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继大统者,名曰胡

  假若他成为新崛起的天骄,
  便要扶持玉漱的幼子禄儿登基为王,这岂非暗示禄儿便是那颗闪烁的星辰?叶轩心中的阴霾瞬间消散,目光熠熠生辉。
  只要他能夺得将星之位,
  让自己的子嗣坐拥紫微星的荣耀,未来的秦国江山,必将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即便如此,天下格局的大致轮廓不会变动,如同那稳固的基石,\"
  午后的阳光洒在他的肩头,尽管吴\"衣\"沉默不语,但他的眼神里藏着深思。
  楚南公在一旁轻轻捋着胡须,长袍随风轻摆,仿佛在倾听时间的低语,手中拐杖静止如雕塑,偶尔的视线掠过叶轩,捕捉他情绪的微妙变化。
  叶轩先前似乎陷入沉思,此刻却焕发出坚定的决心。
  楚南公收起抚摸胡须的手,藏于袖间,暗中推算,眉头逐渐紧锁。
  那双深邃的眼眸透过白眉,流露出惊讶与不解。
  他的算计未能揭示答案,然而叶轩身上散发出的气运却让他心头一震。
  “这是何故。”
  他暗自惊疑。
  回溯叶轩的过往,从开设书坊,推广纸张,到创办报馆,乃至推广土豆和红薯,每一桩都惠及黎民百姓,尤其是后者,让数百万秦人免于饥荒之苦,这无疑是一桩大善举。
  叶轩能得到气运,本在情理之中,但他身上那股浓烈的气运,却又显得过于超凡。
  一个荒诞的念头在楚南公脑中浮现:莫非叶轩从项羽那里截取了气运?项羽身为将星,其气运之强大,寻常帝星难以匹敌,唯有紫星能相抗衡。
  叶轩不可能是紫星,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他从项羽那里获取了气运,加上自身一系列举措的累积,才造就了如今的气象万千。
  楚南公的震惊愈发强烈,他最初因造纸术的好奇而关注叶轩,后来叶轩的命运不可预知,又让他心生好奇,因此留在叶府。
  在叶府的时光里,虽与叶轩接触不多,但每次的惊喜都让他深深感叹。
  他不再试图强行推算,毕竟强求只会带来反噬。
  \"真是个非凡的人物。”
  他暗自思索,\"未来的路,还有叶轩的轨迹,令人期待。”
  他的好奇心如同江水,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高涨。
  \"何尝不可是我父子共进退!\"叶轩的眼神闪烁着雄心壮志,他的心中已勾勒出父子荣光的蓝图。
  新的一日,他唤来最忠诚的手下。
  \"去搜集这些物品,务必保密,不得泄露半点风声给他人。”
  他严肃地吩咐,尽管手下们疑惑不解,但他们深知,只需按照指示行事即可。
  物品到手后,他们开始了秘密的工作。
  熔炉内炽热如火,火焰映照出橙红的光芒,热浪滚滚,仿佛能扭曲周围空间,靠近的人都会被灼热所侵。
  手下们紧张地站在叶轩身后,心中充满困惑。
  \"把这些投入其中。”
  叶轩下令,他们遵命执行,那些物件瞬间淹没在烈焰之中,火舌翻滚,他们连忙后退,避开那恐怖的高温。
  在叶轩的指挥下,他们不知疲倦地操作,直到那铁镍混合物在高温下熔炼,冷却凝固成结晶。
  最后,他们取出一块形似陨石的物体,表面刻着一行字:\"继大统者,胡也。”
  叶轩看着这精心制作的仿制品,嘴角勾起满意的微笑。
  手下们则满头雾水,他们耗费大量心血,只为这看似平凡的成品。
  他们原以为叶轩要打造的是世间罕见的珍宝,却没想到竟然是为了这个普通的铁陨石复制品。
  叶轩握紧这块陨石,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它推动胡亥的太子地位。
  秦始皇虽然病重,但权柄仍在。
  只要李斯有所异动,他就有机会扳倒这位权臣。
  毕竟,在皇权面前,任何私心都是禁忌。
  而且,秦始皇尚且期待长生不老药,一旦察觉病情严重,李斯急于扶持胡亥,后果不堪设想。
  叶轩此刻的策略,就像一道巧妙的陷阱,只待李斯步入其中。
  谣言开始在咸阳流传,关于李斯意图拥立胡亥为太子的风声四起。
  叶轩调度幽灵小队成员悄然散布风声。
  转瞬间,全长安的街头巷尾尽是热议。
  市井间,熙熙攘攘的人群聚集成堆。
  “昨晚,长安郊外的农夫归家,忽见天际流星划破长空,其光芒照亮夜色,伴随着一声巨响,陨石如天外飞仙,落在田野间,炽热的余烬中显露出一块神秘石碑。”
  “继大统者,名曰胡。”
  “嘶——”
  “始皇帝仅有一子名中带‘胡’,难道指的就是他。”
  “除了胡亥公子,还能有谁呢。”
  酒馆、饭馆、驿站等各处,也充斥着人们的窃窃私语。
  “某富豪携友夜游长安郊野,那流星……”
  尽管谣传主角各异,但核心情节大致相同。
  “天降异象,坠落‘预示天命之石’。”
  长安的知识分子们面露愠怒。
  “此乃惑世之言。”
  “那胡亥公子暴虐无情,怎可能是天选之子为帝。”
  “传闻他年少残忍,每月必杀数名宫人太监,若他登基,我等黎民恐陷苦海。”
  “相比之下,扶苏公子宽厚仁德,实为贤君之选。”
  “我等愿誓死拥护扶苏公子……”
  “嘘,小心些。”
  庭院内,蝉鸣声此起彼伏,如丝线般缠绕丞相府。
  “吱吱吱——”
  仆人们挥舞竹竿,试图驱赶那些烦人的蝉鸣,声声入耳。
  一室之内,灯火微黄,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片宁静。
  众多烛火照亮了宽敞的厅堂。
  李斯盘膝坐在高处的蒲团,旁侧的小几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升腾着香气,缭绕在空气中。
  下方,几位亲信官员恭谨聆听。
  李斯端起茶盏,轻轻拨开浮沫,浅尝一口,目光扫过他们。
  “近日长安的流言,你们可曾有所耳闻。”
  “相爷,此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满城风雨,皆为此事争论不休。”
  “若非谣传,何以流传至此。”
  亲信们回应道。
  李斯放下茶杯,踱步至窗边,凝视着园中的仆人与丫鬟们捕捉蝉影,背对着众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