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北衍圣公

  第161章南北衍圣公
  南京。
  这一日,朱怡炅召集内阁百官入朝。
  “陛下,孔传锦已至殿外!”
  “宣!”
  “宣孔传锦觐见!”
  随身老太监,也是如今的宫内总管用着尖细嗓音喊道。
  没消片刻,一身儒家袍服的孔传锦便快步来至大殿,一如殿内便对着龙椅上的朱怡炅行了个三跪九叩的大礼。
  “草民孔传锦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孔传锦,孔毓垣嫡子,同样也是衢州南宗孔氏的下一任继承人。
  事实上,早在登极恩科期间,朱怡炅就与内阁商议过此事,甚至连诏书都是此间发出去的。
  由于南宗之主孔毓垣年纪大了,所以便派了嫡子孔传锦前来。
  对于朱皇帝的宣见诏书,孔传锦父子没有半点抗拒心理。
  毕竟,与山东北宗不一样,他们南宗可没有世修降表的传统。
  曾在前明末年,山东北宗先拜大顺李自成,后拜满清小皇帝,可谓是熟练的雅痞。
  当时的南宗之主孔贞运,哦,这时的孔贞运实际有两个同名之人,一个是宗族之长,另一个则入朝为官,还差点官至首辅。
  那个当过阁老的孔贞运,听到崇祯殉国,大明灭亡,随即一病不起,并于同年去世。
  而南宗之主孔贞运,亦是拒绝降清,直到后来,清朝脸上挂不住,专门任命了一个北孔的衢州知府,为的便是逼降南宗。
  可以说,南宗是被北宗自家人给强行逼着投降的,且投降了也半点好处没有。
  甚至于,北宗为了防止南宗崛起,还百般打压,这都是前明的老黄历了,到了大清还是如此,且还有些变本加厉的味道。
  谁让南宗不愿降呢?
  南宗这边甚至还专门制定了两条特殊家规,目的便是恶心北宗。
  即禁止旁人冒姓孔氏,因为孔家人可以免徭役,还有便是孔家人买卖田产不得私下交易,必须取得官府正式公文报备,因为孔家的田也可以免徭役,只是徭役,税还是要纳税,谁让他们是南宗的。
  衢州南孔同样也有世袭官职在身,乃翰林院五经博士,只论品级,比知县都还低两级(清朝知县正七品,山东曲阜知县正六品)。
  南宗被北宗整的那么惨,孔传锦跪朱皇帝自然跪的毫无心理负担,甭管他到底心底承不承认朱皇帝。
  至于自称草民,则是父亲孔毓垣的意思。
  “免礼,平身!”
  朱怡炅虚手一抬,甚至为了故意作秀,还专程挪了挪屁股,做出意欲起身的动作。
  “草民谢陛下!”
  孔传锦自然不敢真让朱怡炅起身,这都是礼部官员先前教过的。
  孔传锦起身,朱怡炅也见到了这人全貌,的确是一表人才,这也正常,好歹也是大族嫡子。
  哪怕南宗过得与北宗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好歹也姓孔,本家嫡子无论生活水平还是家室修养都绝对不差,这长得自然也就好了。
  “果真是一表人才,想必南宗孔氏亦是德行高尚,既如此便册封尔父孔毓垣为我大明衍圣公,权奉祀事!”
  朱怡炅点头,旋即按着预先商议好的下达册封圣旨。
  下面的孔传锦早有准备,便要叩拜谢恩。
  而余下文武百官亦是准备按着预先说好,跪下山呼万岁。
  然而,朱怡炅忽地又补充一句:“王爱卿,着令内阁出资于城中选一闲置场所,为衍圣公奉行立祀,此番爱卿便举家搬来南京就好,再赐爱卿宅邸一座!”
  三言两语,这是直接要把衍圣公迁到南京。
  看似是恩重,要提拔到天子脚下,实则,却是就近看着。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搬来南京,那衢州地方的南孔产业怎么办?
  虽然南孔过得不如北孔,但也算是大地主了,且家规是一回事,如何执行又是一回事。
  血气归血气,该贪还是会贪。
  这是打算要把南宗连根拔起,不再如山东北宗那边,如同一方世界土皇帝,便是前明和现在的大清,都对其难以下口。
  孔传锦有些错愕,不光是他错愕,便连殿下百官,还有首辅王礼也有些发懵。
  这不对吧!
  这跟之前商量好的不对啊!
  之前商量的,只是由朱皇帝册封南宗为衍圣公,取得政治法统,朱皇帝这波明显夹带私货啊!
  然而,仅仅发懵片刻,看着朱皇帝皮笑肉不笑的看向自己,王礼明白了,随即行大礼叩拜,口中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圣明!”
  王礼带头表态了,其余三位阁臣梁文煊、朱承训、吕犹龙也相继高呼。
  殿下百官见状,只得跟着山呼万岁。
  这一手下来,孔传锦明白啥意思了,随即毫不犹豫叩拜谢恩:“微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恩谢了,这事便算定下了。
  朱怡炅脸上终于再次露出笑容。
  没办法,朱怡炅实在是气不过而已。
  作为前世看过无数史书和历史小说,他对衍圣公实在是提不起半点好感。
  要不是为了政治考量,朱怡炅都想直接把衍圣公这个爵位废掉。
  现在,也只能趁着朝会骑虎难下,力排众议强行将衍圣公拴在自己眼皮底下,回头再吩咐吴外盯着点,别让其惹事就罢了。
  而且,实际上这对南宗本身而言并不亏,南宗在北宗数百年的打压下,仅有一个世袭五经博士的爵位,除了主持南宗祭祀外,吊毛特权都没有。
  这波只是用南宗在衢州那点可怜巴巴的产业,便换来一个衍圣公爵位,这南宗孔家还是赚了的。
  当然,朱怡炅这样做,等其百年以后少不得要被文官史书扣一个刚愎自用、暴君什么的称号,这也是为啥像朱元璋那样的开国皇帝也不敢私自废除衍圣公爵位。
  只是后面孔家鱼肉百姓,干的太过分,朱元璋才借机将曲阜县令的职位从衍圣公一系拨到了旁系,意图让其内斗相争,如此不让曲阜北孔一家独大。
  虽然后面没几代就穿一条裤子了……
  孔传锦这边谢了恩,大明衍圣公便算是诞生了,正所谓天下不会有两个衍圣公,一如没有两个龙虎山天师一般。
  明廷这边立下了衍圣公,那北宗的衍圣公便算是伪爵了。
  接下来便是由宣传部写文章,再通过走私等各种方法传于天下。
  呵呵。
  一个世修降表,还拜鞑子皇帝,还连拜了三次,有什么资格自称孔子后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