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南征杜君英

  第29章南征杜君英
  大明永和元年(康熙六十年),七月五日。
  台弯府。
  “在昔胡元猾夏,窃号神州,秽德彰闻,毒逋四海。我太祖高皇帝提剑而起,群士景从,以恢复区宇,日月重光,传之万夕……”
  大明现有的四镇兵马,一共两万大军,全部整齐列于城下。
  城头上,是台弯知府王礼,亲自在宣读大明中兴王的反清讨逆檄文。
  本来是要给梁文煊念的,因为这家伙是府同知,事不多。但被王礼知晓以后,是熬夜加班,处理完了手头上的政务。
  紧赶慢赶,总算赶在了朱大王出征前,讨来了这宣读檄文的机会。
  城下的四方军阵中,于先前作战中,因功升迁为排长的罗小林站的笔直。
  月前,朱大王带着他们迎战清军的福建水师,据说是厉害的很。
  结果,才一个照面,对方就被他们给打趴下了。
  罗小林在那场作战中,一人奋力砍杀了一名负隅顽抗的清兵把总,然后便因此被上面提拔,当了个排长。
  后面的一个月,几乎就是每天吃肉训练,顺带跟之前来打他们的清军当袍泽兄弟。
  是啊!袍泽,这还是朱大王教他们的词儿。
  说是什么,大家都是为了反清的好兄弟,就是袍泽,往日的恩怨,也该一笔勾销云云。
  罗小林没听懂,但只要是朱大王说的,他觉得听就完了。
  就是上次没打痛快,功劳也没立下多少,让他憋得慌。
  现在,苦等了一个月了,总算又有仗可以打了。
  城头上,那啥鸟知府说的檄文,罗小林是一个字也没听懂。
  但甭管懂不懂,这次朱大王说了,要带他们去打南边的杜大将军。
  说实话,罗小林不理解,明明先前朱大王和杜大将军还好好的,咋就突然翻脸了?
  但朱大王又说了,是对方要谋反,要来干他们。
  既然是朱大王说的,那肯定是对的。
  只要是朱大王的敌人,那他罗小林第一个得把他干趴下。
  檄文的内容很长,且基本都是梁文煊,带着几个新入府为官的大户子弟润色的。
  整体水平不能说很高,但也不低。不愧是先前能做到道台的,这写文章的水平至少还可以。
  王礼着实费了一番口舌,才将这份檄文以郑重的语气念完。
  待到念完,唯见全场寂静,城下的将士全部一脸肃容,就连朱大王亦是神色严肃。
  好吧!大家都听不懂。
  不过王礼可不晓得啊!还以为是自己这番语气,把大家都给感染了。
  好在朱大王虽然也听不懂,但前世学语文时练出来的天塌不惊,还是让他及时反应过来。
  也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战前演讲,朱怡炅只是拔出腰间宝剑,大喝道:“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大王万岁!”
  “大明万胜!大王万岁!”
  ……
  城下的将士,在诸将的带领下,齐声呼喊。
  连续呼喊了三声,朱怡炅举起宝剑。
  “出发!”
  一声令下,两万大军,三个方阵,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朝着南方正式出发。
  还有一个方阵没走,那是新军第一镇。
  在朱怡炅下了城墙以后,也在朱大王的带领下,紧随其后。
  再往后,则是押运粮草和火炮弹药的辎重部队。
  本来朱怡炅是不想带火炮的,这玩意儿是实心弹的,新型的糖火药本质上对其并没有太大的威力提升。
  也就是射的更远,冲击力更强了一些。
  这个年代,压根没有会炸的开花弹,或者说也有。但那是明朝的,早就被清廷封禁失传了。
  一直到晚清,开花弹才重新出现,且还是要进口,清廷没有生产能力。
  但,不带火炮又不行,万一那杜君英据城而守,岂不是要他拿命攻城?
  对于如今兵力不多的朱怡炅而言,那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南征。
  ……
  阿猴城。
  “爹,那姓朱的,当真要与我等撕破脸不成?”
  杜会三看着上首的杜君英,脸上表情惊惧交加。
  就在几天前,他们接到了台弯府的圣旨。
  那朱怡炅居然下旨,说什么,他们父子两个攻掠阿猴,平定李逆有功。要他们父子两个马上交卸了兵权,回府城听封受赏。
  还专门任命了他们麾下的黄龙陈碧二人,暂时接任大军兵权。
  这摆明了,是要剔掉他们的獠牙,让他们回府城为其鱼肉啊!
  “怎么?”
  杜君英目光幽深,语气悠悠的说道,“难不成你还真以为,他是想请我们回去,给我们加官封王,与他朱大王平起平坐吗?
  这次,杜会三不仅没有发怒,叫嚣着要打回去。
  反而还满脸惊惶:“爹,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难道真的要跟那姓朱的打?”
  要说南下以前,杜会三可能还真敢与朱怡炅硬刚。
  毕竟,此前的朱怡炅,也就是个屡战屡败,靠着闽南老表帮衬,才称王的鸭户。
  至多,也就是懂得一些权谋,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先是南下第一战,就被李直三大败,输掉了他们父子二人的心气。随后又在阿猴城下连续碰壁。
  好不容易仗着人多,强行驱使那些清军降兵,乃至闽南兵们,去当炮灰,蚁附攻城。
  不计伤亡之下,终于拿下阿猴,甚至还顺势打垮了李直三,平定了下淡水的叛乱。
  可就在这时,北边突然传来消息。
  说什么那姓朱的仅靠五千兵马,就一战击败两万来犯清军。
  还是清军最精锐的福建水师,甚至这姓朱的还干掉了清军一个总兵,一个提督。
  提督是啥,杜会三不知道。杜会三只知道,那个提督是靖海侯施琅的儿子。
  靖海侯何许人也,整个台弯谁人不知
  那可是台南的地主老爷,几十年前灭了郑家的大老虎。
  在古人虎父无犬子的观念里,这样厉害的大将之子,居然也败给了朱怡炅。
  别人怎么想如何,反正杜会三听闻,别说是打了,那是一想到自己曾经那般态度对待朱怡炅,就觉得不寒而栗。
  “不打又能如何?”
  杜君英看了一眼自己不争气的儿子,无声叹息,“除非为父现在立刻死了,否则,那朱怡炅是不会放过你我父子的……”
  “……”
  杜君英起身,缓缓走下:“会三啊!传令下去,让各部点齐兵马,备齐粮草,为父要亲征。既然那朱怡炅要跟咱们做个了断,那为父……便陪他做一个了断。”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杜会三这才收敛心神,拱手应命:“孩儿领命。”
  准备统一弯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