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我赌对了

  对账?
  皇帝想一出是一出。
  突如其来的铁拳,砸的苏茂相脑子嗡嗡的。
  两部对账,支出几何,用度几何,谁贪污,谁受贿,一目了然。
  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愁没机会点把火,不承想,皇帝亲自把他大展拳脚的机会塞进他手里。
  好人呐。
  李起元,孙承宗,刘一燝等神色欣慰,皇帝处事果决,条理清晰,非昔日吴下阿蒙。
  对账,明晃晃屠刀指向官场。
  今日,兵部户部能对账,以后户部工部也对账,工部兵部亦能对账,让贪污无处遁形。
  苏茂相深深行礼,斩钉截铁说:“臣遵命,回到户部,即刻开始对账。”
  入夜。
  李国普,苏茂相,孙承宗等踏着星光出宫。
  乾清宫,朱由校伏案奋笔疾书,很快锦衣卫携带两封圣旨连夜赴陕。
  一夜无言。
  这一夜,朱由校翻来覆去,辗转难眠。
  每每想起陕西运回的上千万两纹银,他就产生杀人的冲动。
  内廷贪婪。
  武勋贪婪。
  皇亲国戚好不到哪里去。
  贪污是杀不完的。
  派宦官容易养虎为患。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欲破局,欲改现状,唯独立法震慑,重典出击,以法度约束。
  是时候召见李应荐,薛国观,杨维垣,杨所修,设军法处,反贪局,审计局,乃至于土地局。
  翌日。
  吃过早膳,朱由校派宦官召集他们进宫。
  打击阉党,严惩魏忠贤。
  然而,朱由校心似明镜,朝廷部分文官不上道,整日守着旧习争来辩去,真正做事儿,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朝廷脏事,破事,还需阉党去办。
  少顷,方正化领四人进宫。
  薛国观,杨所修,杨维垣,李应荐临时应召,在乾清宫见到朱由校,齐齐行礼:“臣薛国观(李应荐,杨维垣,杨所修)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爱卿平身。”
  龙椅上,朱由校淡淡的说。
  此时,薛国观四人战战兢兢站在旁边。
  朱由校端起茶杯品茶,眼角余光来回打量对方。
  四人出身阉党,东林文官的口中十恶不赦之徒。
  然而,阉党非全是败类,东林党亦全非干吏。
  薛国观,李应荐,杨维垣,杨所修即阉党内的有用之人。
  杨维垣,早年依附魏忠贤,排挤东林党人,是魏忠贤爪牙,时人称其为“魏党最无耻”者,为东林公敌。
  然而,明末,清军攻陷南京,杨维垣全家死节,壮烈无比。
  世人难以相信杨维垣壮烈之举,记载此事用“竟殉难”来形容。
  李应荐,天启朝,官居御史,魏忠贤马仔,崇祯朝被视为逆党罢官。
  清军攻进山东,李应荐捐资募士,佐守令守城,保卫家乡,最终城破,身被数刃死。
  薛国观,崇祯朝首辅,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怂恿崇祯抄家的狠人。
  向崇祯进言,他负责向百官借款,崇祯向皇亲国戚借款。
  于是,以惩治武清侯李国瑞,得四十万纹银,皇亲国戚人人自危。
  结果勋贵利用崇祯第五子病情,勾结宦官宫女散布谣言,声称崇祯轻视外戚,每个儿子都将夭折。
  不久,崇祯第五子死,崇祯非常害怕,退还李国瑞钱财,而怀恨薛国观。
  薛国观遭百官弹劾回乡,面对故乡破败的城垛,依据多年为官经验,恐生战乱,百姓受难,决议改造土城墙为砖城墙。
  后世,韩城城隍庙内供奉的城隍神,即薛国观。
  杨所修在崇祯朝名列逆案,赎徒为民,流贼破城不屈死。
  今日,朝廷朝纲崩坏,军队腐败,朱由校重拳出击,却必须自己的利刃。
  薛国观,李应荐,杨维垣,杨所修发觉陛下来回审视自己,内心越发惶恐。
  生怕步崔呈秀后尘。
  朱由校声音平和,安排宦官给四人赐座:“朕有意清除朝野奸佞,还大明朗朗乾坤,怎奈老虎易除,苍蝇难缠,爱卿常年在京为官,说说有何良策?”
  良策?
  薛国观等内心狂跳。
  皇帝杀宦官,贬百官,莫非故意试探他们,杨维垣臭名昭,生怕朱由校率先拿他开刀,噗通跪地求饶说:“陛下,臣已退还贪污的钱粮,愿砸锅卖铁再奉上五万贯钱财赎命,自行请辞,今后永不涉政。”
  杨所修,李应荐面色担忧,欲下跪求饶,转首望向薛国观,发现薛国观古井无波,故而选择静观其变。
  薛国观紧张归紧张,然而,他始终牢记皇帝说阉党,东林党,为朝廷做事便是帝党。
  今日,若博得皇帝欢喜,兴许摇身一变成为帝党。
  目前,朝廷最受恩宠的官吏莫过于田尔耕。
  与魏忠贤决裂,一心为皇帝办事,隆恩正盛,地位崇高。
  薛国观顿了顿,直言不讳回答:“陛下,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圣人治吏不治民,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吏治之坏坏在监察。”
  “国家的治理关键在于吏治,吏治腐败,亡国之祸。”
  “臣不才,认为该吏治,治吏双管齐下,吏治,改变官吏怠政和党争,治吏,改变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吏治?
  治吏?
  闻言,朱由校高看薛国观几分。
  不愧是敢建议崇祯抄功勋家的狠人。
  吏治,治吏,全得罪。
  不过,吏治,治吏,又能快速改变朝廷腐败的状况。
  目前,为遏制百官贪污,尸位素餐单单颁布各项制度还不够,是该下狠心吏治,治吏。
  朱由校夸赞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奈何说着轻巧,实操难如登天。”
  “吏治或治吏,均触犯无数人利益,自古整顿吏治,狠手治吏,鲜有人杀出条血路。”
  闻言,薛国观噗通跪地,作揖说:“陛下,臣迁刑科给事中,愿以身涉险,为陛下淌出条路。”
  “好,很好。”
  朱由校龙颜大悦,他召四人来正是计划让四人以阉党旧臣,为东林官吏所不容的身份整顿吏治。
  薛国观挺识时务,朱由校不吝称赞说:“在朕看来朝廷没有什么阉党,东林党,为陛下效命全是帝党,反之,则为背叛国家或君主奸党。”
  闻言,薛国观暗暗松口气,自己赌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