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们支持,还是反对。

  叶轩的沉默让他们疑惑,他是否真的误解了剧本,或者,他正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挑战常规?
  蒙恬旗下的属员均感困惑,本来他们都认为叶轩会支持他们那一方。对抗那些支持胡亥的声音,但现在,叶轩的立场让他们感到迷茫。
  他们开始怀疑,叶轩是否有着更深层的考量,他的选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棋局?
  冯去疾维持着他特有的沉着,开口探讨:“叶公既然觉得扶苏和胡亥都不够资格,》。那么,您心目中的接班人是谁。”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中回荡,像是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叶轩的目光如鹰般锐利,扫过每一个官员的脸庞,一字一顿地说:“我提议,让我们考虑荣禄公子。
  他或许年轻,但他的母亲丽妃娘娘有能力辅佐他,历史并非只青睐年长者,年轻的秦昭襄王不也曾依靠宣太后掌权吗。”
  他的言论犹如一阵风暴,席卷了朝堂的平静。
  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年幼是否真的成为障碍,丽妃娘娘的智慧和力量能否弥补这个缺口?而另一些人则担忧,叶轩的提议是否会动摇秦始皇遗诏的权威。
  最终,叶轩掷地有声地问道:“我愿意支持荣禄为新帝,你们谁赞同,谁反对。”
  这个问题像是一道分水岭,将朝堂划分为坚定的支持者和犹豫的旁观者。
  “关于是否推举荣禄公子登基的问题,还需深思熟虑。”
  “鉴于公子们尚未尽数归位,特别是扶苏,他的回归至关重要。”
  “册立新君这样的重任,自然不能忽视扶苏公子的存在。”
  那些原本持保留态度的官员,话语间开始流露出倾向。
  他们内心的倾向逐渐明朗化。
  蒙恬坚定地支持扶苏,他麾下三十万雄师,足以成为坚实的基石。
  他们仿佛看到了扶持扶苏登基的光明前景。
  策略在他们脑中清晰地敲击,每一记都笃定而响亮。
  旁观者皆洞悉他们的真实意图,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新君悬而未决,就意味着扶苏的机会在悄然增长。
  只要等待扶苏归来,他们手中的三十万铁骑,足以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若能巧妙拖延,直至扶苏顺利上位,
  他们必定能在新的权力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叶轩的目光变得冷峻,杀意如霜雪般弥漫。
  “陛下遗愿昭然若揭,你们竟视而不见。”
  “莫非,你们打算悖逆旨意,挑战权威。”
  他的声音沉如雷霆,直指他们意图的罪名。
  蒙恬一派的官员瞬间惊愕,惶恐写满脸庞。
  “他们……他们并不……”“他们只是觉得孟尝公子才华,”未来必成明君……”
  叶轩毫不留情,挥手打断他们的辩解。
  “将这帮妄图违背圣意的逆贼拿下,拖出去,斩首示众。”
  命令犹如铁锤,士兵们立刻行动,钳制住那些最活跃的倡议者。
  “你……你不能这样。”
  “我们是忠于王室的。”
  “我们是陛下的臣子。”
  “你无权处死我们。”
  “我们并未犯错。”
  “你怎能滥用私刑。”
  官员们竭力反抗,然而身陷囹圄,无力抵抗士兵们的掌控。
  他们如同落入网中的小鸟,被轻易带走。
  “叶轩大人。”
  “你不能杀我,你这是清除异己。”
  他们的尖叫与哀求,在空气中回荡,刺痛每个人的耳膜。
  手指深深嵌入泥土,留下血红的印记,他们的表情扭曲。
  叶轩的冷漠无视一切,令群臣心惊胆战。
  他们试图开口劝阻,却因恐惧而犹豫不决。
  这些可是朝廷重臣,岂可轻易处置?
  冯去疾和其他大臣心中疑惑,揣测叶轩此举的深意。
  “叶轩此举,或许只是为了震慑吧。”
  毕竟,他们是朝廷的核心,不容轻忽。
  然而,随着外面凄厉的尖叫声不断传来,伴着咒骂、哭泣和恳求,
  他们明白,叶轩并非虚张声势。
  他真的敢动手,真的敢杀!
  那一刻,叶轩的形象在他们眼中变得陌生而骇人。
  他的冷静背后,藏着冷酷的决断。
  官员们的牙齿在颤抖,恐惧与震惊交织在一起。
  寒意如同无形的触手,瞬间穿透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骤然的静默犹如电流击过,他们喉头紧绷,欲言又止。
  他们曾试图打破这片沉寂,期待着扶苏公子的归来,共同拥护他的地位。
  然而,恐惧叶轩权柄的阴影让他们选择了沉默,否则……
  他们或许早已化为冰冷的尘埃,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尖锐的惨叫声在此刻被凝固,只留下一抹血色的记忆。
  一个身披战甲,面颊血迹斑驳的士兵,手中握着染血的剑,一步步走向叶轩,如同宣告命运的审判者。
  “报告将军。”
  士兵的声音如同雷霆,掷地有声,“叛逆已悉数伏诛。”
  这声音如滚雷般回荡,让每个人的神经都为之颤抖。
  叛逆?叶轩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将那些昔日的朝廷重臣贬为叛逆,他们的死亡如此无声无息,却饱受污名。
  百官的目光中,畏惧与疑惑交织,他们看向叶轩,不敢直视。
  叶轩冷峻的神情中透出一丝不容置疑,他微微颔首,仿佛在确认自己的决定。
  “是的。”
  他环顾四周,眼神犀利,“始皇帝的遗诏,就在此处。
  你们,还有谁质疑。”
  百官们的回应是无声的屈服,他们纷纷摇头,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明智的选择。
  质疑?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冯去疾双手插在袖口,保持着沉默,他对叶轩的铁腕手段感到震惊,但也明白这是新君登基的必要代价。
  他忠于皇室,但对权力之争保持中立,只需新主稳定,他便会紧跟其后。
  王离同样淡然,皇权更迭并非他所能左右,他关心的是国家的稳定,而非内部纷争。
  至于血腥的清洗,他选择漠视,只对叶轩的决断表示一丝敬意。
  叶轩满意于臣子们敬畏的态度,缓缓开口:“我将以始皇帝的名义,扶持荣禄公子登基为帝。
  你们支持,还是反对。”
  群臣纷纷低下头,声音微不可闻:“我们愿遵从陛下遗志。”
  朝堂上,文武百官纷纷向玉漱怀中的新帝行礼,叶轩亦步亦趋,心中暗自庆幸大秦的礼仪无需下跪,否则,他这个父亲岂非要在儿子面前俯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