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剑门关,盘蛇大阵

  剑门关。
  西踞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萧天策临危受命,带着十万精锐前来增援,不曾想,被炆帝强行册封为副帅,留在了剑门关。
  眼看着叛军即将兵临城下,大战已不可避免,萧天策感觉无比憋屈,想不到炆帝继位后,第一个倒霉的竟是自己。
  皇主啊,你就这样对待老臣?
  叛军势大,老臣扛不住啊。
  此战若胜,自是不提。
  若是败了,晚节不保。
  群臣的弹劾折子,就足以淹死他。
  其实,萧天策被强行册封为副帅,还真怪不得炆帝。
  自从封潇潇被册封为军主,副帅人选成了老大难。
  朝堂之上争吵了两日,也没个结果。
  有人不敢接,有人不愿接。
  究其原因呢,也就那样,所有人都认为,此战有败无胜,捞这个副帅虚职没有任何意义。
  再说封潇潇凶名在外,谁和他配合,估计都讨不了好。
  既然如此,还不如撂挑子呢。
  副帅人选难产,炆帝气得要死,却敢没办法。
  哪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
  最后还是封潇潇给他出了馊主意,派萧天策上前线慰军,收拢残兵败将,亲自送往剑门关。
  萧天策乃朱元吉爱将,深受皇恩,自然无法推托,无奈之下,只好应下了苦差事。
  原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很快就可以回京述职。
  万万没想到,萧天策刚抵达剑门关,炆帝一纸诏书,把他强行留在了这里,让他变成了副帅。
  萧天策想反悔已经迟了,总不能公然抗旨吧?
  这一招就叫做:专门欺负老实人。
  封潇潇则拿着虎符,带走了西郊大营十万精锐,慢悠悠地前来增援,昨日刚抵达剑门关。
  萧天策见了,差点疯掉。
  自从认识封潇潇后,他就倒了大霉。
  西郊大营原有二十万精锐,全是他精挑细选,一手带出来的。
  封潇潇前一次带走了十万精锐,萧天策是勉为其难才同意的,这一次更绝,就连剩下的十万精锐也抢走了。
  他辛苦练兵三载,全为封潇潇做了嫁衣。
  是可忍,孰不可忍?
  眼看着剑门关大战在即,萧天策精心培养的十万精锐,极有可能沦为炮灰,他是欲哭无泪。
  想撂挑子不干,却狠不下心来。
  就这样,他被彻底绑在了剑门关。
  “此战若败,紫都门户大开,再也无险可踞,主帅必然成为千夫所指,副帅也难逃追责,悲哉!”
  朝会之事,萧天策也听说了。
  冠军侯霍不疑,第一异姓王陆争鸣,宁王朱立俨,全都撂了挑子,显然对此战不抱任何希望。
  唯封潇潇这种混不吝,敢接帅印。
  萧天策觉得自己是个陪绑的,被封潇潇给坑惨了。
  时间飞逝,转眼过去三日。
  呜!呜!呜!
  号角响起,战鼓擂动。
  萧天策伫立城头,抬眼看去,只见百里开外,旌旗摇曳,黄尘漫天,敌人来势汹汹。
  “叛军前锋来了,快去通知大帅。”
  “是。”亲兵应诺。
  尚未有所行动,空中响起冷冽的声音。
  “我已经来了。”封潇潇从天而降。
  “只是前锋军而已,不急!”
  “等齐王叛军齐聚,本帅要一举击溃它。”
  诸王反叛,以齐王朱允孝最积极。
  其大军四十余万,一路势如破竹,连破十几城,已率先杀到剑门关,威胁到了紫都。
  封潇潇准备拿齐王祭旗,以稳军心。
  萧天策听了,恨不得当场给他两拳。
  你当叛军是豆腐脑做的?
  等齐王大军齐聚,剑门关就危险了。
  萧天策想了想,劝道:“大帅,我们急需一场胜仗来稳定军心,此时当迎头痛击,先灭掉赣南军先锋。”
  齐王的叛军主力,便是赣南军。
  大明十大军团中,战力排名第三。
  要是以硬碰硬,萧天策一手培养的西郊大营精锐,未必会输给赣南军,所以他才有此提议。
  封潇潇微微摆手,直接否决。
  然后,顾左右而言他。
  “萧大帅,说说赣南军的盘蛇大阵吧。”
  萧天策心里一叹,腹诽不已。
  哎,盘蛇大阵都不懂,本帅还要当启蒙老师。
  就这熊样,也敢领兵?
  但没办法,他现在只是副帅。
  萧天策不得不回复:“大帅请看……”
  盘蛇大阵,赣南军战阵。
  其头部、两翼、尾部,皆是要害。
  前锋军团为头部,如一把尖刀,主杀伐。
  两翼军团侧应,随时可以出击,主要起辅助作用。
  尾部军团,负责粮草、辎重等。
  简单来说,盘蛇大阵,其实由四大兵团组成。
  封潇潇略有所悟,微微颌首:“蛇打七寸,只要攻破盘蛇大阵两翼,整个战阵就会被拦腰截断,赣南军败矣!”
  萧天策错愕,想不到他这么聪明。
  一语即悟!
  眼前妖孽少年,简直是天生兵法家。
  关键是,知易行难。
  盘蛇大阵两翼,共有两大军团护持,整个大军最强部位。
  想破开两翼,谈何容易?
  萧天策犹豫了下,还是直言不讳道:“大帅所言极是,但如果无法迅速凿穿两翼呢?”
  封潇潇笑道:“你在考我?道理很简单,若无法迅速凿穿两翼,我军则会被困住,反而被对方绞杀。”
  这下子,萧天策不淡定了。
  这小子,也太聪明了吧?
  他收起轻视之心,脸色变得肃然:“看来大帅已有万全之策,可有办法迅速凿穿盘蛇大阵两翼?”
  封潇潇露出高深莫测表情,只是淡笑不语。
  凿穿两翼难吗?
  一点都不难!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战争,亦然。
  闪电战,正是盘蛇大阵的克星。
  封潇潇本身也算半个军事迷,最欣赏两种战术:
  闪电战、大迂回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的闪电战,堪称天下无敌。
  至于大迂回战术,那就更了不得。
  华夏数起改变历史命运的大决战,皆离不开大迂回战术。
  如:成吉思汗一统天下,先灭金,再灭宋。
  封潇潇曾读过孙子兵法,应付萧天策,其实一点都不难。
  萧天策看着他那得意的小表情,心里再次气苦。
  可恼!可恨!
  ……
  咚!咚!咚!
  唏咦!唏咦!
  战鼓震天响,万马齐喑。
  齐王朱允孝叛军,终于抵达剑门关。
  其麾下,赣南军主力,共二十三万;散兵游勇,十七万有余;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余万。
  入夜。
  叛军中军营帐,灯火通明。
  数十将帅齐聚,伫立舆图前,喧闹不已。
  他们正在商议着对策,准备一举拿下剑门关。
  齐王朱允孝,意气风发。
  数十年来,从未如此兴奋。
  谁说自己不如燕王?
  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胜,打仗一点都不难。
  “厉帅,可有办法一举攻破剑门关?”齐王朱允孝问道。
  他所说的厉帅,即赣南军主帅厉飞羽,乃齐王母舅。
  齐王敢第一个造反,厉飞羽起了决定性作用。
  赣南军战力彪着,非常强悍。
  皇朝十大军团,战力排名第三。
  即使燕王的大川军,亦可正面一战。
  厉飞羽厉兵秣马多年,准备充足,原想着一举攻破剑门关,直取紫都,先一步逼朱允炆退位。
  不曾想,前日探子来报。
  萧天策率领十万精锐,驰援剑门关,打乱了他的计划,眼看着大战已不可避免。
  厉飞羽看了齐王一眼,嗔怪道:“殿下莫急!萧天策乃知兵之人,如果他死守剑门关,恐怕就麻烦了。”
  “我军强攻,必损失惨重。”
  齐王眉头微蹙,他最担心的是燕王朱棣。
  诸王叛军,现在都急着先一步攻下紫都。
  赣南军一旦兵挫剑门关,自己就与皇位无缘了。
  如何是好?
  厉飞羽实在太了解这个外甥,志大才疏,抗压力极弱,实在不宜打击他的积极性,苦笑道:“殿下,燕王大军还远着呢。”
  “等我们攻破剑门关,占领了紫都,才有资格和他讨价还价。”
  诸王叛军,以燕王实力量强。
  谁先攻克紫都,谁就有坐地起价的本钱。
  关键是,如何减少损失?
  厉飞羽想了想,继续道:“明日叫阵,就看萧天策敢不敢应战了,他若是识实务,主动投降的话,殿下可许他一个异姓王。”
  齐王会意,欣喜道:“全依仗舅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