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风居住的街道

  第165章风居住的街道
  就在众人观望的时候,巩莉从屋里面走出来,她先看到周彦,正要打招呼,忽然又看到周彦后面的王祖贤,就直接略过了周彦,朝王祖贤喊道:“小贤,你也来啦。”
  之前巩莉去香江拍戏,跟王祖贤他们都认识。
  虽然谈不上多熟,但是女孩子见面要热络很多。
  王祖贤也迎上去,“巩莉姐。”
  两人抱了一下,随后巩俐拉着王祖贤的手,说道,“好久不见,又变漂亮了啊,周彦也是,你来他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三哥本来还不让我来呢。”王祖贤上来就告状。
  巩莉看向周彦,“你小子现在可以啊,把小贤都管上了。”
  周彦笑道,“我不让她来,她不还是来了么?我这导演说话也不好使啊。”
  “拍戏的时候伱是导演,不拍戏了,你可比我们都要小。”巩俐笑了一句,又问王祖贤,“路上累不累?从燕京过来不容易吧?”
  “还可以,路上风景不错,一路欣赏景色过来的。”
  周彦朝屋里看了看,“张导他们呢?”
  “他跟葛悠去办事了,一会儿就回来,你们先进来坐坐吧。”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院子,是徐家最后一个院子,以前徐家有三个院子,被福贵爹败掉了两房。
  平时剧组就在这附近驻扎,天气很热,但是屋子里面还挺凉快。
  院子里面也没有茶,巩莉给拿了几瓶瓶装水。
  几人聊了一会儿,赵嶙从外面走进来。
  “彦哥!”
  看到周彦,赵嶙高兴坏了,当年在长安认识之后,他就崇拜周彦。
  到了央音读书,这种崇拜又加深了,不仅仅是他崇拜周彦,他们这届作曲的学生,基本上都崇拜周彦。
  谭盾、陈启刚这些天才师兄,名气也很大,但离他们太远了,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周彦不同啊,周彦的才华是他们亲眼见到的,而且周彦还是他们老师。
  这次被周彦叫来担任配乐助理,赵嶙兴奋得好几晚都没睡着觉。
  周彦上下看了看赵嶙,随后开玩笑道,“看来剧组伙食挺不错,你小子都长肉了。”
  赵嶙确实长肉了,也晒黑了不少,看来经常在外面跑。
  “我这是浮肿。”赵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在这里,没有给张导他们添麻烦吧?”
  “张导跟莉姐都挺照顾我的。”
  见赵嶙答非所问,周彦就知道,这小子估计也没让张一谋他们省心。
  他正要说道赵嶙两句,巩俐撇嘴道,“这里是剧组,赵嶙是配乐助理,不是你学生,收起你老师的架子啊。”
  王祖贤轻笑道,“他老这样。”
  “是吧,我刚认识他的时候,还感觉他是个阳光男孩,后来才发现,这小子年纪轻轻,老气横秋的。”
  被她们俩挤兑,周彦也没法还嘴,他轻咳一声,说道,“你们在这儿聊,我在片场转转。”
  “嗯,你去吧,他们回来估计还得一会儿。”
  周彦点点头,又对赵嶙说,“你带我转转。”
  “好嘞。”
  两人一起出去,还没等周彦问,赵嶙就主动汇报起最近的工作。
  “每天的拍摄情况,我都有跟场记录,我自己也写了一些心得感受,记录的本子在我宿舍,现在要不要看?”
  “先不急,晚上再看吧。”
  “好的,那我晚上拿给你。”
  两人出了院子,跟芦苇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在周围转了起来。
  “这边是福贵他们家,赌场就在不远处,从后面往那边走,就能看到,还有福贵他们后面住的房子,往右手边走就行了,昨天还在那边拍摄了。”
  “这条街上有供销社,我们平常会来买东西。”
  周村这边是古商城,建筑保存的挺好,而且后面还有修复,人气也比乔家大院那边旺多了。
  这会儿天气比较热,不然的话,带王祖贤出来逛逛倒是挺好的,也不知道晚上夜景如何。
  两人沿着商城的街道往前走,快到供销社门口的时候,周彦看到树荫下坐着个人,正拿着一根冰棍在嘬。
  一看到这人,周彦就笑了,来的路上他还在想,余桦会不会也在,没想到真给他碰到了。
  余桦一边嘬冰棍,一边看着对面的一个房子,周彦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对面的房子,也没看到有什么特别的。
  “这房子,有什么好看的?”
  耳边突然响起的声音,把余桦吓得往旁边让了让。
  待看清是周彦时,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凑这么近讲话,把我吓一跳。”
  “你在看什么呢?”
  余桦指了指对面的墙,“你看那个位置。”
  周彦盯着墙上又看了看,还是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这墙怎么了?”
  “这墙是新刷的。”
  “嗯,看起来是新刷的,有什么问题?”
  “旁边的墙上有字。”
  周彦又看向不远处另一面墙,上面写着“少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这是很正常的标语。
  虽然出现在古城有点扎眼,但跟旁边这个墙有什么关系?
  “你说,这个墙为什么刷?是不是因为之前也有字?会是什么字,为什么要刷掉?”
  周彦扯了扯嘴角,“你就因为这个,盯着这墙看了半天?”
  “不然呢?”余桦嘬了一口冰棍,问周彦,“你要不要吃冰棍?”
  周彦还以为余桦要请自己吃冰棍,正要开口,就听余桦说,“他们这里绿豆冰棒一毛钱一根,买两根送一根,你去买两根,送的那根给我。”
  “……”
  周彦看了眼供销社,有些疑惑,这种供销社能做这样的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两年供销社情况很差,听说今年全国供销社大面积亏损。
  相较于个体户,供销社经营管理不灵活,组织内部机制不完善,完全没有竞争力。
  一般的供销社,根本不可能做出买两根送一根的活动。
  带着疑惑,周彦走进去,问道:“冰棍怎么卖的?”
  店里面的女孩子说道,“一般的甜水冰棍跟绿豆冰棍一毛钱一支,买两支送一支,还有甜筒两毛钱一支,买三支只要五毛钱,还有一块钱一支的奶油雪糕,买一支送一支甜筒。”
  听到这一串介绍,周彦忍不住称奇,这供销社的售货员业务能力还挺强的,关键周彦已经很久没见过态度这么好的供销社售货员了。
  供销社售货员是妥妥的铁饭碗,甚至可以说是金饭碗,大部分供销社的售货员,不给顾客摆脸色就算不错了,哪有这么热情的。
  这供销社,有点特别。
  周彦伸头在冰柜里面看了看,“你这有多少冰棍?”
  售货员虽然不知道周彦为什么这么问,不过还是拿起柜台上的本子看了看,回道,“绿豆冰棍还有二十五支,甜水冰棍二十八支,甜筒十一支,奶油雪糕五只。”
  “我要是都买了,要给多少钱?”
  售货员挑了挑眉毛,快速算了起来,“五支奶油冰棍五块钱,送五支甜筒,剩下六支甜筒一块钱,甜水冰棍跟绿豆冰棍加起来五十三支,买五十一支需要两块四,总共八块四,如果你要买的话,剩下两支甜水冰棍我送你吃。”
  周彦从口袋里面掏出十块钱,“这些冰棍我要了,再拿瓶水。”
  售货员笑道,“水一块钱,我再给你找六角。”
  周彦摆摆手,“六角不用找了,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把冰棍送到南边的剧组里?”
  “没问题。”售货员从抽屉里面找出六毛钱,塞进自己口袋里,然后开始给周彦装冰棍。
  这姑娘挺果断的,现在供销社里面就她一个人,她也不怕自己走了,店里失窃。
  周彦拿出三支奶油雪糕,给赵嶙一支,“你帮小姑娘送一下,剩下的两支奶油雪糕给你莉姐跟小贤姐,剩下的给其他人分了。”
  “保证完成任务。”
  周彦拿着两支雪糕走出供销社,给余桦一支,然后在余桦旁边坐下。
  余桦看了看冰棍,“乖乖,档次这么高。”
  周彦没接这茬,问他,“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两三天了。”
  “嫂子一个人在家?快生了吧。”
  “嗯,快了,就是趁着她还没生我过来看看,这次回去我哪儿也不去了,就陪在她身边待产。”
  “紧张么?”
  “紧张什么,生孩子是自然规律,要顺其自然,而且我还是医生,这方面经验还是有的。”
  “你不是牙医么?”
  “我们医院也有妇产科。”
  吃了几口雪糕,周彦感觉身上的燥热被驱散不少,而且这树荫下非常凉快,怪不得余桦要在这里坐着。
  “这附近有黄瓜地么?”周彦忽然问道。
  “还真有,就在福贵他们后来的住处,旁边有块地,里面有黄瓜,不过没什么瓜。”
  周彦也就是随口一说,想要逗一逗余桦,没想到他真去调查了,这家伙对黄瓜可真情有独钟啊。
  过了一会儿,余桦说道,“要不,晚上咱们俩再去看看?”
  周彦翻了个白眼,“我可不干啊。”
  “那我要是弄回来了,你别吃。”
  “等你弄回来再说。”
  ……
  两人聊了一会儿,售货员跟赵嶙回来了,后面跟着几个人,是王祖贤、巩莉还有张一谋。
  “张导。”周彦打了声招呼,拍拍屁股站起来,“你们怎么来了?”
  张艺谋解释道,“我回去听说你来了,就说出来带你在四处转转,好不容易来一趟,也不能让你白来,必须要四处走走,给你找找灵感啊。他们听说,也要跟着出来。”
  周彦看了眼王祖贤,“一会儿可别叫热。”
  听周彦这么说,她还挺不服气,“我有那么娇贵么?”
  巩莉哈哈一笑,“我们先把这条街逛了吧,要不先带周彦去前面赌场看看。”
  “好,我们往前走。”
  周彦他们走,余桦也跟着一起了。
  一路上,张艺谋给周彦介绍,哪里是福贵老丈人家,哪里是窑子,哪里又是赌场。
  大下午的,艳阳高照,也没什么人在外面,有些巷子里面坐着几个老头老太太,一边摇着扇子聊天,一边看着周彦他们。
  快走到街头的时候,不远处忽然响起一阵二胡声,拉的还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听声音,应该是前面一个巷子传来的。
  余桦问周彦,“二胡你会拉么?”
  “会一点点。”
  “你怎么什么都会一点点?之前你还说你吹笛子也是会一点点。”
  周彦哈哈笑道,“二胡真是一点点,不过对我们来说,二胡上手简单。”
  其实对周彦来说,大部分乐器上手都比较简单,即便是他之前没见过的乐器,只要看别人演奏过一次,他就能摸索出来,乐器这玩意,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什么乐器,发出声音的方式就那么几种。
  主要周彦有绝对音感,就是找一堆碎瓦片给他,他都不需要参考音,就能敲出一首曲子来。
  不过也就是上手简单,想要精通还是一样有难度。
  常规的乐器,周彦都能玩几手,多摸索乐器,对配器帮助很大。
  “这二胡拉的怎么样?”
  周彦想了想,说,“二胡不错。”
  言外之意,就是这人拉的一般。
  几人继续往前走,走到传出声音的那个巷子边上。
  巷子里面围了好些人,大多是些老头老太太,中间坐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正是他在演奏二胡。
  张一谋意外道,“呦,陈书记。”
  “张导你认识?”
  巩莉帮张一谋回答,“这是周村的大队书记,陈老先生,我们在这里拍戏,跟他经常接触。”
  陈书记也注意到了张一谋他们,手指不停,跟他们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既然照面了,张一谋他们也没急着走。
  等到一曲《二泉映月》结束之后,周彦他们鼓了鼓掌。
  陈书记把二胡放下,走过来,“张导演你们找我?”
  张一谋笑着摇头,“没有,这是我们剧组的配乐指导周彦,他刚从燕京过来,我带他四处看看。”
  听到周彦是配乐指导,陈书记眼睛一亮,“音乐家啊。”
  “嗐,不敢当。”周彦谦虚道。
  张一谋则帮周彦吹牛,“这声艺术家周彦还是当得起的,他的音乐专辑在全世界卖了上百万张,还在台岛跟香江举办过音乐会。”
  陈书记对上百万张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但是在香江跟台岛举办过音乐会这事在他眼中份量很重。
  “那你这个音乐造诣可不得了。”陈书记指了指后面的那群老头老太太,“我们这些人,都是音乐爱好者,不过我们都是瞎琢磨,跟你这样的真正的音乐家不能比。”
  余桦忽然开口说道,“他还会拉二胡呢。”
  一听周彦还会拉二胡,陈书记立马热情地提出邀请,“周指导要不要给我们来一曲?让我们也见识见识?”
  还没等周彦说话,陈书记又回头对那群老头老太太们说,“从燕京来的音乐大师,大家鼓掌欢迎。”
  老头老太太们也很配合,卖力地鼓起掌来。
  这一鼓掌,就把周彦给架了起来。
  周彦回头看了眼余桦,随后对陈书记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完,他就去跟陈书记取二胡。
  等周彦去了,巩莉小声说道,“余桦大哥你这把周彦架过去,他要是拉的不好,怎么办?”
  余桦笑道,“亏你还认识他那么长时间,要是没两把刷子,他能走过去么?而且他的一点点,就等于很多。”
  “我是真没听他拉过二胡。”巩莉看向王祖贤,“小贤你听他拉过二胡么?”
  王祖贤摇摇头,“我也没有。”
  赵嶙说道,“彦哥什么乐器都会的,他的配器在学校是出了名的。”
  张一谋笑道,“你彦哥有什么在学校是不出名的么?”
  “嗯,那倒也是。”
  这边几人聊着天,那边周彦已经拿着二胡坐在了椅子上。
  周彦先简单试了试二胡的音,然后深深洗了口气,抬手拉了起来。
  他的二胡水平真的很一般,不过要比陈书记强一点,毕竟是音乐科班出身,很多民间乐者们容易犯的错误,他都能规避掉。
  既然是当众表演,周彦自然是要拉自己比较熟悉的曲子。
  二胡名曲中,周彦最喜欢的是二胡大师刘天华创作的《空山鸟语》,跟《二泉映月》的伤感不同,这首曲子整体轻松活泼、意趣昂扬。
  原曲有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不过周彦现场做了一些改编,把原本带装饰音的引子丢掉,然后暂时略过一二段,直接开始拉三四五段。
  三四五段运用了各种拟音技巧,描绘出了一幅群鸟合鸣的欢快场景,周彦这样改,主打的就是一个先声夺人,猝不及防。
  这一招也很奏效。
  虽然周彦的拟音技巧很不一般,但是却把老头老太太们给惊住了。
  乖乖,这二胡拉的也太生动了。
  余桦他们不太懂二胡,也觉得周彦拉得挺好,只有赵嶙知道,周彦的二胡水平一般。
  不过赵嶙可不觉得周彦二胡水平一般有什么问题,本来作曲家就不需要对乐器太精通,能做到广就行了。
  相对于其他作曲者,周彦这二胡水平已经可以了。
  “这是什么曲子?没听过啊。”巩莉小声问道。
  赵嶙说道,“这是二胡名家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空山鸟音》。”
  “嗯,怪不得能听得出来鸟叫声。”
  三四五段拉完了之后,周彦才进一二段,最后把尾声部分改了一下拉了出来。
  这样一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群鸟在回家的路上嬉闹追逐,最后慢慢隐入林中,一切归于寂静。
  等到周彦一曲拉完,不用陈书记指挥,老头老太太们自发地鼓起掌来。
  “好。”
  “拉的漂亮。”
  “太好听了。”
  “感觉有鸟叫一样。”
  “再来一首。”
  周彦要将二胡还给陈书记,后者笑眯眯地说道,“周指导,大家这么喜欢听,你要不……再来一首?”
  “是啊,再来一首吧。”
  “真好听。”
  面对这样另类的安可,周彦也没办法,只能点点头,“那我再来一首。”
  陈书记双手合十,“感谢,十分感谢。”
  等到陈书记走开,周彦想了一会儿,应该拉什么曲子。
  他熟悉的二胡曲子就那么多,《二胡映月》刚才陈书记拉过了,他也不太想拉。
  就在他犯难的时候,一到清风从远处吹来,这风在巷子里面跌跌撞撞,变得混乱起来,在人群中窜动。
  二胡的琴弦被这混乱的清风抚弄,发出只有周彦能够听见的声音,像问好,像控诉,像悲鸣,像欢愉,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裹挟在琴弦中,最终又被清风带走。
  这阵风挺强的,但除了周彦,似乎并没有人当回事情。
  看着远处被风拂动的树叶,周彦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摆好姿势,抬手演奏起来。
  曲调一出,众人就从中听出淡淡的哀思,像是母亲在家盼望着久久不归的游子,又像是妻子盼望着征战沙场的丈夫。
  余桦忽然想起来一句古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听到这首曲子,他脑海中出现的是河边杨柳随风飘拂的场面。
  远去的亲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原本老太太们还等着听一首像《空山鸟音》一样的曲子,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个。
  老人家情绪敏感,一听这种充满思念的曲子,就绷不住了。
  越是年纪大,经历过的离别就越多,在场很多都是独居老人,他们的另一半可能早就离开了,这首曲子勾起了他们的回忆。
  有些人走了,还能期盼,有些人走了,却再也无法回来。
  巩莉微微叹了口气,又问赵嶙,“这首曲子叫什么?”
  赵嶙愣愣地摇头,“我没听过。”
  “看来你还是学艺不精啊。”
  赵嶙再次摇摇头,“我怀疑,这首曲子是彦哥自己写的。”
  “……”
  这首曲子虽然很有古风,但是能看出现代作曲的痕迹,这一类曲子,也是周彦的那首好戏。
  “真的么?”
  余桦点头道,“我觉得有可能,我之前看他干过这种事情。”
  他说的是《借黄瓜》,那次他可是实实在在地看着周彦即兴吹了一首新曲子,所以他现在对周彦的才华深信不疑。
  那边周彦拉完第二首曲子,老头老太太也鼓起掌来,不过这次鼓掌的力度明显要比之前弱很多,好些个老人家还沉浸在被这首曲子勾起的回忆之中。
  周彦没说什么,站起身来跟观众们弯腰致意,然后将二胡还给陈书记。
  “周指导,恕我孤陋寡闻了,这首曲子是哪位大师的曲子?”
  刚才的《空山鸟音》陈书记是听过的,这首他就没听过了,问出这话,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这么大年纪了,平时也自诩二胡曲库,不说什么二胡曲都会拉,至少大部分的曲子他都听过。
  没想到周彦今天就拉了一首他没听过的。
  周彦笑道,“不是哪位大师的,这是我自己写的,陈书记你没听过也正常。”
  “哦。”
  陈书记松了口气,原来是周指导自己写的,怪不得他没听过……咦,不对,这首曲子是周指导自己写的?!
  他看着周彦,眼中充满了惊讶。
  “周指导你自己……写的?”
  他的声音有点大,巩莉他们都听到了。
  赵嶙露出得意的表情,那意思是,看吧,我就说是彦哥自己写的。
  张一谋摸了摸额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果然找周彦来配乐没问题,这小子的才华真是没得说。
  那些老头老太太此刻也是十分惊讶,他们还以为周彦就是个二胡演奏家,没想到还会写曲子。
  巩莉问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啊?”
  “风居住的街道。”
  ……
  离开巷子的时候,王祖贤看了眼后面的老头老太太,说道,“那些阿公阿嬷还在目送你。”
  “唉,我刚才看到两个阿姨都流眼泪了,周彦这首曲子确实很感人。”巩莉说道。
  张一谋问道,“周彦,这首曲子能不能放到《活着》里面?”
  他觉得这种哀思的情绪,非常适合《活着》。
  周彦想了想说,“暂时不定,等回头我把整体的配乐风格确定下来再说。”
  张一谋点点头,“没问题,一切都听你的。”
  “我们现在去哪儿逛?”
  “去福贵他们后来住的房子那边吧,要走一段。”
  福贵他们后来的住的就是那种土房子,也没啥好看的,周彦还特意去旁边的菜地看了看,里面确实有黄瓜秧,也确实没什么黄瓜了。
  看完了这个地方,周彦他们就回去了。
  路过供销社的时候,周彦又进去问了那个售货员女孩子,冰棍卖了,明天还有没有。
  “有,当然有,只要你要。”
  “我不要。”周彦笑了笑,然指着后面的王祖贤,“她买,明天送五十支奶油雪糕。”
  “还送五十支甜筒。”女孩说道。
  “都一起送来。”
  “总共五十块钱。”
  周彦看向王祖贤,“小贤同学,掏钱吧。”
  王祖贤也没说啥,直接从钱包里面掏出一张五十元给了小姑娘。
  小姑娘认识王祖贤,拿到五十元钱,都没看真假,直接收了起来。
  走出供销社之后,张一谋笑道,“这次来让你们俩破费了。”
  “来探班嘛,犒劳一下工作人员是应该的,而且也不是花我的钱。”
  “你也知道不是你的钱。”王祖贤嘀咕道。
  “就是,你自己买的都是绿豆冰棍跟甜水冰棍,让小贤买雪糕。”巩莉为王祖贤抱不平。
  “她跟我车来都没给车费呢。”
  “呦呵,你小子算这么细,回头让张导给你们报销车费。”
  听到要报车费,张一谋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巩莉在后面又笑道,“呦,一提钱他溜了。”
  几人说说笑笑到了院子,工作人员都在感谢周彦给他们买冰棍,其实冰棍也不值啥钱,不过大热天的,能吃到免费冰棍,大家都挺开心。
  他们这边刚到家,陈书记又来了,说是要请周彦他们吃饭。
  周彦自然是婉拒了,不过这老头挺坚持。
  “周指导,我从家里走之前,已经让他们把鸡给杀了,你这要不去,我这鸡就白杀了。走走,晚上吃炒鸡。”
  周彦还没说话,余桦在旁边拿胳膊肘顶他,“陈书记盛情相邀,不去不合适。”
  “那,我们晚上过去?”
  “这就对了嘛,说好了啊,晚上你们几个都一起过去,我在家等你们。”
  说完,陈书记就走了。
  周彦看向余桦,“你这人……”
  “这里炒鸡特别好吃,出了名的。”余桦说道。
  听到炒鸡特别好吃,周彦也没作声了。
  ……
  晚上周彦他们去赴宴,当然也不能空手去,还从供销社买了很多东西过去。
  吃饭的时候,陈书记一直拉着周彦问曲子的事情,得知这首曲子只在这里演奏过,他连敬了周彦三杯酒。
  陈书记的儿子也回家了,父子俩喝酒的战斗力十足,全场从头喝到尾。
  等周彦他们从陈书记家出来的时候,都晕晕乎乎的,饶是周彦酒量不错,也基本上到位了。
  不得不说,在喝酒这方面,鲁省的人真有一套。
  倒也不是说每个鲁省人都能喝,其实陈书记父子的酒量也不夸张,就比周彦好一点点,但他们喝酒搞气氛的能力很强,而且是那种能喝八两喝一斤的主。
  喝酒像打仗,要是不把客人喝到位,他们会觉得自己这顿饭请的不行。
  至于他们家的炒鸡,也确实好吃,也没见里面放了什么佐料,单就是口味很好。
  原本周彦还说看看赵嶙的跟组笔记,但是喝过酒晕晕乎乎的,自然就把这事给搁置了,洗漱之后就去睡觉了。
  晚上周彦跟余桦睡一屋,王祖贤跟巩莉睡一屋,王小帅跟李宏住在赵嶙他们那一屋。
  第二天早上,周彦起来的时候,余桦已经不在屋子里了,他起床洗漱,然后跟王祖贤一起去了赌场那边,今天在赌场有一场戏。
  王晓帅跟李宏早就到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活着》剧组,他们当然想跟张一谋他们多多学习。
  李宏这小子,已经开始帮剧组的工作人员忙活了。
  剧组有些人开玩笑说,李宏这勤快劲,有周彦当年在乔家大院的风范。
  上午的戏拍到一半的时候,从早上开始一直没出现的余桦来到了片场,他手里好抱了好几个黄瓜。
  到了周彦面前,他先递了一根黄瓜给周彦,然后笑嘻嘻地说道,“你猜我在外面看到什么了?”
  “看到黄瓜了?”
  余桦摇摇头,“不是,昨天那个巷子边上竖了一个木头牌子。”
  “木头牌子?”周彦疑惑道。
  “嗯,木头牌子上面写:风居住的街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