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盘点那些武力值爆表的文人

  ——“‘为什么毛熊国会解体。’
  ‘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前仆后继的都是最坚定的布尔什维克。’”
  ——“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而是一个来自普通村庄的农民!”
  ——“可是经过境外势力的渗透,现在家长都常说‘不学习就会像他们一样。’”
  ——“‘我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上帝与天使。只有山川和人民。’——尤里加加林”
  ——“最近美丽国共产主义者宣布成立政党,他们高呼共产主义万岁,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共产主义革命。”
  ——“星星之火已经烧到美丽国了!”
  ......
  大秦世界。
  秦始皇嬴政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他凝视着天幕上显现的内容,内心波涛汹涌。
  他身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开创华夏新篇章,自视甚高,岂能与普通黔首相提并论?
  天幕上的文字,似乎在挑战他的权威,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统治的帝国,以法家思想为基石,强调秩序与权威,而天幕上却出现了关于平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念,这对他所坚持的统治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缓缓吐出的那句话:“皇帝岂可与黔首一般无二?”
  他的语气之中充满了坚定与不容置疑。
  在他看来,皇帝是天命的象征,是统治者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
  而黔首,不过是他的子民,应当服从他的统治,遵守他的法律,如何能与皇帝相提并论?
  ......
  大明世界。
  朱元璋此刻也正凝视着天幕,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一步步成为大明帝国的开创者,他的经历让他对平民百姓的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看到天幕上关于平等和共产主义的文字,心中不禁泛起波澜。
  他深知,天下百姓所求的,不过是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和平安稳的生活。
  而他所建立的大明帝国,也正是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的家园。
  然而,他也清楚,要想实现真正的平等,并非易事。
  他所处的时代,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即便他身为皇帝,也无法完全消除这种不平等。
  ......
  视频标题:【盘点那些武力值爆表的文人。】
  【孔子,儒家学派之鼻祖。】
  【其身躯巍峨,高达九尺六寸,天生具备超凡之力。】
  【能轻易扛起重达数百斤的城门闩,令人叹为观止。】
  【子路,位列孔门十哲之中。】
  【昔日性格粗犷,好斗不羁,曾对孔子有过无礼之举。】
  【然而,孔子以德行教化。】
  【终使子路心悦诚服,自此化身为孔子的忠诚侍卫。】
  【伴随其周游列国,传扬儒家之道。】
  【王朗,身为曹魏的文官与经学家,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有不凡的武艺。】
  【据说,他曾与太史慈激战数个回合而不显败象,只因寡不敌众才无奈退却,足见其英勇善战。】
  【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杰出文官与文学家,他身高九尺三寸,魁梧挺拔。】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精通剑术,剑法高超,位列剑术高手前三甲,堪称文武双全。】
  【王玄策,唐朝之杰出使臣,身怀绝技,心怀壮志。】
  【昔日,他肩负国家重任,数次出使天竺,展露外交风采。】
  【其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仅凭一己之力,竟能征服一国,书写下外交史上的传奇篇章。】
  【王重阳,全真教之创始人,他自幼习武,骑射之术精湛无比。】
  【后来,他更是一举中文进士,武中状元,展现出了非凡的文武才华。】
  【晚年,他在活死人墓中修道,传闻中他曾修道两年或七年,悟得大道至简的真谛。】
  【辛弃疾,南宋词坛之龙,他不仅词作传世,更有非凡的武艺与胆识。】
  【据传,他曾率领五十余人深入敌阵,杀敌无数,并生擒叛军首领张国安,最终全身而退,令人赞叹不已。】
  【陆游,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与诗人。】
  【他不仅文采飞扬,更从小习武,练就一身好武艺。】
  【传说他曾亲手猎杀两头猛虎,并以此为题材赋诗,展现出他英勇无畏的气概。】
  【文天祥,南宋时期的状元与文学家。】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
  【他苦练相扑之术,擅长徒手格斗,展现出非凡的武艺与毅力。】
  【王守仁,明朝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与教育家。】
  【他热爱骑马射箭、舞刀弄枪。】
  【多次遭遇刺客暗杀都能化险为夷。】
  【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两千兵力平定官府数十年未能解决的匪患。】
  【更在平定宁王之乱中生擒宁王,立下赫赫战功。】
  【卢象升,明末时期的杰出文官。】
  【他虽身形瘦削,却力大无穷。】
  【他练武所用的大刀重达一百多斤,令人咋舌。】
  【更传奇的是,他曾以三百精兵打崩十几万流寇,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勇气。】
  ——“王玄策是真牛逼,一个人灭了一个国家。”
  ——“辛弃疾也不差,五十人干人家五万人。”
  ——“王玄策之所以一人能灭一国,那是大唐国力鼎盛的时候,辛弃疾在什么朝代?软不拉几的宋朝。自己再厉害,没有老板顶事是不行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宋朝文人里面最能打的,武人里面文化最高的。”
  ——“知道孔武有力这个词怎么来的么?看看孔夫子的武力你就知道为什么叫孔武有力了!”
  ——“据说孔子2米的山东大汉,腰上别个1米5的大砍刀叫德!单手举起来城门,一步跑两米,你打又打不过他,跑也跑不掉,关键是他还有3000个小弟,个个也都是武林高手。”
  ——“一个身高八尺全身肌肉的山东儒家大汉,带着三千精兵,满脸和善的跟你讲道理你,听还是不听。”
  ——“孔子:我们要以德服人!
  说完举起了城门闩。”
  ——“孔子以德服人,以直报怨。还有那个如果遇到杀父之仇怎么办,孔子回答你回家取兵器都算你不孝,当场就得干。这样性格的人居然说懦弱。”
  ——“鲁国有个名仕,官职少正,名卯,人就称呼他为少正卯,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少正卯把学堂开在孔子学堂对面,听他讲课的人特别多,孔子非常不爽。孔子成为鲁国宰相后,就把少正卯给嘎了,并且还把少正卯的尸体暴晒了三天。底下弟子不解,问孔子缘由,孔子给出的理由是,少正卯太聪明,记忆力好,能言善辩,不听劝,学生太多,这随便一条杀他都不过分,更何况五条他全占了。”
  ——“卢象升真的可惜了,又有才,武力值又强。”
  ——“卢象升,孙传庭,傅宗龙,汪乔年,孙承宗,曹文诏,曹变蛟等等优秀忠贞的将领都是为国捐躯了。”
  ——“明末名将猛人太多了可惜皇帝不行,那曹变蛟差点给皇太极给宰了。”
  ——“陆游战斗力比较一般般。同时期辛弃疾战斗力真的强。岳飞39岁就被害死了。”
  ......
  各朝各代的百姓对孔子这一名字早已耳熟能详,毕竟身边的读书人时常会引用他的名言,使得这位伟大的儒家创始人在普通百姓间也享有盛名。
  更何况,孔庙遍布各地,想不知道他都难。
  然而,此刻天幕上展现的孔子形象,却与他们心中的印象大相径庭。
  他们一直认为孔子应是一位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长者,与那些乡间教书育人的老夫子无异。
  但眼前的描述,孔子却像是一位肌肉健硕、威猛无比的猛男,其力量似乎超越了众多武将,这让他们不禁感到疑惑。
  有人开始怀疑,这会不会是后世人曲解古籍之意?
  毕竟先前已经有古文曲解的视频,但看到弹幕上似乎都认同这一观点,并且所言有理有据,许多人这才开始认为,或许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
  毕竟,在那个春秋战国的年代,没有一定的武力值,怎么可能独自出行?
  即便是结伴而行,面对路上的土匪、流民和地痞流氓,也是相当危险。
  若孔子真是一个文弱书生,他又怎么可能轻松周游列国呢?
  再者,天幕中提到孔子的徒弟子路本是一个好勇斗狠的地痞流氓。
  试想,孔子若仅凭言语去说服他,又怎能成功?
  这所谓的“以德服人”,或许是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直到对方心悦诚服为止。
  想到这里,许多人都觉得这一说法颇有道理。
  毕竟,君子六艺之中就包括骑射之术,而且其中的御乃是骑着战车。
  孔子作为一代宗师,自然也应具备一定的武力。
  宋朝的百姓们看着身边那些弱不禁风的读书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望。
  不知何时起,读书人变成了这般瘦弱模样?
  他们心中甚至还觉得,或许他们这些常年劳作的农民,都能一拳将这些读书人击伤。
  而那些书生们感受到周围人投来的目光,脸上不禁泛起一抹红晕。
  他们心中明白,这也是无奈之举。
  作为普通人,能够读书已是莫大的幸运,又怎有余力去学习更多的技艺呢?
  骑射之术,那是富贵之家才能享有的特权,他们哪有那样的条件。
  百姓们转过头,再次看向天幕。
  上面的许多人物他们并不熟悉,但辛弃疾这个名字,他们却是记在心中的。
  这位给儿子取乳名为“铁柱”的词人,虽在百姓们看来名字略显接地气,却充满了坚韧与力量之感。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寓意,就觉得它很是特别,听着就给人一种硬朗健康的感觉。
  当得知辛弃疾竟被誉为词中之龙时,众人无不惊讶。
  这样的评价无疑是非常高的,若有诗词排行榜,他必定榜上有名。
  后世的吐槽也因此而来,认为他随便从词中挑一个字作为名字,也比“铁柱”来得文雅。
  而看到天幕上对他武力值的评价时,所有人更是瞠目结舌。
  这位不仅文采斐然,竟还是一位勇猛的战士!
  率领五十人便敢闯进万人的敌军之中,还生擒了敌军首领,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
  ......
  战国世界。
  子路抬头看着远处正盘坐在高台之上,讲述着君子之道的孔夫子,心中不由得想起了那天的情形。
  他依稀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夕阳西下,孔夫子一身粗布麻衣,却难掩其身上那股威猛之势。
  当他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子路心中不禁一惊。
  原本好勇斗狠的他,在孔夫子的目光下,竟有些不敢直视。
  孔夫子看着他,微微一笑,随即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掐住了他的脖子。
  子路顿时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传来,仿佛要将他整个人提起。
  他心中大惊,想要反抗,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在孔夫子面前竟如此微不足道。
  “子路,你可愿拜我为师?”孔夫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传入子路的耳中。
  子路心中一颤,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强者。
  他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道:“愿意。”
  从此,子路便跟随孔夫子学习,不仅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还从孔夫子身上学到了不少武艺。
  ......
  大唐世界。
  李白抬头看着天幕上的文人武力值视频,嘴里嘟囔一句:“怎么没有我呢?”
  他心中有些不服,自己虽以诗才闻名于世,但剑术亦是一绝,怎可忽略不计?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曾仗剑走天涯,游历名山大川,与各路英豪交手,从未败绩。
  那锋利的剑尖,不仅书写着自己的诗意,更铭刻着一次次的胜利与荣耀。
  李白摇了摇头,自嘲一笑。
  他知道,天幕上的评价或许有它的道理,但自己心中的那份骄傲与自信,却是不容置疑的。
  他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大声吟咏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便是他李白,一个既能用诗书写天下,又能用剑守护心中正义。
  ......
  视频标题:【佛罗里达不养闲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