀揭竿而起,临淄叶氏家族暗中筹备,欲重返长安,争夺那九五之尊的宝座。
  在一座平凡的府邸内,少年刘秀身着华服,气质儒雅,问道:“近日外间情势如何,朝廷又有何新的举措。”
  仆人恭敬地回禀:“辅政王莽并未发布新政,而是推行了一种测量工具,类似后世的游标卡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