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练兵之法

  晌午。
  朱由校领亲军,在方正化,田尔耕保护下,一路策马前往御马监。
  作为重生者,他清楚自古改革阻力重重。
  明末百官朝野势力盘根错节,官官相护,强行破局,他兴许遭遇不测。
  这比整顿内廷的宦官,外廷的勋贵难得多,毕竟,他所推行的许多政策站在乡绅,士绅对立面。
  朝廷进行轰轰烈烈的改变,必须有几支强军作后盾。
  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两度设置的西厂,也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
  腾骧四卫,即四卫军乃禁军中的禁军。
  方正化,曹化淳,高起潜赴任,雷霆之势对四卫军进行整改,该淘汰的淘汰,该驱逐的驱逐,该招募的招募。
  四卫军扩编到正德年间的四万人。
  这次,他临时起意来视察,沿途所见所闻大为改观。
  巡逻的兵勇身形魁梧,军姿端正,警惕性高,军营内传出震天操练声。
  进入军营,即瞧见规模庞大兵勇在校场操练。
  总督刘应坤,连同助手陶文,纪用,监督太监曹化淳,武俊,提督太监高起潜,张彝先闻讯纷纷前来迎接。
  祖制规定,御马监仅设一名掌印太监,一名监督太监,提督太监。
  朱由校为便于理财,打破常规各设两名监督太监,提督太监。
  刘应坤总督四卫军,陶文,纪用,曹化淳,高起潜负责军务,武俊,张彝先负责钱粮,彼此各司其职。
  目睹朱由校扬鞭策马进军营,恭恭敬敬行礼:“奴婢刘应坤,陶文,纪用,曹化淳,高起潜,武俊,张彝先参见皇爷,吾皇圣安。”
  “平身。”
  朱由校微微颔首,举目眺望远处操练的新军,边走边问:“募兵是否结束,操练情况如何?”
  刘应坤出声回答:“禀皇爷,四卫军在北直隶各乡招募朴实精壮的乡农,满员四万兵丁。”
  “好。”
  朱由校夸赞,追问道:“训练纲要是什么?”
  刘应坤不敢隐瞒,一字一句说:“禀皇爷,奴婢不擅练兵,却知戚少保练兵之法,恰逢曹公公回京前听说皇爷欲训练四卫军,故而启程时由南京启程折道去义乌搜寻戚家军老兵带回京城,尊崇以戚少保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为练兵纲要。”
  戚家军?
  戚少保?
  不错不错。
  闻言,朱由校对刘应坤,曹化淳刮目相看。
  戚少保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是非常好的参考对象。
  制定的军纪事无巨细,从行军打仗到日常作息都有详细规定,凡不从军纪者均都收到应有的惩罚。
  临阵诈称疾病者,斩首;临阵抛弃军器者,斩首。
  凡是临阵退缩,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耳,哨官哨长割队长耳,把总割哨官哨长耳。
  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被斩首,
  收兵回营,查无耳者,斩。
  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
  埋伏作战,遇贼不起及起早者,队长斩,各兵捆打。
  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杀平民冒功、奸淫妇女斩首。
  戚少保一板一眼从严治军,一分一厘不少士兵响银。
  故而,戚家军南征北战,有斩首十五万而未尝一败的辉煌战绩。
  清末,曾国藩一介文人,靠效仿戚家军的编制,以两本兵书为纲要,生生训练出骁勇善战的湘军,灭掉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军。
  事实证明戚少保的两本兵书不光可行,还非常有效。
  今曹化淳带回戚家军老兵指导,大明练兵体系也没有崩坏,又有戚少保两本兵书加持,钱粮军械到位,他不信练不出好兵。
  不过,朱由校也清楚所有军事问题归根结底是政治问题,所有政治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
  压力,突然又来到他身上。
  银子。
  还是银子。
  让京营,四卫军爆发出戚家军战力,必须拿银子喂出来。
  搞钱。
  必须快速整顿北直隶官场。
  朱由校由衷的夸赞道:“曹化淳的选择没错,不光四卫军要参考戚少保的募兵,练兵,治兵,作战策略,京营,九镇边军都要参考戚少保的兵书。
  四卫军乃天子亲军,必须有铁一般的纪律,目前,领兵将领是谁?”
  刘应坤道:“禀皇爷,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尚未物色到合适将领,老奴斗胆请皇爷推荐。”
  朱由校有点小小的失望,还以为会遇到明末四卫军三雄呢。
  可惜了。
  转念一想,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崇祯末年才大放异彩,眼下担任将领为时尚早。
  不过,必须迅速选拔中下层将官。
  他的选拔标准非常简单,就三字,战力值。
  朱由校神色严肃向刘应坤道:“选将之事不急,先选中下层将官,朕的选拔标准简单,全军每月大比武,拳脚比拼击败什长担任,击败队长担任队长,击败哨官担任哨官,击败守备担任守备....一句话,战力有多高军职有多高。”
  “遵命”
  刘应坤躬身领命。
  顿了顿,朱由校向田尔耕说:“找个锦衣卫诏狱大贪官交给三司审理,尽快定罪,抄家,把财产所得运来四卫军作为奖励,大比武中,兵勇每升一级,分别奖励十两,五十两,一百零,五百两和一千两,最高赏赐万两。”
  “遵命。”
  田尔耕,刘应坤齐齐领命。
  这时,朱由校视线转向曹化淳,语重心长叮咛:“四卫军初具规模,军中操练还不够,派人在各省搜罗武术高手,以后在四卫军,京营担任武术教头。”
  古代武术是杀人技,准确说是战场杀敌技,你不杀他他杀你。
  各州府出名的武术高手基本精通杀人技,比寻常青壮擅长杀伐,他们指导兵勇多层保障。
  “奴婢遵命。”
  曹化淳作揖领命。
  谈话间,朱由校登上演武台,俯视校场内训练的兵勇斜首问道:“刘应坤,军中有何难处,说出来朕给你解决。”
  闻言,刘应坤答道:“皇爷,军中缺马,缺火器,四卫军欠缺,京营,九镇边军都缺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