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龙颜盛怒

  第379章龙颜盛怒
  朱怡炅得到案情奏报,已经是两个多月后的事了。
  赈灾刚好结束。
  而且,这只是初步的审讯结果,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锦衣卫、枢密院都已经派人着手下去抓人。
  是的,就是抓人。
  因为李绂仅仅靠着手头上的人力,就将整个江西官场给掀了个底朝天。
  然后,黄殿还没得到圣旨,便先一步卸甲回京述职了。
  郑定瑞、吕峰地处前线,吕峰更是正在着手跟湘南打仗,还要配合两湖防线。
  不仅走不开,整个人也快懵了。
  什么情况?
  南京城上空,阴云密布,正是多雨的好时节。
  而大明的朝堂百官,则全都紧绷心弦,不是因为工作太忙,而是这次的案子实在太大。
  大明开国这才第几年啊!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皇帝的盛怒,连老天爷都开始阴云密布,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般。
  “江西已经烂掉了,不仅江西烂掉了,两湖也烂了。”
  朱怡炅没在御书房,而是身处后宫御花园。就这么手里端着一捧鱼粮,看着池塘下面形色不一的鱼儿在争抢撒下去的那点鱼食:“朕知道早晚都是要烂的,只是没想到能烂的这么快,这么彻底。裴海成,朕记得他是个孝子,为人能力都不错……是朕对百官太过苛责了,还是新政真的是苛政?”
  吴外拱手说道:“并非苛待,陛下新政,百姓都有了活路,无不称赞吾皇圣明。只是人心太贪,收也收不住。”
  大明的俸禄虽然没有乾隆时期那么夸张,“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却也比之前明还有朱怡炅起兵前的满清起码高出一倍。
  而且这还只是因为财政并不宽裕,等到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官员薪俸肯定还是要涨的。
  不仅官员薪俸要涨,皇室内库也是要涨的,这都是提前给百官透过底的。
  雍正创立的养廉银制度虽然很快就烂掉了,但这不代表制度有问题。
  若是都学老朱,不给官员涨薪,连基本体面(生活)都无法维持,那官员不贪反而不正常。
  朱怡炅叹息道:“是啊!这些鱼儿只是为了一点鱼粮,就敢不惧生人,上前哄抢。”
  说着,顿了片刻,将手中鱼粮全部撒下,池塘里的鱼抢的更欢快了。引得池水一阵翻滚,有些鱼儿抢不过,甚至被从水中挤出水面。
  “舀上来。”
  马上有宫女用网子舀了一尾鲤鱼,手法很娴熟,鲤鱼的脊背黑白相间,煞是好看。
  朱怡炅看了片刻,便觉无趣:“可惜了。”
  说罢一甩手,黑背鲤鱼又被放生。
  朱怡炅问道:“裴海成进京了没有?”
  吴外说道:“已于月前抵京。”
  朱怡炅沉默片刻,说道:“让他主动供述吧!朕可以给他个体面。”
  这是不符合程序规定的,吴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肯定是不能牵扯到三法司大案上的,最多只能派人协助抓人和搜集证据。
  只不过,现在是皇帝的命令,而且明显是要吴外私下里去说。
  那就不必太过讲究。
  吴外随即领命告退。
  过了片刻,御营军指挥使张阿山进来恭敬禀报:“陛下,黄殿将军于宫门外恭请面圣!”
  朱怡炅头也没回,说道:“不见,让他自己好好反省,若实在想不明白便不用回江西了。”
  朱怡炅的语气很平淡,但还是听得张阿山心中震颤,连抬头看一眼皇帝背影都不敢。
  又在池塘边喂了会儿鱼,朱怡炅直觉无趣,起身离开御花园,就这么径直去向皇后寝宫。
  吴阿兰不知皇帝突然驾临,连忙上前迎接。
  吴阿兰很聪明,从皇帝来时一言不发,便看出皇帝似有心事,同样也没做什么多余之事。
  “陪朕待一会儿。”朱怡炅说。
  吴阿兰脱去外衫靠坐上前,院子里是摆着一个软榻的,可以用来靠坐,也可以直接躺着小憩。
  至于朱怡炅的嫡长皇子朱伯圻,已经从皇后这边送走,交予宫里的奶妈专门抚养。
  这是古代天家传统,主要目的正是疏远后妃与皇子间的关系,防止外戚干政,后宫祸国。
  朱怡炅的心是越来越硬了,虽然对皇后他们还有感情,但本质上已然不排斥将其作为政治附庸了。
  半躺了一会儿,吴阿兰柔声劝道:“陛下若是太累,还是移步屋内歇息吧!外面似要下雨了。”
  “嗯。”朱怡炅应了一声,却无动作。
  宫女们倒是已经前往准备雨伞,防止皇帝、皇后被突然的大雨淋湿。
  天色愈发昏沉,却始终未曾下雨。
  ……
  江西的案子牵扯太大,不仅是整个江西,便连皖南、两湖,甚至还有皇帝的龙兴之地福建都牵扯其中。
  满朝文武,愣是没一个敢出面求情。
  裴海成的天子门生身份,此刻却是俨然成了他的催命符。
  江西、两湖、皖南、福建到处都在抓人,人还没抓全,江西巡抚裴海成主动供述了一个名单。
  这份名单几乎涉及了江西半数的官员,还有两湖地方,同样牵连甚广。
  而且,正如李绂推测,这里面果然有军队插手。虽然大多都是军队中低层人员,有不少还是快要退下来,甚至已经退下来的。
  文武系统一起腐烂,还是大面积腐烂,官商军三方勾结。
  若非此番灾情来的突然,而且江西已经烂了不止一年,早就有些放松警惕,胆大妄为。再加上又是李绂去监察江西,怕是这个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爆。
  朱怡炅明白,官员贪腐是拦不住的,就算开国一片清澈,该烂早晚还是得烂。
  但他无法忍受的是,文官烂的这么快也便罢了,武将军队居然也跟着一起烂。
  是的,要说这事兜的这么大,黄殿半点没有察觉,绝对是不可能的。
  无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两湖地区的军队没有烂。因为这里是前线,尤其湘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烂的只有两湖的地方官,这些人里有不少都是伪清降官出身。
  大明为了防止其相互勾结,还特地进行了相互调任,这里的知府调到那边当知县什么的。
  只不过,这显然没什么用,终究还是烂掉了。
  南京城,裴府。
  这里是裴海成在南京的住所,像他们这些封疆大吏,又是天子亲信,朱怡炅自然不至于太过抠门。
  几乎每个封疆大吏在南京都是有一套宅邸的,虽然面积不算太大,却是距离皇宫很近。
  只不过通常这些宅邸,没人真的在里面长期居住过,大多只是来京述职时住一下。
  因为京城里没有他们的官舍。
  裴海成一身崭新官袍,端坐大堂。
  在他的面前摆着一个托盘,里头放着两样东西,一杯毒酒,一条白绫。
  抬头看了眼皇宫的方向,思绪好似回到几年前,那时他被皇帝强征进秘书处。
  因为无法逃脱,索性破罐子破摔,却不想皇帝当真是真龙天子,大明屡战屡胜,最终于南京复国。
  而他也凭借出色的办事能力和认真态度,得到皇帝赏识,外放地方逐渐做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
  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两,无数官员、豪商前来巴结。
  然后,他便堕落了。
  一开始只是豪商、官员过来送钱。
  他严厉斥责。
  之后送美人。
  他同样经受住诱惑。
  再往后,对方似乎摸清了他的喜好,送其名人书画真迹。
  嗯……他收了,并且爱不释手。
  之后的事情无需多言,从开始的一件小事,甚至都不违背刑律,一直到现在的偷盗官仓,私贩官粮。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收不了手的呢?
  明明第二次,第三次……拒绝掉就行了,怎么就那么难呢?
  “唉。”
  裴海成叹息一声,随即起身正了正衣冠,又对着皇宫方向行了个三跪九叩的大礼。
  “臣恭领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拿起酒杯,看都不看一眼,便一饮而尽。
  连上七天班,濒死
  能不能点点追订,球球你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