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思绪

  \"那么,您是否能指点我离开此地的方法呢。”
  易小川急切地问道,他渴望摆脱这里的过去,那里充满了痛苦的记忆。
  然而,老者的回答却让他如坠冰窟。
  “关于返回原世界,我并无确切的答案。”
  易小川的希望瞬间破灭,但他并未就此放弃,毕竟千里迢迢而来,岂能轻易放弃。
  \"虽然无解,但我仍想听听你的见解。
  在大秦,叶轩丞相是否也与你相似。”
  易小川闻言,心中又是一惊。
  但想到对方能通过占卜洞悉他的来历,明白叶轩的境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的话题渐渐深入,易小川开始讲述自己与叶轩的交锋,试图改变历史的努力遭到无情打击,导致历史走向了不可预知的方向。
  原本该由项羽等人引领的起义被大秦残酷镇压,皇位的继承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易小川紧握双拳,痛心疾首,他曾试图通过占卜揭示未来的变故,结果证实是叶轩一手造成的。
  “我所预见的未来,与现在截然不同,这定是叶轩丞相的杰作。”
  他沉声道。
  老者从宽袍中取出一只白玉瓷瓶,递向易小川,眼中闪烁着一丝深意。
  “这是崔文子托我转交给你的。”
  易小川接过瓷瓶,心中满是疑惑。
  \"崔文子。”
  这个名字让他意外,他打开瓷瓶,发现一颗漆黑的丹药静静地躺在其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气,那是崔文子曾经炮制的丹药。在这简朴的茅屋庭院里,易小川再次振奋起来,决心寻找拥有大气运之人,以对抗叶轩,扭转这混乱的历史。
  易川手中紧握一只典雅的青玉药瓶,瓶内深邃如夜,仿佛藏着一枚神秘的珍珠,据说是世间仅存的驻颜仙丹。
  “至于其余的永生之药,早已流散无踪,不复存在。”
  那位智者缓缓道,“那是献给轩公子的礼物。”
  易川闻言,身躯骤然挺立,神情震惊,旋即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波澜。
  “怎能给予轩公子。”
  他心底暗呼,那个人一直在篡改历史,如今将世界推向如此境地,若再让他服下长生药,岂非延续他的不朽?历史已乱如麻,若他不死,恐永无拨乱反正之时。
  “为何要将此药赐予轩那家伙。”
  易川质问道,声音中充满愤慨,“难道他不明白那人品性恶劣?上次他还以刀相胁,强索解瘟良方,难道他忘了吗。”
  “公子,崔文子恐怕已无法回来解释了。”
  智者沉声道,话语中带着一丝遗憾。
  “他曾将药托付于我,言明交付于你后,便决意离去,怕是预知了无法回归的命运,才将此宝物留给你。”
  “你的意思是……”易川的手指紧握药瓶,满心悲痛,又一个名字浮现脑海——叶轩。
  他心中明白,崔文子可能遭遇了不幸。
  “崔兄为何要将这长生之药给我。”
  他思索着,难道是想让自己共享永生?然而此刻的他,连苟活都显得如此艰难。
  易川凝视着药瓶,那份轻盈的器皿在他眼中却如同千钧重担,这是崔文子临终的托付。
  “崔兄,你为何要这么做。”
  他心中无声追问。
  智者并未催促易川服药,而是淡然道:“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我通过占卜,得知大秦气数已尽,而今卦象所示,秦朝已非昔比。”
  “大秦竟已灭国。”
  易川难以置信,尽管他知道历史的必然走向,但眼前的大秦分明还在,这变化让他困惑不已。
  “详情我也不甚清楚。”
  智者续道,“王朝更迭,不等于彻底消亡,或许新君与前朝并无血缘关联。”
  新君是荣禄,玉漱的爱子,她的心中只有始皇。
  但现在提及,荣禄与秦始皇竟无血缘牵连!这让易川心头剧震,犹如被雷电劈中。
  玉漱,那个曾经的皎洁月光,怎会与他人有纠葛?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脑海中却闪过叶轩的身影。
  他曾听说,叶轩频繁进出宫禁,与当朝太后玉漱、新帝荣禄来往密切。
  玉漱怎么会看上那样的人?但似乎也只有叶轩,才能解释这一切。
  易川心中苦涩,思绪纷飞。
  如今,易小川心中笃定,叶轩极有可能是叶轩和玉漱的孩子。
  这个叶轩,竟敢做出如此大胆之事,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他竟然策划了一出密谋,暗中操控始皇帝,甚至图谋让自己的子嗣登基为帝,这在整个天下,恐怕也是独一份的胆识。
  他这样做,难道是要借机延续大秦的辉煌?然而,这样的延续只是空壳,外表看似大秦,实质早已蜕变。
  易小川满腹酸楚,他心中的女神被夺走,女神还与叶轩结缘,更甚者,两人还诞下了皇位继承者,叶轩本人更是坐上了辅政丞相的高位,权柄滔天,身边美女如云。
  所有的优势,似乎都被叶轩一人独揽,易小川的心里只剩下满满的醋意。
  老者起身,目光透过窗外云海,仿佛能洞察万里。
  \"崔文子将药物交给了叶轩。\"他猜测叶轩或许已经服用了延年益寿的丹剂,即将步入永生的领域。
  如果叶轩继续挑战命运的安排,恐怕一切都将陷入混乱。
  “易公子,我恳请你阻止叶轩,恢复原有的秩序。”
  他与易小川同样坚定,渴望维护历史的轨迹。
  面对叶轩,易小川自问,他真的有胜算吗?即便他过去武艺超群,如今却因伤残无力抵抗,这副残破身躯如何抵挡叶轩的势力?以他的现状,实难胜任。
  他只能坦诚:“老先生,您的请求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易小川明白,他现在的任务是蛰伏待机,等待时机推翻叶轩的统治。
  而他需要寻找的,是一个足以逆转乾坤的“大气运者”。
  作为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他深知历史上那些具有非凡气运的人物,如刘邦、项羽、赵高等人,他们的存在就像时代的灯塔。
  他的眼神渐渐明亮,如果能寻到这样的大气运者,也许就有击败叶轩的可能。
  虽然之前失败,但并不代表未来无望。
  只要能战胜叶轩一次,就能颠覆那个虚假的王朝,真正地击败他。
  易小川被老者的观点打动,重新燃起了斗志。
  历史的潮流不可逆,但他仍有机会。
  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老者的建议,决定投身于这场历史的博弈之中。
  易小川立誓,他要踏遍天下,只为寻觅那股能改变命运的大气运者!叶轩凯旋归来,咸阳的民众犹如膜拜神只般尊崇他。
  而在汤巫山的居所,易小川正秘密策划着对抗叶轩的行动。
  倘若无人干涉叶轩的逆流之举,那现今已掌握永生之秘的叶轩无疑会持续搅动历史的平静,令其陷入混乱。
  对此,坚守历史秩序的易小川决意出手。
  他从白玉瓷瓶中倾倒出一颗长生不老丹,黑色的丸子在掌心滚动,散发出馥郁的香气。
  易小川仰首吞下这颗丹药,瞬间,药力仿佛融于血脉,他感觉身体如同沉浸在温暖的温泉中,舒缓且轻盈,五感也随之锐利起来,远处的树叶脉络清晰可见,鸟鸣虫声、微风拂过,一切声响都变得更加真切。
  丹药余香尚存,即使刚才已消失,此刻却又重新捕捉。
  易小川审视着自己骨节分明的手掌,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体验。
  他掀起衣袖,昔日的伤痕依然清晰可见,虽已愈合,但无法抹去的痕迹让他略感失落。
  他原本期待长生不老丹能修复过去的创伤,但现实告诉他,这并非如此。
  他检查着自己的双腿,皮肉断裂、筋脉受损,那些曾经的伤害并未随着药力的施展而复原。
  易小川心中沉甸甸的,他曾凭借强大的武艺在秦朝横行,如今却只能忍受这无尽的遗憾。
  他仰望着碧空如洗的蓝天,低声说道:“使命艰巨,我必须找到‘气运之人’来对抗叶轩,老先生,我这就启程,不再打扰您了。”
  那位神秘的老者,身着素白长袍,仙风道骨,轻轻捋着胡须,对易小川寄予厚望:“公子,祝你好运,山海相隔,望公子珍重。”
  易小川悄然离开了汤巫山,踏上了寻找“气运之人”的漫漫旅程。
  与此同时,叶轩率领大军凯旋,威仪归京,与蒙恬一同步入皇宫,直面皇帝。
  金碧辉煌的宫殿中,荣禄小童端坐在御座之上,稚嫩的小脸上带着严肃,身着深沉的玄冕,庄重而低调。
  小团子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凝视着下方的叶轩,眼底闪烁着满满的喜悦光芒。
  玉漱皇后,隐身于御座侧帘之后,全神贯注地透过薄纱窥视,直到确认叶轩安然无恙从战场归来,才暗暗舒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她的内心始终牵挂着这位年轻将领。
  叶轩满身风尘,向她报告着辉煌的战果——曲南之地顺利收复,匈奴大败。
  玉漱虽然表面奖赏无数金银财宝,但实际上,这些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权势象征,如同从左掌转到右掌,毫无实质意义。
  周围的文臣武将簇拥而来,纷纷向叶轩投去由衷的赞誉。
  “丞相之才,文武兼备,先前我们实在未能识得您的深藏不露。
  哪怕在战场上运筹帷幄,丞相的智谋亦无人能敌。”
  他们毫不吝啬赞美的话语,对叶轩的敬仰溢于言表。
  军队凯旋回京后,叶轩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迅速在将士间流传开来。
  “那日,乌云压城,狂风肆虐,”他们讲述着,“营寨刚加固完毕,瞬间风云变幻,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其势之猛烈,前所未见。”
  这场暴雨持续了五天,使得匈奴陷入困境,无法攻守,最终在饥饿中被轻易击败。
  叶轩的智勇令百姓惊叹,他们口口相传,视叶轩为圣人转世。
  “丞相叶轩,推广土豆和番薯,解决了我们的饥饿问题,又以少胜多,击溃三十万匈奴大军,保我大秦安宁。”
  百姓们对他充满敬畏,认为他是大秦的守护神。
  退朝之后,叶轩缓步走向太后的居所,那里曾是丽妃的居所,虽略显清冷,却弥漫着令他怀念的淡雅气息。
  屋内,轻柔的声音传来:“这是我们的战利品清单,包括缴获的战马数以万计……”
  玉漱的嗓音微颤,随后带着几分惊奇的语调继续响起。
  匈奴的战驹向来享誉,曾令大秦朝思暮想。
  然而两国交恶,战马的交换或交易几乎不可能实现。
  因此,大秦能拥有的匈奴良驹寥寥无几,简直是凤毛麟角。
  而且,这种罕见的宝物往往是求而不得。
  如今竟意外获得如此众多的战驹,实属罕见之事。
  “母后,何事让你这般惊讶。”
  小禄儿好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解其故。
  玉漱耐心地解释起来。
  匈奴战驹的卓越品质,使得遗落在大秦境内的数量极为稀少,每匹都堪称珍宝。
  有了这些强大的战驹,未来大秦的骑兵力量将能与匈奴抗衡!
  宫女们见到身着金色镶边白衣,头戴嵌金冠冕的叶轩,立即躬身行礼,如百花齐放。
  叶轩挥了挥手,示意无需过多礼数,他步入内殿。
  正在专注聆听母后解析奏折的小禄儿,看到叶轩,明亮的眼睛如同满含蜜糖的湖水。
  小禄儿兴奋地奔向叶轩,紧紧抱住他的大腿。
  “爹爹,你来了。”
  叶轩轻轻抚摸着他光滑的脸颊,一把抱起他。
  “小禄儿,有没有想爹爹。”
  小禄儿奶声奶气地回答,让叶轩不禁露出微笑。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叶轩询问起小禄儿的学习情况,小禄儿骄傲地挺起胸膛。
  “我最近非常努力哦。”
  玉漱眼中满是慈爱,附和道:“我们家小禄儿最近真的很听话,学习也从未落下,老师们常夸赞他。”
  叶轩也忍不住赞扬一番,小禄儿的小脸更加熠熠生辉。
  小禄儿迫不及待地要去学习,催促宫女带他前往。
  叶轩心中却有些无奈,小家伙对学习的热情超乎寻常,似乎不太符合孩子的天性。
  孩子们不是应该更喜欢玩耍吗?
  寝宫内只剩叶轩和玉漱,玉漱轻声问道:“你在长城的生活可好。”
  清冷的香气弥漫,叶轩坐在玉漱身边,凝视着她如玉般的脸颊,肌肤如雪,光华流转,乌黑的秀发如瀑布般垂落,散发出淡雅的气息。
  他们回忆起在长城的日子,玉漱的俏脸渐渐染上了陈年佳酿般的红晕。
  她含情脉脉地看了叶轩一眼,轻轻牵住了他的手指。略带责怪的语气。
  “你在想什么呢。”
  那双眸子里,满满的都是对叶轩的深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