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吾主年轻,果然勇猛啊

  紧接着,武将们跟着笑了。
  这叫什么事?
  死谏,又是死谏?
  文官们就不能有些新花样吗?
  不顺着你们的意,难道就是昏君?
  随着一阵阵怪笑,原本剑拔弩张的朝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哎,大明的朝堂,实在是太民主了。
  吵架那是闲常事,直接撸袖子打人也是有的。
  说到底,还是君主仁慈。
  要不然,谁敢这么放肆?
  徐阶羞得脸色酱紫,却不得不硬撑着。
  以文抑武,文官们的策略方针。
  诸王叛乱已定,封潇潇就应该交出兵权。
  不然的话,便是别有用心。
  今日朝会乱象,徐阶一手主导的。
  当封潇潇提出一统边荒大计时,他就知道机会来了。
  不把封潇潇拉下马,以后哪有好日子过?
  想到这里,徐阶一咬牙劝谏道:
  “老臣死谏,乃为了大明千秋伟业,自太祖起事,立功德殿数千年来,何曾设立军主一职?”
  “祖宗礼法不可废,老臣建议裁撤军主一职。”
  “请吾皇三思……”
  这话一出,等于彻底撕破脸了。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还可以囫囵着过。
  可要是放在明面上,那就不一样了。
  明晃晃地夺兵权,任谁也不爽。
  可是首辅表态了,文工重臣们没得选择,跪倒了一大片,他们现在也只能支持首辅,强干到底。
  “请吾皇三思……”
  某些武将尽管心里戚戚焉,但也觉得有道理,跟着跪了下来,主动请求炆帝收回兵权。
  军主一职,实在太过分了。
  统领天下兵马,哪个帝王能安心?
  想来炆帝也会趁机收回兵权吧?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论揣摩圣心,还是读书人厉害,徐阶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要是看不清形势,那是要倒大霉的。
  至于先前诸王叛乱,封潇潇力挽狂澜,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这些人早就忘到了爪洼国。
  利益才是一切根本!
  再不站队,恐怕就迟了。
  徐阶低垂着眉眼,偷偷扫了下朝堂众臣,只见朝会上还站着的官员没剩下几个了,心里大喜。
  自己赢定了!
  封潇潇功高震主,活该倒霉。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群臣谁敢站在他那一边?
  瞧瞧,连武将们都怕了。
  谁敢小看文官集团,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封潇潇看着众人唱大戏,乐了。
  给脸不要脸啊,既然不能和徐阶尿到一个壶里,那就趁早让他滚蛋,免得总给自己添堵。
  扣帽子谁不会?
  想罢免自己的军主一职,做梦吧。
  “徐阶老匹夫,德不配位,结党营私,祸乱朝纲,就你这德行也有资格当首辅吗?自己下台吧。”
  封潇潇指着徐阶的鼻子臭骂,口沫横飞,战斗力丝毫不逊于混迹官场数十年的老油条,直接把他骂晕了。
  群臣再次傻眼:“……”
  德不配位?
  结党营私?
  祸乱朝纲?
  好像也对噢,只是……直接把首辅给撸了,你有这个权力吗?
  如此目中无人,实在太猖狂了吧。
  当着炆帝的面,怎么敢这么说?
  在群臣灼灼目光下,徐阶脸面无存。
  他悲从心起,嚎啕大哭。
  一边哭,还一边捶打着地面。
  “先帝啊……”
  “奸臣当道,毁我国祚,老臣有愧……”
  清流一派,最怕声誉受损。
  封潇潇简单几句话,直接捅了徐阶的心窝窝,以后……他如何在群臣面前保持德高望重的形象?
  他要死磕到底,只能死磕到底。
  哭先帝,骂奸佞,文官的拿手戏。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受了多大委屈。
  先帝的托孤重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看者伤心,闻者落泪,但凡明君,是不是应该安抚一下?
  不然,人心尽失。
  反正都是套路玩法,百试百利,但凡受过正统王道教化的君主,这个时候就只能妥协。
  炆帝却听不下去了,恨得咬牙切齿。
  他早年受过封潇潇洗脑,心里非常清楚,这只是文臣拿捏君王的手段罢了,徐阶是在威胁他。
  嚎丧呢,可恶。
  真没一个让人省心的,全都是讨债鬼。
  倚老卖老,威胁朕是吧?
  哼哼,朕也是你们可以随便拿捏的?
  还有小封子,你还真疯啊,什么话都敢讲。
  委婉一点,留点余地不好吗?
  气煞朕了!
  算了,徐阶不能保了。
  狠就狠到底,弃就弃得干净。
  炆帝对徐阶不满已久,碍于他是皇爷爷的托孤重臣,原想给他留几分体面,没想到,太让他失望了。
  朝堂乱象纷呈,政令无法统一。
  以徐阶为首的清流一派,可谓罪魁祸首。
  不是结党营私,祸乱朝纲是什么?
  长此以往,如何抵御边荒之外的强敌?
  随着剑气长城破封,大争之世来临,武道大兴已是必然,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结束朝堂乱象。
  重症须下猛药!
  炆帝怒发冲冠,腾地站起:“都给朕闭嘴,宣旨……徐阶德不配位,免去首辅一职。”
  话音刚落,朝堂死寂。
  除了封潇潇,所有人怔忡。
  徐阶的首辅之位,反而被撸了?
  不可思议!
  徐阶瘫倒在地,抬头望着高高在上的炆帝,满满的不解。
  “……”
  兵权旁落,乃是大忌。
  功高震主,他不害怕吗?
  徐阶完全想不明白,炆帝会撸了自己。
  败了,一败涂地!
  炆帝一撩皇袍,整个人气势如山洪爆发,看也不看瘫倒在地的徐阶,沉声道:“次辅高拱,难堪大任……”
  又是一道谕旨下来,次辅高拱也被罢免了。
  这可是太子?时期的老人,太子太傅。
  想不到,同样被撸了。
  炆帝如表演帝上身,接连下了十几道旨意,铁拳铁锤铁政策,文官重臣们一个个两股战战,如丧考妣。
  疯了,疯了……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六部尚书除了张居正,竟全部被踢出了朝堂。
  史无前例!
  想不到,炆帝如此疯魔。
  他不是明君,他是暴君……
  半个时辰后,朝会结束。
  徐阶脸色苍白地走出金鸾殿,抬头望着天上的太阳,只觉得特别刺眼,心里嘲讽不已。
  吾主年轻,果然勇猛啊。
  直到现在他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被罢免。
  短短一个月。
  炆帝以雷霆手段,强势罢免数百官员。
  朝堂震动,人人自危。
  以除阶、高拱为首的清流一派,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在封潇潇授意下,以张居正为首的青壮派趁势崛起,入主内阁,参政议事。
  就这样,张居正成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辅。
  旧的体系覆灭,新的体系诞生。
  以张居正主导的太学宫,打出了‘文武并重’的口号,开始实施新政,很快被天下读书人所推崇。
  ‘以文仰武’的旧格局,彻底被颠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