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神秘国度》

  第151章《神秘·国度》
  找座位坐下之后,周彦问了旁边夏刚一句,“滕文季怎么也在?”
  夏刚对周彦跟滕文季之间的事情不了解,他笑着给周彦解释,“滕导调到咱们厂来了,前两天刚刚到,以后都是同事了。”
  周彦眯了眯眼睛,他没想到滕文季竟然调到燕京厂来了。
  滕文季到燕京,对周彦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周彦后面还要跟燕京厂合作,而且可能还不止一部电影,之前他跟燕京厂上下关系处的都不错,也就是跟夏刚之前因为《大撒把》的事情闹得有点隔阂,但两人关系还算可以。
  滕文季现在来了,说不准会给他使绊子,主要滕文季是四代导演,在内地电影院还是有些关系,真要给他使绊子也容易。
  不过周彦倒也不怵滕文季,因为他的基本盘不在内地电影圈,甚至电影圈都不能算他的基本盘。
  周彦跟旁边的夏刚还有陈恺歌聊了一会儿,酒菜上桌,宴席开始。
  在座的,不论男女,基本上都端了酒杯,饭局开始,陈志谷端起酒杯先开了口,“今天也是机会难得,刚开年,大家出外勤的比较少,也算到的比较齐了。正好滕导也来了我们厂,这顿饭也算是欢迎宴了,来,大家一起先走一个。”
  等到大家酒杯放下,滕文季笑着说道,“感谢陈厂长的安排,也感谢各位的热情,我初来乍到,有很多地方还不了解,还望在后面的工作中,各位能够多多指教。”
  今天是燕京厂导演们的聚会,正好欢迎滕文季,不过滕文季一句话就把饭局定性为专门欢迎他的了。
  “来,我敬各位一杯。”
  说罢,滕文季就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他一站,其他人当然也不好再坐,周彦也跟着站了起来,不过酒杯碰了碰嘴唇,没喝。
  前面几杯,大家都是一起喝的,后来就是各自找人对战。
  滕文季刚来,大家自然是敬他比较多。
  周彦原本想从右手边的陈恺歌开始打圈,不过看他们挺忙的,也就不按照顺序来了,逮着谁得闲就找谁敬一杯。
  到后来,周彦跟全场都喝了,就是没找滕文季喝。
  周彦想着,我不找你,你也别来找我,咱们都相安无事。
  但是让周彦没想到的是,滕文季竟然主动端起酒杯跟周彦说道,“来,周导,我敬你一杯,伱虽然不是咱们燕京厂的,但你跟咱们厂合作过几个项目,也是老朋友了,你以后还是要多多关照我这个新人啊。”
  滕文季笑眯眯的,看起来挺客气,但他一上来就说周彦不是燕京厂的,把周彦给定性成了外人。
  后面的话也挺谦虚的,但是话里面带了软刀子。
  周彦知道滕文季话里藏针,倒也无所谓,他笑着说道,“滕导是行业老人,之前又在长安制片厂深耕那么长时间,你的经验,漏出来一点点就够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了。现在滕导来燕京厂,我们这些年轻导演肯定是要跟在你后面多学习的,争取跟在滕导后面,让燕京厂更上一层楼。”
  滕文季笑眯眯地说道,“周导过谦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之后滕文季也没说什么,跟周彦喝了一杯就找其他人去了。
  酒喝到后半场,多数人都带着些酒意,喝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大家开始聊天。
  一开始聊的都挺好,基本上都跟电影有关,后来聊到人物塑造的时候,滕文季笑着说道,“说起人物塑造,我想到一个故事。”
  “滕导给我们说说?”
  “说是有一个庄稼汉,进城之后想要买避孕套,但是又忘了避孕套怎么说,他就站在药店柜台前转悠半天,柜台后面的女售货员看他老是转悠,就好心问他要买什么,这庄稼汉指了指裤裆,说,小姐,有没有卖装这玩意的塑料袋?”
  原本周彦以为滕文季要说正儿八经的故事,却没想到竟然是个荤段子,这荤段子出来之后,现场很多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未必是每个笑的人都觉得好笑,只不过滕文季说了个笑话,其他人配合一下。
  几个年轻女同志没什么特别表现,像她们这个年纪的姑娘,肯定也是最反感荤段子的,但她们大概也习惯了,现在很多饭局都有荤段子,特别是滕文季这个年纪的人,就喜欢在饭局里面说这玩意。
  这年头,不管什么层级的饭局,出现荤段子都是常事,别说是男人说荤段子,有些女领导也会主动说,这玩意甚至已经发展成一种文化。
  就跟喝酒一样,你愿意喝酒,我就愿意跟你玩。
  而且越是酒桌上有女人,一些人就越喜欢说荤段子。有些女同志虽然不喜欢,但是碍于对方身份不好直接说什么,还有些女同志则比较放得开,有时候还能搭上说几句。
  导演圈不例外,教育圈也不例外,主要还是分人,也分年代。
  周彦之前在中学教书,零几年的时候,还时常有领导喜欢在酒桌上开黄腔,到了一几年这种情况就要好很多了。
  在座的所有人中,反应最激烈的就是王军正了,她听到滕文季的黄段子,一脸的鄙视,白眼都翻了起来,她跟几个年轻女演员不一样,倒也不必去逢迎滕文季。
  滕文季笑了笑,又说:“这就是塑造人物的方法,要贴近人物,才显得真实。”
  周彦暗自笑了笑,这家伙说了个荤段子,还要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意思是我不是想要开黄腔,而是想要借着这个故事跟大家分析该怎么塑造人物。
  荤段子这玩意,还带传染的,在场还有两个导演也都跟着说起了黄段子。
  不过他们毕竟是导演,说的黄段子都不是特别露骨,更多的还是那种双关的、隐晦的。
  几个荤段子之后,喝酒的节奏再次起来,席间推杯换盏,很快就醉倒了一片。
  周彦左边的夏刚先败下阵来,右边的陈恺歌也没有坚持太久。
  后来散席的时候,一群喝醉的人聚在一起说着些不着调的话,周彦跟王军正躲到旁边聊天。
  王军正看了眼滕文季,小声说道,“还好,今晚他倒是没有为难你。”
  周彦笑呵呵地说道,“他对我在燕京厂的情况估计也不太了解,而且今晚能找我什么麻烦,让我多喝点酒么?”
  “我其实比较烦跟他们一起吃饭,每次非要开黄腔,之前就老谢喜欢搞这些,现在倒好,又来了一个滕文季。”
  周彦笑了笑,没有对荤段子发表意见,王军正又说道,“周彦你可不要学他们。”
  “王姐放心,这玩意我也学不会。”
  “不是学不学得会,是你压根就不要学。”王军正强调道。
  两人正聊着天,陈红走了过来,“周指导,王导。”
  王军正笑道,“陈红你酒量不错嘛。”
  “大家都比较照顾,没让我多喝。”
  事实上,陈红喝的不少,至少比王军正多,但是她这会儿看起来状态还挺正常的,酒量确实不错。
  而且他们也没对她多照顾,或者说因为她长得漂亮,给的照顾也是反向的。好多人说荤段子的同时,也希望灌一灌美女的酒,就好像把美女灌倒了,他们能干点什么事似的。
  王军正又看了眼陈志谷他们,说道,“估计他们还要聊很久。”
  周彦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九点了,不过照陈志谷他们这喝完酒吹牛逼的劲头,估计没有一两个小时是结束不了的。
  他倒是不急,这个饭店离他家不远,就算是步行估计也就二十多分钟的事情。
  “王姐你今天怎么来的?”周彦问道。
  “我跟着厂里面的车过来的,不过要是一会儿他们不急着走,我就先回去了,宋徍是骑车过来的,我能跟她一起。”
  陈红笑道,“这里离我住的地方也不远,我一会儿准备走回去。”
  “你住哪儿啊?不住青艺那边么?”王军正问道。
  陈红毕业之后,分配到了青艺剧团那边,要是住剧团那边,离这边可有点远,走过去可不简单。
  “没有,我当时去青艺的时候,没有宿舍,我又不想住招待所,所以就在西单附近租了个房子,后来虽然分了宿舍给我,但是我又懒得搬了。”
  “西单啊,那你离周彦家不远。”
  “是么?”陈红看向周彦,笑道,“周指导也住西单附近?”
  “方向差不多。”周彦简单回了一句,也没说自己具体住哪儿。
  “周指导不是在央音教书么,学校没有分配宿舍?”
  “他在西长安街旁边买了套四合院,平时不住学校。”王军正说道。
  周彦扯了扯嘴角,这王大姐真是爱聊天啊。
  三人聊了一会儿,宋徍跟夏刚也跑了过来,商量着什么时候撤退。
  宋徍是最急的,他丈夫现在生病在家,女儿也没人照顾,每次出来都是绷着一个弦,生怕家里出问题。
  几人商量了一下,王军正带着他们一起去跟陈志谷他们打招呼要走。
  陈志谷没说什么,笑着让他们有事先走,滕文季看了眼陈红,说道,“陈红你别急着走,一会儿我让人车送你回去。”
  陈红笑道,“滕导,不用了,我离得近,走回去就行了。”
  滕文季不同意,“这大晚上的,你一个人回去,多不安全?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在座的谁能负责?”
  这时王军正笑道,“滕导你不要担心,周彦跟陈红住的是一个方向,让周彦送她回去就行了,而且这段路又不黑。”
  听到周彦要送陈红,滕文季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不过他还没说话,旁边陈志谷就说道,“那就麻烦周彦做一回护花使者,把陈红安全送到家。”
  听陈志谷这么说,滕文季抿了抿嘴,也没再说什么。
  周彦原本不太想送陈红,但是看到滕文季的表情,他竟然莫名感到有点爽。
  跟众人打了招呼,周彦他们就出了酒店。
  等到王军正他们几个走了之后,周彦四处观望。
  陈红站在路口,问周彦,“周指导,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有没有出租车。”
  虽然看到滕文季不爽,周彦感觉很爽,但他也不太想跟陈红一起走回去。
  陈红还以为周彦是怜香惜玉,不想让她走路,就笑呵呵地说道,“我没有那么娇气,这一截路我还是能走的,而且这块也不好打车,你就别费工夫了。”
  周彦看了一会儿,确实没有车,只能跟着陈红朝着西单的方向走。
  他们吃饭的地方,在礼王府的北边,距离西单确实不远,不过陈红住的地方在西单的西南边,所以要绕过整个西单区域,得走个两三公里。
  路上,周彦一直没有说话,脚步也挺快的,走到半截的时候,陈红在后面忍不住嘟囔道,“周指导,你能不能走慢点啊,我穿高跟鞋的,脚都要磨破了。”
  周彦回头看了看陈红,见她走路确实不太自然,就点点头,放慢了脚步。
  陈红跟了上来,笑道,“周指导,你腿太长了,走一步抵得上我两步,你平时是不是经常运动?我看你走这么快一点都喘。”
  “主要我没有穿高跟鞋,不然可能走的还没你快。”
  “周知道你还挺幽默的,今晚他们说笑话,你怎么不说几个?”
  周彦看了看她,“你喜欢他们说的笑话么?”
  陈红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当然不喜欢,我最讨厌这样的。”
  “你跟滕导很熟么?”
  陈红眨了眨眼睛,不明白周彦为什么忽然问这个。
  “挺不错的,滕导对我蛮照顾的,你跟滕导之前也认识?”
  周彦眯眼笑道,“我跟他有过节。”
  听到这话,陈红整个人都愣住了,完全不知道周彦这是什么路数,饭局上,滕文季还跟周彦喝酒了,说话也不像是有过节的样子。
  看到陈红发愣,周彦又笑道,“怎么,你当真了。”
  陈红松了口气,“周指导你逗我啊。”
  “嗯,逗你玩的。”
  一路上,陈红问了周彦很多问题,周彦都是随口搭着。
  终于把陈红送到她住的居民楼的楼下,周彦笑道:“任务完成,我先回去了,你早点休息。”
  说完之后,周彦转身要走,却听陈红说道,“周指导,我能问你一个问题么?”
  “嗯,你问。”
  陈红却又摇摇头,笑道,“算了,我还是不问了。”
  “嗯,你早点休息吧。”
  周彦点点头,转身走了。
  ……
  礼拜一下午,周彦正在带乐团排练《清晨·初雪·红太阳》,吴祖强来了音乐厅。
  “吴……”
  周彦正要跟吴祖强打招呼,吴祖强抬了抬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随后吴祖强在周彦旁边坐下,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听着台上学生们排练。
  等到一曲排练结束,吴祖强才开口,“这是你的新作品么?”
  周彦点点头,“嗯,我跟赵季平赵老师一起创作的。”
  听到这部曲子是跟赵季平一起创作的,吴祖强好奇道,“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们合作写了这首曲子?”
  “也是缘分,去年冬天……”
  周彦把当时跟赵季平一起创作《清晨·初雪·红太阳》的过程跟吴祖强说了一遍,吴祖强不住点头,“所以说,好的音乐,就是在这样偶然间获得的,这曲子很好,声部的编排上,有点你之前的风格了,虽然不如之前《永夜》那样炫技,但是更加浑然天成。”
  “吴校长过誉了。”周彦谦虚了一句,又问,“您今天来是?”
  “我听施老师说,你想到教研室进修?”
  这话说的周彦有点懵,不是老师劝他去进修么,怎么变成他自己想要进修了?难道老师为了让自己去,故意骗吴祖强的?
  其实这事真不怪施万春。
  前些天,周彦跑去了教研室,吴祖强拉着他聊了挺长时间,后来吴祖强又跟施万春聊天,提到了周彦去教研室的事情。
  一听周彦去了教研室,施万春就知道周彦是被他说动了心,对去教研室进修这事产生了兴趣,所以才跟吴祖强说周彦对进修感兴趣。
  但不管过程如何,周彦看到吴祖强亲自过来问他,加上他确实产生过进教研室的念头,便点头道,“我确实想过这事。”
  听到周彦确实想过,吴祖强笑道,“既然有想法,上次怎么不跟我说?其实我一直也想问你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你,之前我也想让贾国屏留校读研的,不过贾国屏现在要出国了,比留校读研还要好一些。至于你呢,我跟你老师的看法一样,到教研室来待一两年,以你的水平,直接就能毕业。其他的不说,讲点现实的,有了这个经历,后面你如果想要去国外深造,也更加方便一点,即便不出国深造的话,在学校的路也好走一些。”
  吴祖强这等于是向周彦抛出橄榄枝了,周彦想了想,说道,“我这个情况,去教研室,合适么?”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你的一些师兄师姐之前也是这样的,主要看你个人的意愿。”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周彦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他点头道,“我个人当然也是愿意去教研室。”
  “那就行了,从今以后,你就是我教研室的人了,手续我会让人办的,因为你有教学任务,所以每周去教研室报到一到两次就行了。其实我们教研室还是比较自由的,比如你们班的李涛,现在在我的教研室,天天见不着人。”
  周彦笑道,“我也好久没见到李涛了。”
  “这家伙处对象比较积极……不过他产量高,我交代下去的作曲任务他都能完成,而且每次都是超额完成。”
  李涛产量高,这都是出了名的,同班很多人一年也就憋出来两三部曲子,这家伙一年能写二十多部。
  在教研室里面,对产量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基本上跟本科的时候差不多,李涛的产量不仅仅没有降,而且还有所提升。
  他一年写二三十部曲子,里面只要有两三首质量上乘的就可以了。
  “李涛之前跟我说,处对象非他本意,主要是为了寻求创作灵感。”
  吴祖强点点头,“这倒也是,这小子是个情种,他每次出一部作品,我听过之后,大概也就知道他最近的感情状态,如果偏莫扎特,那应该是刚刚处了个新对象,新鲜感十足,要是偏贝多芬的话,估计是刚刚分手。如果是偏肖邦的话,大概是在空窗期。”
  周彦竖起了大拇指,“您总结的非常到位,就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他的曲子偏巴赫。”
  “巴赫怎么了?”
  “如果是偏巴赫的话,那他应该同时遇到不止一个女孩子,正在犹豫不决。”
  吴祖强笑着摇摇头,“学生的感情生活我不会过问,只要交出作品就行了,你也一样,只要每学期交出作品,平时你想干什么都行。”
  周彦点头:“我明白了。”
  “好,我先走了。”
  等到吴祖强走后,方秀他们问周彦。
  “师兄,吴老师来干什么啊?”
  周彦故意板着脸说道,“吴老师来看看你们排练情况怎么样。”
  “那他们怎么说啊?”
  “说你们表现一般,还要努力。”
  “我们毕竟是刚刚合练没多久嘛。”他们开始给自己找理由。
  前段时间他们都在练《万里的长城》,这首曲子现在已经录制完毕,他们刚刚开始合练《清晨·初雪·红太阳》。
  听到周彦这么说,学生们也不休息了,开始抓紧时间排练。
  ……
  过了两天,周彦进入教研室的通知书下来了,以后他就是吴祖强教研室的一个学生了,同时他们系内部也通过表决,任命周彦为系主任助理。
  突然间,周彦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要忙疯了的准备。
  但事实上,不论是进入吴祖强教研室,还是担任系主任助理,都没有让他多很多任务。
  教研室那边就不说了,吴祖强对他出勤没有特别要求,只需要有作品上交就行。
  而系主任助理呢,平时也就是帮施万春发发通知,这些活都不怎么忙。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三月份,天气渐渐暖和。
  三月二十号,春分这天,周彦的第二张个人纯音乐专辑《神秘·国度》正式发行,这一次内地、台岛、香江以及霓虹四个地方是一起发布的,只有高丽那边要慢一点,因为《想飞的钢琴少年》电影在高丽还没有上映,《钢琴少年》专辑也没有在高丽发行。
  至少要等到《钢琴少年》专辑在高丽发行之后,这第二张音乐专辑才会发行。
  原本新专辑的名字就叫《故宫的记忆》,不过周彦、徐风还有张有安他们三个讨论了一番,认为这张专辑里面不仅仅有跟故宫有关的曲子,所以就换了一个名字。
  ……
  《神秘·国度》在霓虹发行的时候,《钢琴少年》在霓虹的销量已经破十二万了,而且销量还在不断地增加。
  之前徐风他们都认为,《钢琴少年》的销量主要靠电影带动。
  一开始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没过多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钢琴少年》这张专辑在霓虹蹿红的速度非常快,已经开始反向影响电影票房了。
  最终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霓虹的配给收入达到了十四点五亿,远远超出了之前机构预测的十点一亿,其中就有《钢琴少年》很大的功劳。
  好多喜欢《钢琴少年》的人,为了里面的几首音乐,把电影看了好多遍,还有不少人,想要找到《三毛从军记》跟《天堂回信》的录像带,但根本就找不到。
  现在《钢琴少年》正在热销,作者周彦忽然出了一张新专辑,那些音像店当然非常关注,都做了充足的备货。
  田仲间二早上刚刚到学校,同班的伊吹铃音跟佐藤里菜就跑到他旁边。
  “田仲,你看这是什么?”伊吹铃音拿着一张专辑在田仲间二面前晃了晃。
  田仲间二看了看伊吹铃音手上的专辑封面,惊讶道,“你已经买到了?”
  作为周彦的拥趸,田仲间二当然知道周彦即将发售第二张音乐专辑,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去音像店看看有没有到货。
  “嗯嗯,早上刚买到的,我们还没有听呢。”
  “早上买到的么?”田仲间二有些意外,他来学校路上的音像店,这时候都没有开门呢。
  “嗯,你要听么?”伊吹铃音又拿出cd机。
  田仲间二当然抵御不了这样的诱惑,点点头,“当然。”
  现在是七点四十多,距离上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足够他们听几首曲子了。
  见田仲间二答应,伊吹铃音笑着在他旁边坐下,然后又分给他一个耳机,两人就这样挨在一起,开始听新专辑。
  佐藤里菜站在一旁,看到伊吹铃音这番动作,不禁撇了撇嘴,她其实不想过来,是伊吹铃音非要拉着她过来,但是现在伊吹铃音跟田仲间二说上话之后,就不管她了。
  她回到了自己座位,又掏出一个cd机,她就知道自己肯定分不到耳机,所以也买了一张专辑。
  就这样,三个人,两台cd机,同时开始听起了新专辑《神秘·国度》。
  音乐还没有响起的时候,田仲间二就目光炯炯地盯着cd机看,他对这张新专辑太好奇了。
  会是跟《钢琴少年》风格类似的专辑么?还是会有新的风格?
  主要是专辑名字《神秘·国度》,听着就让人感到好奇。
  旁边的伊吹铃音的注意力却全都在田仲间二身上,自从知道田仲间二喜欢周彦之后,她也爱屋及乌,喜欢上了周彦的音乐,当然啦,周彦是其次,主要还是为了田仲间二。
  她买专辑的这家店,其实早上也不会开门这么早,但是她为了今天早上能第一时间拿到专辑,提前几天就跟店主软磨硬泡。
  店主也终于受不了了,同意提前开门把专辑卖给她。
  就在两人胡思乱想的时候,一道洪亮的钟声响起,把两人的思绪都拉到了音乐中。
  钟声响起之后,就是一段十分恢弘的旋律,跟《钢琴少年》里面的曲子不同,这首《故宫的记忆》里面使用了大量的东方乐器。
  田仲间二面露震惊,这也是周彦的作品么?跟《钢琴少年》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格。
  不论是曲子,还是配器,都不一样。
  听这首曲子,仿佛间让他们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宫殿,还有帝王车驾缓缓而来。
  第一首曲子结束,还没等两人回过神来,第二首《君临天下》又传入耳中,之后又是《时间之潮》、《故宫之迟暮》。
  等到跟故宫有关的曲子结束,一道夜莺声响起……
  正当两人沉迷音乐当中的时候,平介老师的笑脸出现在了他们俩的面前。
  “两位在听什么呢,方便给我听一听么?”
  看到平介老师,伊吹铃音赶忙把耳机拔掉,扔到了桌子上。
  田仲间二则要平定多了,他将cd机听了下来,然后笑道,“我们正在听周彦的新专辑《神秘·国度》。”
  平介并不知道《神秘·国度》是什么,也不知道周彦是谁,他只是来提醒伊吹铃音马上要上课了,让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不过看到田仲间二的样子,他倒是对周彦产生了兴趣。
  自从田仲间二受伤之后,平介就一直很关注田仲间二的动向,他也帮忙劝过田仲间二重新走上绿茵场,但都无济于事。
  因此,听到田仲间二喜欢的音乐,平介自然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音乐会吸引他,或许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来改变田仲间二。
  “马上就要上课,音乐可不能再听了,你介意把cd机借我听一听么,午休的时候还给你。”
  田仲间二看向伊吹铃音,后者连忙点头,“当然没问题,平介老师。”
  平介笑了笑,拿起cd机回到教室前面,开始给学生们点名。
  ……
  回到办公室之后,平介先把今天的工作做完,然后才拿起cd机,准备听一听田仲间二喜欢的音乐。
  田仲间二他们刚刚听到《夜莺》就停了,所以平介是从《夜莺》这首曲子开始听的。
  他没有听到夜莺的叫声,但是那优美的笛声一下子就吸引了他。
  平介是坚实的东方文化拥护者,相较于西方乐器,他更加钟情东方乐器,不论是他们霓虹本土的还是中国的,那些传统的东方乐器总让他着迷。
  《夜莺》之后,紧跟着的是《万里的长城》,相较于优美空灵的《夜莺》,这首恢弘大气的《万里的长城》,给了平介更多惊喜。
  没错,就是这种音乐,就是这个味道。
  传统的东方乐器,跟这首曲子的旋律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给人一种极致的听觉享受。
  等到后半段的曲子听完之后,平介又调到了最前面,听起了《故宫的记忆》。
  故宫、长城……这些中国的传统元素,对平介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其实不仅仅是他,霓虹很多人对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都非常喜欢以及好奇。
  不得不承认,霓虹的文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所以《神秘·国度》这张专辑,完完全全地征服了平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