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叶氏墨宝坊的揭幕盛况!

  “主人,如您所吩咐,所有的工匠都已备齐。”
  管家指着这一群人,逐一介绍他们的专长,“这里有擅长雕刻木质艺术品的木匠,有能精细打造各种石器的石匠,还有精通编织竹席的竹编师。”
  叶念微微颔首,询问:“你们可明白我为何召集你们。”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大人,您的意图我们并不清楚,我是木匠,能制作精致的家具,无论是桌椅还是装饰品,皆能胜任。”
  一位年长的手艺人谨慎地回答。
  “家具。”
  叶念并未停留在这个话题上,“我并非要你们做这些。
  我不是让你们去雕琢木材,也不是铸造铁器,更不是编织竹席。”
  “我需要你们创造一种全新的物品——纸。”
  叶念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们的困惑。
  工匠们的瞳孔瞬间放大,疑惑不解。
  “纸。”
  这个词对他们来说陌生而又神秘,他们从未听说过,也未曾亲眼见过。
  内心的惶恐和无知交织在一起,他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
  “大人,您说的‘纸’,是我们从未触及的事物,这……似乎有些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
  年长的手艺人迟疑地开口。
  其他工匠们也纷纷附和,空气中弥漫着不安和期待。
  叶念的目光扫过他们,坚定地说:“我会教导你们如何制作。
  只需按照我的指示,一步步来。”
  于是,在叶念的引导下,一场关于纸的探索与创造,就此拉开序幕。
  他们难以置信叶念竟然想尝试制造那种轻盈如蝉翼,便于携带的“纸”,仿佛是在说笑一般。
  “仅凭这种方式,真能炼出那种神秘的纸张吗。”
  有人质疑道。
  “就这样持续煮沸,六个小时后通知我。”
  叶念吩咐,眼神中透出坚定。
  他估算了一下,认为十二个时辰足以让植物纤维分离出胶质。
  “遵命。”
  下人们和工匠们齐声回应,心中满是好奇。
  十二个时辰后,叶念回到现场,大部分树皮已变得柔软,胶质渐去。
  他细心地清洗掉上面的草木灰,树皮呈现淡淡的乳白光泽。
  接着,他挥动大锤,敲击以排除多余水分,再将树皮切割成均匀的小片。
  “砰砰砰。”
  锤声回荡,沉闷而有力,数百次的敲打后,叶念的手掌已微微发酸。
  他擦去额上的汗水,审视着成果,仍觉不够,还需继续打磨。
  “让我们接手吧。”
  一位工匠主动请缨,接过巨锤,继续这项繁重的工作。
  数千次锤击后,叶念指示停下,轻轻捻动树皮,“应该达到要求了。”
  “接下来就是抄造。”
  叶念将制作流程刻在竹简上,然后细致地操作。
  他将敲散的树皮投入大木盆,搅拌均匀,再加入翠绿的木姜子汁,形成黏稠的浆液。
  叶念用竹篾捞起,薄薄的浆液在竹席上铺展开。
  “成功了。”
  众人惊叹,期待地看着叶念手中的成果。
  “只需晾干即可。”
  阳光洒在那张未干的纸张上,它逐渐变硬,虽然带着少许杂质,但已显现出暗黄的质地,仿佛一张粗糙的初版纸张。
  围观的人群纷纷发出赞叹:“这就是纸啊,不可思议。”
  叶念眼中闪烁着满足,这是他心中的突破,或许是世上第一张纸。
  “今后,我们可以用它书写文字,记录生活。”
  他命令仆人取来毛笔。
  仆人快速递来一支秦代的毛笔,笔杆由竹筒与兽毫结合,笔头坚实,套筒与笔杆等长,紧密连接。
  这就是秦朝闻名的“秦笔”。
  叶念蘸墨,在纸上挥洒,每一划都留下深深的印记。
  工匠和仆人们目瞪口呆,墨迹在纸上流畅地流淌,形成“纸”字。
  “真的可以写字。”
  他们惊叹,叶念的预言如今成为现实,纸张的潜力远超想象。
  自此后,繁琐的竹简木简时代宣告终结。
  想象一下,秦帝每日批阅的奏章,竟达百卷之巨,分量足有五十多斤!换成纸张,那份重量负担无疑会减轻许多,宫女们也不必再承受搬运重物的辛劳。
  叶念详尽地记录了造纸工艺的每个环节,然后着手组织工匠大规模生产。
  纸张如流水般涌现,他将其精心整理,成册成卷,空白的纸页仿佛等待着生命注入的灵魂。
  随后,他召集人手,将典籍中的智慧一字一句地抄录到纸上,最早的书籍就这样诞生了。
  那些工整的字符,如同繁星点缀在纸上,让人赞叹不已。
  叶念审视着这一切,满意地点点头。
  从此,厚重的竹简将成为历史,轻盈的纸张将带给人阅读的便捷。
  书籍的易得、传播和保存,使得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享,而是大众可以触及的瑰宝。
  叶念心中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开设一家书店,成为开创先例的那一家。
  “或许,我将成为世间首开书店之人。”
  他暗自思量。
  他的目标不仅是传播知识,还希望通过书店提升自己的声望和社会影响。
  当然,阅读并非无偿,书籍的维护和损耗也是成本。
  但他设定的价格,即便对于贫困学子来说,也只需购书费用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他们可以抄写,这已是对他们极大的恩惠,也让获取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在那个书籍昂贵的时代,叶念的举措无疑是一股清流。
  他的书店将打破豪门贵族的垄断,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文字。
  这样的双赢局面,怎能不让他心怀期待?
  然而,叶念明白,仅凭现有的资源,他无法承担大规模的亏本经营。
  他开始精细计算,包括店铺选址、雇佣员工、书籍编纂的费用,以及对可靠人员的选择:“店长人选,我会优先考虑府中的忠实仆人;店员则从信誉良好的平民中挑选。”
  很快,一切筹备就绪,他在繁华的市井间觅得一席之地,着手准备大量书籍供人抄录。
  店长、店员名单已经确定,书店的开业指日可待。
  墨宝坊筹备就绪,静待繁华时刻的到来。
  叶念唤来家仆,手握一叠精致的纸张,眼神坚定。
  “仆人,你拿这些去办。”
  仆人接过,心中不解:“主人,这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