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主观能动性

  第404章主观能动性
  辽东清军移师宽城,平定州的刘儒汉也跟着动了!
  不仅伪汉军倾巢而出,还额外强征民夫、辅兵数万,凑足八万军马,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兵出娘子关。
  “敌军动向如何?”于可成问道。
  斥候回报:“伪汉大军倾巢而出,对外号称发兵五十万,但最多不过十万人马。伪帝刘儒汉、伪太子刘恪皆在军中,现在应该快到井陉县了。”
  不是快到,而是已经到了,只不过扑了个空。
  早在刘儒汉屯兵平定州的时候,明军就已经在着手迁走井陉县百姓。这里虽然是进兵山西的桥头堡,但要是真的大战爆发,硬守肯定是守不住的,不如果断放弃。
  反正北方战乱频发,整个北直隶都不剩多少人口,井陉县就算迁移百姓,也迁不了多少人。
  于可成略微沉思片刻,便迅速做出决断:“伪汉倾巢而出,那鞑子应该也差不多要按捺不住了。即刻快马通知杨将军、傅将军他们,就说一切按计划来!”
  明军这边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各打各的。
  伪汉、鞑子敢联兵攻打北直隶,那明军就敢直接去打山西和辽东腹地,北直隶则完全交给南方的新军和预备役来防守。
  不过数日,顺德、彰德、卫辉、怀庆的明军相继而动,开始猛攻山西南部各路关口。
  人在保定的于可成也是迅速率军移师天津。
  ……
  正定知府童华也不好说是运气好还是真倒霉,从雍正在位时他就是正定知府。然后刘儒汉入主正定府,他本以为自己就算能活命,大概率也得被撸掉。
  结果完全是他想多了,因为刘儒汉没钱没粮,伪汉那边也没有文官愿意接正定府这个捞不到油水的烂摊子。
  再到明军变换大王旗,没有任何意外,正定知府还是他。
  好嘛,什么都没干就成三朝元老了,官位突出一个稳如泰山。
  “轰轰轰轰!”
  “哗啦啦……”
  城外攻城的伪汉兵在火炮掩护下,如潮水般退却。
  “大人,贼兵已经退了!”
  “退了好,退了好啊!让本府休息一下,等会儿再去慰劳将士们。”童华一手提着把佩剑,满头都是大汗。
  这不是热的,纯粹是害怕和紧张的。
  童华现在无比庆幸,还好明军没像之前的伪汉和满清,不仅在正定府驻扎了五千大军,还调集了大批粮草辎重用于守城。
  而且,不光是留驻的五千明军,城中士民也是自发性的帮忙守城。
  真的是自发性,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
  因为先前伪汉占据正定府的时候,无论正定百姓还是士绅,全都被这些形同土匪的伪汉兵折腾的欲仙欲死。
  什么奸淫掳掠,那都是常态。
  这也是为啥明军能那么快就控制整个正定府的原因,光是这个军纪对比,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并非朱怡炅操练得当,而是纯粹重赏加重罚带来的习惯性效果。
  好好当兵打仗就能有田有钱,甚至还能立功当官做勋爵,就算死了也有抚恤金,可以保证家眷衣食无忧。
  而一旦犯事,那就是抄家流放,最轻的也是没收全部财产,这特么谁还敢犯事儿?
  贪得这点都不够上面罚的。
  正定府这边军民一心,就连正定知府都亲自提剑登城,极大鼓舞了士气。
  这正定府一时半会是打不下来了,城外的伪汉大军这下坐蜡了。
  刘儒汉望着眼前宛如天堑般的正定城墙,脸色愈发阴沉。自己堂堂大汉皇帝御驾亲征,八万大军强攻,居然连个小小府城都拿不下来。
  这还何谈争夺天下?
  刘儒汉也有想过绕开正定府,直接一路杀奔北京。可这样行不通,因为不把正定府这个钉子拔掉,他要是敢带兵绕过去,就很有可能被切断粮道,陷入重围。
  至于分兵进军,这更是扯淡,分的兵力太多,同样有被切断粮道的风险。而分的兵力太少,那对于整个北直隶战场的大军团作战而言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必须将正定府拔掉,要不然他哪也去不成。
  ……
  刘儒汉被拖在正定府骑虎难下,满清大军终于是从宽城南下,未费吹灰之力便破坏了喜峰口和龙井关等处的长城关隘。
  数万满蒙骑兵顺着长城缺口入关,散成好几股,寇掠遵化边镇。
  察哈尔部骑兵与满洲骑兵分开数里,察哈尔旗下首领布山追上了大总管苏珠克图。
  布山说:“大总管,这里压根没有汉民,应该是老早便得到消息,所以都跑了。”
  的确是都跑了,不过并非是明军提前得到消息,也不是细作建功。纯粹就是长城边镇太过狭长,明军守不过来,而且北直隶地广人稀,所幸就暂时收缩防线。
  苏珠克图说道:“那就再行远些看看,实在找不到便算了。”
  又奔出更远范围,别说汉民了,连条野狗都见不着。苏珠克图随即散出探马,余下骑兵则全部下马休整。
  既然汉民都跑了,那还卖个什么力?
  布山来到苏珠克图身边:“大总管,您觉得这次哪边能赢?”
  苏珠克图摇头:“不好说,不过这些满洲人肯定赢不了。”
  布山一愣:“为啥?”
  苏珠克图顿时嗤笑道:“要是满洲人能赢,那他们当初能跑回关外老巢?而且,就算满洲人打赢了,咱们也捞不着好处。这些满洲人只知道打仗要我们察哈尔出人出力,有好处绝对不可能想得到咱们。”
  “那咱们还给满洲人卖个什么命?”布山几乎脱口而出。
  苏珠克图说道:“满洲人的确赢不了,可他们能收拾察哈尔部,这就够了!”
  布山沉默片刻,忽然语出惊人:“既如此,那就直接反了他们满洲人,我们察哈尔去投奔汉人皇帝。只要有了汉人皇帝庇护,满洲人不仅没法再报复咱们,说不定汉人皇帝还能帮我们重新拿回原本的草场。”
  察哈尔部作为蒙古最强大的部族,自从末代大汗布尔尼参与三藩,被康熙轻松镇压,察哈尔部汗廷血脉就此被康熙彻底灭族。
  就这样,康熙还恐惧察哈尔会造反,不仅此后未再设立汗王,还故意分化设立各部总管,还将其从原本驻地辽西义州边外迁徙到了宣化、大同边外安置。
  而且,雍正又在各部总管上,再设立满清直属的蒙古都统进行遥控管理,驻地就在张家口。
  除此以外,还不断往察哈尔部中硬塞厄鲁特部,混杂察哈尔部的纯净性,让其无法再联合统一。
  强大的察哈尔部,就这么被满清彻底玩废了!
  即便现在还是初期阶段,只是分化设立各部总管,但整个察哈尔部无人不痛恨满清朝廷,无人不时刻想着夺回原本的草场和权力。
  苏珠克图皱着眉头,还真就在认真考虑可行性:“可是……汉人皇帝就能接受我们?”
  布山却是看的更明白:“大总管,反正满洲人肯定赢不了,到时候死的可都是咱们察哈尔的好汉子,不如投靠汉人皇帝。就算汉人皇帝也猜忌咱们,但肯定不会放过收拢我们这个机会,到时候总不可能比现在局面更坏了。而且,只要我们先投奔汉人皇帝,那就不用跟着满洲人打仗,这也能保存我们察哈尔部的实力。”
  这话,算是真正说到了苏珠克图心坎儿上。
  既然满洲人已经不行了,这仗肯定打不赢,真打起来死的只会是他们察哈尔部的兵力。
  还不如这样直接投降,就算得不到什么好待遇,总不至于比现在混的更差。
  最重要的是,只要投降汉人皇帝,那就不用跟着满洲人卖命了。
  无论长城外坐镇的胤禩,还是前线领兵的胤禵,全都不知道,自己这大军才刚刚入关,还没杀到北京城。
  苏珠克图这个胤禩为了安抚漠南蒙古人心,专门任命的察哈尔部大总管,就率先倒戈了。
  如此迅速果断,完全是在于满清做的太过分。
  即便胤禩在用政治手段安抚,但也无法消弭长年累月下的仇恨。
  尤其是胤禩安抚归安抚,不妨碍他继续防着察哈尔部,还专门任命了恒德(爱新觉罗家)为蒙古都统,统御这些察哈尔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