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试验

  嬴政在夏夫人那里用了午膳,吃的别提多美了,因为是夏夫人亲手做的。
  回到书房,嬴政虽然心安了许多,但也没有兴致去核对《农粮经》上的文字,索性将白衣老者赠与的地图拿出来,仔细端详。
  看了看成娇驻军所在屯留的大体位置,嬴政比划着如果派大军攻打,可能行进的路线。
  赵高走进书房,拱手说道:“王上,昌平君回来了。”
  “哦?”嬴政微一惊讶,随即说道,“算他识相,没跟成娇一起造反。让他进来吧。”
  赵高出门去召昌平君。
  昌平君刚一进门便拜倒在地,叩首说道:“王上,成娇反了。”
  “起身吧。”嬴政冷冷地说道。
  昌平君起身,额头上还蒙着一层汗珠,显然方才是跑着进宫的。
  “寡人早已经知道了,看看这个吧。”嬴政将檄文递给昌平君。
  昌平君快速地将檄文看了一遍,边看边摇头。
  “他居然做的这么绝。”昌平君叹息道。
  “怎么,你既为成娇的舅父,又是此次伐魏的监军,他做了什么,你会不清楚?”嬴政盯着昌平君问道。
  昌平君拱手说道:“王上,微臣身为监军不假,但微臣在得知此消息,经过核实之后,便第一时间兴夜赶回咸阳报信,未敢耽搁片刻;微臣是成娇的舅父不假,但王上也是成娇唯一的亲兄长,他若想反,不是一样反吗。”
  这一句话,反问地嬴政无法反驳。
  嬴政叹息着摇了摇头,语气缓和了下来,说道:“坐吧,给寡人讲讲,究竟是怎么回事。”
  昌平君坐了下来,擦了擦汗,又喝了口水。
  平静了下来,昌平君才说道:“出征后,微臣跟在大军后方监军,行至屯留的时候,大军突然停驻不前了,微臣还以为是有魏军来袭,便派出三波人前去打探。谁知,传回来的消息,是成娇竟然意欲谋反。”
  “为何他会突然谋反?”嬴政问道。
  “微臣也是好奇这点,于是又派人打探。”昌平君说道,“前军之中,有微臣的旧部,所以获悉到了大体的情形。”
  “是何原因?”嬴政问道。
  “是因为樊於期。”昌平君沉声说道。
  “是他?”嬴政眉头一凝。
  “不错,此人本就是成娇的师傅,此次因为成娇力荐,又成为副将,所以他说的话,对于成蟜来说也颇有分量。据说,大军出征之后,樊於期便开始造谣,说王上的生父并非先王,起初成娇并不相信,怎奈,樊於期过于了解成娇,再加上成娇年纪尚小,容易受人蛊惑,便相信了樊於期之言,这才举兵反叛。”
  “原来如此。”嬴政点头说道。
  “微臣在得知此事后,确实痛心疾首。”昌平君接着说道,“微臣本想亲去劝慰,但又怕樊於期在侧,将微臣控制起来,无人给王上报信,这才日夜兼程,赶回咸阳。”
  “看来,是寡人误会昌平君了。”嬴政轻声说道。
  “这到是没什么,只是微臣如此赶路,却还是慢了一步,致使这檄文弄得满城风雨。”昌平君面露愧色,“想必那樊於期早就有所准备,并非是临时起意,看来此人确是不好对付。”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嬴政肃然问道。
  “具体的目的,微臣尚未调查清楚,但想必不久便会查清。”昌平君说道,“就微臣分析,一般能做出叛逆之事的,若不是与臣与君有着深仇大恨,就是利欲熏心,企图上位而已。”
  “这前者,到是未必。”嬴政说道,“但后者,却是极有可能。”
  昌平君点点头,说道:“微臣也是这样想,倘若成娇成为国君,那么相邦之位,则非樊於期莫属了。”
  嬴政冷峻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寒芒。
  为了一己私欲,坏了嬴政与成娇的兄弟情,这样的事情,嬴政怎么能忍。
  “既然如此,昌平君还是继续打探前方的情况,明日的廷议,再做决议。”嬴政说道。
  昌平君起身告辞,赵高一直送到宫门外。
  昌平君刚出了大门,与蒙武碰了个照面,简短说了几句话,昌平君便离开了王宫。
  蒙武来到嬴政的书房,躬身参拜。
  “城内的情况怎么样了?”嬴政率先问道。
  “臣在文擂居,以及各个集市,客栈,都抓获了一些刻意散步谣言者。”蒙武说道,“经审问,其中有几个确实是细作。”
  “是哪里的细作?”嬴政问道。
  “是樊於期派到城中的细作,但均不是秦国人。”蒙武说道。
  “并非秦人?”嬴政有些吃惊,“那是哪国之人?”
  “多为赵、魏两国之人。”蒙武回答道。
  “赵与魏?”嬴政在快速思索着什么,“难道,他与赵、魏早有勾结?”
  蒙武分析道:“若是早有勾结,恐怕成娇这次极力请战,也是樊於期早有预谋的。”
  “若真是这样,那此人隐藏的,还真是深啊。”嬴政不禁有些后怕。
  “王上,市井上的非议如何解决?”蒙武问道。
  “既然昌平君回来确定了这件事,那么成蟜的兵变就已经坐实。”嬴政略带惋惜地说道,“即刻昭告天下,成蟜污蔑寡人与吕相邦,然后通敌叛国,欲谋秦王之位,待廷议之后,即刻发兵征讨。”
  这时,蒙毅提了一个水桶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上,赵高派人送回来一桶水。”蒙毅说道,“说是山中的泉水。”
  “送回来了?”嬴政略带兴奋地说道,“等寡人片刻。”
  嬴政快步走进书房的内室,从暗格中取出白衣老者送给他的红色丹药和那把削铁如泥的匕首。
  回到外室,却看见蒙武和蒙毅都愣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桌面上的那两幅地图。
  嬴政咳嗦了一声,父子二人这才缓过神来。
  “王上,这地图如此精致、清晰,是从何处得来?”蒙武问道。
  “是在岐山行猎时,偶然在一处山洞所得。”嬴政说道,“料想,那可能是古墓的所在。”
  蒙武与蒙毅并不知道当时劫持的计划,只有蒙恬知道此事,而嬴政叮嘱过蒙恬,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包括蒙家的人。
  “真是好图!”蒙毅并不像蒙武那样纠结于地图的来源,“若是在战场之上,此图可有大用处啊。”
  嬴政点点头,说道:“若是你们以后带兵出征,便带上此图吧。”
  “太好了。”蒙毅高兴地说道,“那此次征伐成娇,便定要带上。”
  “此次对于成娇兵变,寡人并未打算派蒙家出战。”嬴政不紧不慢地说道。
  “为何?”父子二人同时问道。
  “一则,蒙家重孝在身,不宜见血光。”嬴政说道,“二则,蒙家家眷尚未归来,而回来之后尚需整顿。所以,此次征伐成娇,便由他人代劳吧。”
  嬴政说的不无道理,蒙家马上出战的话,确实不合适宜,父子二人也并未坚持。
  “蒙武将军,你去将李斯叫来。”嬴政对蒙武说道。
  蒙武拱手应声,出门去找李斯。
  “蒙毅,你去将这桶泉水烧温后,再提回来。”嬴政冲蒙毅说道,“再叫人送些醋过来。”
  蒙毅也应声,提着水桶出去了。
  嬴政收好了两份精致地图,放回到了暗格之中。
  坐到了书桌前,嬴政将装着红色药丸的盒子和匕首放在桌上。
  拿出一粒放在桌上,嬴政又拔出匕首,从中间切了下去。
  滴血认亲的试验,若是一次用一颗药丸,那就太浪费了,所以嬴政要将药丸切成几块,省着点用。
  药丸分开成了两段,里面的结构呈现出来。
  药丸的内部与外面是一样的,并未装着什么特殊的粉末或者汁液。看来,就是一个红色的圆球而已。
  切面很是平滑,细腻,毫无杂质,并且没有任何气味。
  嬴政用匕首继续切,最后,切成了十来段米粒大小的小块。
  不多时,蒙武带着李斯进了门,蒙毅也提着水桶回来了。
  “先生,东西已经备齐了,可以开始试验了。”嬴政对着李斯说道。
  “试验?”蒙武与蒙毅同声问道。
  “是的,是要做个简单的试验。”没等嬴政开口,李斯便说道。
  接着李斯讲滴血认亲的事,简短地说给蒙武和蒙恬听。
  蒙武指着桌上的那些红色小药粒说道:“这便是先生所说的,滴血认亲的佐剂?”
  “正是。”李斯点点头,说道,“这是草民的一位恩师的家传秘方所制,可以将至亲的两滴血液融合。”
  “原来如此。”蒙武讶然说道。
  嬴政命人取了几个陶碗,几副竹筷,然后将温的泉水倒入其中。
  又在每个碗之中,放了一个红色药粒,加了些醋。
  用竹筷搅了搅,红色的药粒迅速溶解,泉水也变成了淡红色。
  “待水温变凉,颜色变浅后,便可以滴血了。”李斯说道。
  “该用谁的血去试验呢?”嬴政问道。
  “先在咱们四人身上验证吧。”李斯说道,“之后,王上便可去找夏夫人,事先验证一下王上的身份。”
  “好。”嬴政点点头,用手指着第一个碗说道,“蒙武将军,蒙毅,你们父子二人将血滴入第一个碗中。”
  蒙武与蒙毅点了点头。
  “李斯与寡人,将血滴入第二个碗中。”嬴政继续说道,“第三个碗,由蒙武将军与寡人滴入。而李斯与蒙毅,滴入第四个碗。”
  嬴政顿了一顿说道:“这最后一个碗嘛,咱们几个一起将血滴入。”
  不多时,水温凉了下来,水的颜色也变成了浅粉色。
  “可以了。”李斯淡然说道,然后拿起匕首,刺破了指尖,将血滴入嬴政指定他滴入的碗中。
  几个人依此将指尖刺破,将血滴入指定的碗中。
  只见第一个碗中的两滴血,在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情况下,顺时针在碗中游了一圈,像是在观察彼此,然后逐渐拉近距离,最终靠在了一起。两息之后,两滴血交织在一起,融合成了一滴血液。
  这个碗中,是蒙武与蒙毅的血液。
  蒙武顿时长舒了口气,到底是因为蒙毅,还是因为嬴政,不得而知。
  再看另外的几个碗中,几滴血都静止不动,毫无变化。
  而最后一个碗的四滴血,嬴政的血与李斯的血并无动静,蒙武的血与蒙毅的血却正在逐渐靠近,最后跟第一个碗一样,融合到了一处。
  “哈哈……”嬴政开心地笑道,“果然灵验。”
  “如此一来,只要王上的血液与夏夫人的血液融合到一处,便可以证明王上的王室血脉了。”蒙武也显得很是高兴。
  “那寡人现在便去找祖母。”嬴政拿起红色药丸的盒子与匕首,放入怀中。
  蒙武将剩下的几粒红色药粒装入了袋中,说道:“臣再找几个人试一下,确保万无一失。”
  嬴政点点头,转身向夏夫人的居室走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