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1961年春天,袁老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
  【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
  【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袁老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
  【1965年7月,袁老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
  【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
  【1968年4月30日,袁老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
  【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
  【袁老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
  视频讲述的非常生动。
  直接将袁老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像讲故事一样。
  娓娓道来。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的文案以及那个老人。
  心中也是充满来了敬佩。
  旋即他又转头看向底下正在不断抄写的大臣。
  不由得点了点头。
  若是他的大秦将杂交水稻培育出来。
  他的大秦也会日益强大起来。
  ......
  “哼!这怕不是有卖国贼将其拔出毁坏!”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画面点评道。
  不论哪个时代。
  不论哪个国家。
  都会有这种卖国贼。
  他朱元璋平生最痛恨的便是这等卖国贼。
  ......
  【1970年夏,袁老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
  【1975年,袁老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至此,华夏人再也没有经历过饥荒饿死人的情况。】
  【......】
  【从当初立项开始。】
  【超级稻分别实现了一季稻产量1400斤\/亩、1600斤\/亩、1800斤\/亩、15吨\/公顷(亩产2053.4斤)、16吨\/公顷(亩产2134斤)的目标,目前正在攻关17吨\/公顷(亩产2260斤)。】
  弹幕——
  ——“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生可是活着上教科书的人!”
  ——“这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愿世界再无饥饿[鲜花.JpG]”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大秦世界。
  嬴政看到后面。
  哗的一下站了起来。
  看着天幕上的内容。
  他心中激荡不已。
  就好像是他将杂交水稻培育出来似的。
  尤其是看到后面的超级稻的产量。
  亩产两千多斤。
  “这、这......”
  嬴政被震撼的已经说不出话来。
  这么高的产量?!
  底下的大臣也是一脸震惊。
  旋即像是想到什么。
  立马将天幕上的文字抄写下来。
  如果因为他们抄写的东西。
  杂交水稻能够在大秦培育出来。
  那么他们就是大秦的千古功臣!!
  ......
  大汉世界。
  “嘶!”
  刘彻看到天幕上的内容。
  此时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虽然他知道后世粮食很多。
  但是亩产两千斤......
  这比他的大汉粮食产量高了快十倍!!
  他不敢想象。
  要是大汉有这等神物。
  有这等能人。
  大汉会有多么强大!!!
  ......
  大唐世界。
  “亩产两千斤。”
  看到这。
  李世民顿时一惊!
  亩产两千斤的粮食。
  这能养活多少人?
  怪不得后世有14亿人口。
  怪不得后世人人成仙。
  如此高产粮食。
  “后世竟然有如此大才之人。”
  “竟能通过改变育种的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
  李世民感叹一声。
  怪不得能养活14亿人口。
  一旁的长孙无忌则是一脸笑道。
  “陛下,如今天幕将杂交水稻的故事说与我大唐。”
  “想必我大唐以后也能出现此等能人。”
  ......
  大明世界。
  朱元璋原本以为亩产千斤的玉米就已经是极限了。
  没想到后面竟然还有勇士。
  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
  要知道。
  这个时候大明朝北边吃小麦南边吃水稻。
  水稻是百姓的重要主食之一。
  并且产量远远不及天幕之上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
  亩产只有300来斤。
  “若是此杂交水稻之法传于我大明......”
  他失神呢喃道。
  底下的朱标当即上前道。
  “启禀父皇。”
  “儿臣已经让人将天幕上的内容抄录下来。”
  “不日便会让人进行水稻的杂交试验。”
  “相信很快便会有成果。”
  听到他的这番话。
  朱元璋也是笑逐颜开。
  “好!”
  “不愧是咱的好标儿!!”
  ......
  大清世界。
  胤礽不断抄录着天幕上杂交水稻的事情。
  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杂交水稻的憧憬。
  要是我把杂交水稻培育出来。
  然后再在全国范围推广。
  百姓吃饱饭都念叨我胤礽的名字。
  我是不是就可以逼父皇下位。
  我胤礽做皇帝。
  他做太上皇呢?
  胤礽野心勃勃地想着。
  父皇已经开始研究长生。
  并且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他安插在神石研究府的人也有了一些进展。
  要是长生的仙术真的研究出来了。
  那他这辈子都别想当上皇帝了。
  所以。
  唯一能够让他胤礽当上皇帝的办法就是。
  培育出杂交水稻。
  然后养生。
  到时候以百姓之势。
  压迫父皇退位于他。
  ......
  大清世界。
  乾隆时期。
  尽管再怎么不相信。
  也掩盖不了杂交水稻养活14亿人的事实。
  乾隆怔怔看着天幕上的画面。
  一时之间如同石化了一般。
  一动不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