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三月三

  第640章三月三
  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三,生轩辕。
  今年的南京市民,无论贫富贵贱,皆比往年更为热闹。
  文人墨客,饮酒赋诗,结伴郊游。
  大户闺秀,百姓之家,同样也是人人头插鲜花,或是手捧花束。
  有《花儿市》歌,其词云:
  花儿市中多市花,市花五色人前夸,人来买花价不赊。
  制花有匠极工巧,枝叶纷挐出春爪,一饭花中尽堪饱。
  担花早起上长街,千捆锦绣头街排,护花高悬凤字牌。
  富家生女称国色,一花三日插不得,贫家无米愁炊烟,女儿买花不惜钱。
  这说的是北京花市,也是上巳佳节的盛况。
  三月三,上巳节,亦名女儿节。
  便是并不太富裕的寻常百姓之家,这一天也会不惜钱财,为女买花来戴。
  不仅是为了节日传统与好看,同样也是为了给女儿祈福,祈求未来能有一段好的婚嫁姻缘。
  对了,日本那边,女儿节的俗名也叫“上巳”,其名便源于中国(虽然现在已经成人家的了)。
  南京城门,今日难得全天候开放,城内的街坊到处都是卖花商贩。偶尔会有出城郊游的车驾,停车选购买花,也有许多百姓陆续进城,就地看花。
  从城中出游的市民百姓,分成好几个方向。
  前往城东的人最多,主要以大户士子为主,他们都是去玄武湖游湖泛舟的。玄武湖在前明受到限制,但大明新朝已经全面开放,甚至允许外藩使节游览,而且还有紫金山马场、皇家动物园区等等项目,通常都得到开放。
  当然,孝陵卫还是不能进。
  前往城南的人数排第二,而且主要以百姓为主。城南的大报恩寺已经完全开放为了皇家公园,任何人都能进去上香祭拜,观光寺庙建筑。
  平日里百姓大多忙于生计,今日上巳节放假,自然有许多人,包括那些繁忙吏员差役,也都带着家人来寺庙游玩。
  而且因为是难得的节假日,官府还特别下旨,琉璃宝塔只要交钱买门票,也能上塔一观。
  这对于许多百姓而言,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稀罕事物。
  为了防止人员太多出现事故,大报恩寺的许多和尚也被官府临时征调,用于维持秩序。
  还有零零散散出游的市民百姓,以及部分年长的儒生,他们大部分都去往城西,那里依着秦淮河有片莫愁湖,也适合踏青郊游。
  最重要的是,这里来游玩的人数较少,也更为恬静。
  今年法国使节没有来中国,倒是英国使节、南洋以及东南亚的外藩使节一如既往,照时候过来了。
  “瞧一瞧,看一看嘞!”
  “又香又甜的糖葫芦。”
  “茶叶蛋,茶叶蛋……”
  出了城门,城郊各处,随处可见都是就地摆摊的小贩,放眼望去卖啥的都有。
  艾德豪今年留在孟买没来,连续出使几次中国,为他赢得了总督的信任,现在已经由公司进入到了总督府,成了孟买总督的秘书官。
  原来副使亚伯拉罕接替了艾德豪的职务,带着一众使节团照常来中国,维持中英两国之间的战略贸易盟友关系。
  来过中国好几次了,亚伯拉罕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中文字词。
  “这便是大明中国的“上巳”(汉语生翻)节了,这是中国学者们的美好节日,在这一天他们可以自由发言与创作诗歌。”亚伯拉罕看着那些结伴郊游,并且已经在河边开始赋诗作乐的士子,忍不住赞叹道。
  在他的眼里,这些中国的士子儒生,便相当于英国的自由学者,而那些中国士子作的诗词,也等同于欧洲学者们创作的诗歌。
  他已经与鸿胪寺的官员深入交流过,中国皇帝对于“学者”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十分宽容的,而且对于“学者”创作的“诗歌”也很少加以限制。
  这让亚伯拉罕再度从文学方面,感受到了中国皇帝的仁慈。
  若是他们的国王,也能对学者如此宽容仁慈,对商人市民好上一些,那他们可能就不会爆发革命,推翻国王的君主权力。
  嗯,这都是扯淡,别说国王不可能不干涉压迫商人。就算真的不去干涉商人,那些逐渐膨胀的资产阶级,也会主动索求更多权力。
  封建君主与新兴资产,二者本就是不可弭合的矛盾。
  英国使节们沿着大报恩寺与长干河漫步,那些南洋与东南亚来的使节,同样也趁着节日跑了出来凑热闹。
  鸿胪寺没有禁止外藩使节,在上巳节的时候出游观光,只要提前在鸿胪寺报备即可。而且必须得有懂汉话的领队,或者干脆自己雇一个汉人翻译。
  当然,也可以从鸿胪寺雇佣,但要收费,价钱也不低。
  毕竟,上巳节这一天,官员们基本都在放假,仅有一小部分值班。
  鄚天锡自从跟随使节团来到南京朝觐,便没再回去河仙镇,而是直接在南京城住下。
  皇帝还赐了一座玖玉侯府,作为鄚天锡在南京的宅邸,并且下旨让他进入了国子监读书学习。
  这看似优厚,实则也是一场政治交易,现在的鄚玖还在河仙镇,但广南省已经开始派遣官员,前往接手民政。
  鄚天锡今天也跟着国子监里的几位同窗一起,出城郊游踏青。
  他虽然是海外汉民,但由于父亲鄚玖的从小培养,所以对汉家文化并无生疏,而且还说的一口流利粤语。
  “鄚兄,快着些,要是再晚些出城,可就没有位置了!”
  “听说今日城东有蹴鞠足球比赛,现在怕是已经聚了不少人啊!”
  “那是自然,毕竟这次可有不少厉害球队都在,而且就连新星齐云社也会去。”
  “真的假的,李兄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我表兄有朋友,就在齐云社做替补,自然知道。”
  “……”
  外城东区除了玄武湖和紫金山,还有一片官方的蹴鞠足球赛场。
  此官方非彼官方,而是民间蹴鞠结社,共同在城东联合出钱租下的一块地皮。
  这块地皮被几家结社,改建成民间蹴鞠赛场,专门用于各家足球社队打比赛,而且还是官方性质的比赛。
  背后甚至还有多家商行出钱资助,条件就是得到资助的赛场必须挂有显眼的商行横幅标识,而足球社队更简单,直接在队服上印上商号名字。
  说白了,就是大明版的广告赞助商呗!
  朱皇帝只是公开支持了一番大明的蹴鞠事业,却不想短短几年间,民间的蹴鞠结社就已经发展到了这等地步。
  几家南京的蹴鞠结社,居然都能联手拉赞助,然后出钱从官府手里买地皮了。
  虽然是外城区的地皮,但这也相当惊人了。
  毕竟,这可是南京的地皮,就算外城区价钱也不低了,还是这么一大片的地皮。
  反正,当朱怡炅看到相关衙门呈递上来的奏章,心里的确也是有些发懵,自己什么都没管,只是口头支持了一下,民间的蹴鞠足球就能发展到如此程度。
  果然,我上我也行啊!(没有内涵o(* ̄︶ ̄*)o)
  “快看,是陛下与几位娘娘们的车驾。”突然就有国子监的学生呼喊。
  其他人与鄚天锡全都回头观望,就见一串长长的车马队伍,两边还有随行的御营侍卫开道。
  车驾慢慢靠近,一行人才看到不仅有皇帝与娘娘们乘坐的御辇,还有几位阁部大员,也在后面乘坐马车。
  再往后,又是各部院的尚书大人,甚至还有几位侍郎官人,这些人要么坐车,要么骑马,倒是鲜有人坐轿子的。
  如今南京城中的轿夫,正在经历行业上的寒冬低迷期。
  因为辽东、漠南诸地的归附,就连耽罗岛养马场也被撤销,朝廷的战马压力已经不那么大了。
  越来越多的西南矮马被从军中淘汰,其它地方且先不提,南京这个帝国都城,已是有愈来愈多官员,开始改坐马车出行。
  如今还坐轿子的,差不多也就是那些寻常的豪族大户人家,真正有钱有势的,早就选择跟风去坐起了马车。
  对此,朱怡炅也没有什么办法,他不可能下旨,拦着那些豪族不许他们坐马车。
  而且这种东西,你往往越禁止,百姓也就越热衷。
  有些沿海城市的海商,那才叫夸张。
  这些家伙起初只是乘坐马车,到后面为了攀比和面子,从马车到战马拉的马车,像鄚天锡之前在广州港见到的便是。
  现在,更是离谱,那些海商连蒙古战马都不满足了,开始托关系去印度买马尔瓦尔战马。
  这可是朝廷骑兵标配,几乎等同于是后世的走私军火。
  但由于朝廷放松了战马禁令,马尔瓦尔马说是朝廷骑兵标配,却也没有做出规定。而且数量也不多,每家海商真正能弄到的就那么一两匹而已,多的也没人去买,有面子了就行了。
  所以沿海的地方官员,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皇帝与大臣的车驾队伍,一路出城直奔玄武湖。
  到了湖岸不远,便开始下车步行。
  沿途都有侍卫跟随保护,那些湖岸处的游客士子,尽皆对着队伍拱手行礼。
  侍卫没有皇帝命令,所以没有强行驱赶,只是将看热闹的百姓隔开。
  走了一段,选一处没什么人的河滩,皇帝便带着后妃们在此搞起了野餐。
  宫女们上前铺上毛毯,又摆上桌布,从食盒中取出点心食物置于其上。
  其余大臣们被皇帝邀请前来,也跟随围绕皇帝,按照官职次序,分层选点放上毛毯食物。
  有些年轻的尚书部堂,还带了妻儿子女一道前来出游。
  王礼、梁文煊这次也来了,他们虽然实际上已经不管事,但名义上还占着首辅、次辅位分,没有退休。
  朱怡炅笑问:“王卿、梁卿,二位卿家近来身体可好?”
  “烦劳陛下挂念,老臣自年前一场风寒,如今已然痊愈的差不多。”王礼拱手说道。
  这风寒算是第二次上疏请辞的由头。
  一旁的梁文煊也跟着拱手说:“多谢陛下挂怀!”
  “两位卿家年岁日长,也该多多保重身体啊!”朱怡炅关切道,既是关切,也是暗示。
  王礼听明白了,跟着接话道:“自前次风寒,老臣如今愈发感到精力不足,还请陛下体恤老臣年迈,许臣告老归乡,颐养天年。”
  朱怡炅象征性挽留:“王阁老未至古稀(七十岁),还请勉励为之。”
  王礼说道:“谢陛下器重。”
  这算是最后一次请辞了,等下一次上朝,王礼就可以正式请辞。
  朱怡炅届时还要让礼部与内阁,共同商定加官晋爵,好让其风光的告老归乡。
  朱承训看在眼里,心中大石没有落定,反而压力愈发变重。
  首辅王礼一退,他理所当然就是新首辅,届时内阁的压力全都在他身上。
  在其思绪间,外围的几位部堂侍郎,已经开始迎着玄武湖,还有湖中泛舟游玩的士子游客,相互吟诗作对起来。
  毕竟,上巳佳节,文人墨客,吟诗作对,饮酒逐乐。
  朱怡炅不懂作诗,就连诗词押韵都早还给当初的语文老师了,倒是还记得几句诗词,就是年份有些早,不是唐诗就是宋词。
  在明清就这点麻烦,没法当文抄公。
  他的太子与老二,只简单用了些点心,便带着几个侍卫,结伴骑马前往邻近的足球场,看比赛去了。
  足球这个名字还是从他口中无意间传出来,到了现在虽然还是普遍叫做蹴鞠,但正经参赛的球队,已经全部定名为足球队,就连官府那边登记结社,也是足球社为名,而不是蹴鞠社。
  朱怡炅支持民间蹴鞠足球发展,但他本人对足球兴趣不大。
  不是他不喜欢看足球,而是这时代的足球跟后世不太一样,不论是规则,还是耍法。
  就算后世的球迷,来到这时代怕是也很难看得下去。
  对此,朱皇帝也没想着过多去干涉,后世足球那是因为清朝禁止了蹴鞠,才开始跟着外国人的规则玩。
  至于现在,完全没必要,而且,这种更加暴力的足球,要是能推行开来,也能培养民间百姓尚武的风气。
  在简单与臣子们对饮用餐过后,朱怡炅直接挥手让他们各自散去游玩,而他自己则倚靠在宫女带来的躺椅上,就这么在湖畔闭目午睡了起来。
  随行乐工,开始演奏宫廷曲调。
  大臣们见皇帝小憩,也跟着三五成群,结伴前往湖边游玩观光。
  有些直接带着家眷,也去泛舟游湖。
  朱皇帝的后妃与诸皇子女们,笑着结伴,或是前往马场骑马,或是去动物园观赏海外的稀罕物。
  殷洲船队,可是从殷洲大陆上,带回了不少稀罕动物。
  玄武湖上,泛舟游湖的船只画舫,已经显得有些多了。
  好在湖泊足够大,船多却不拥挤。
  游客百姓洋溢笑容,到处鲜花似锦,好一派盛世景象。
  疲劳,枯竭,卡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