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改变计划

  五月三十日。
  王三克了洛川县,然后立刻开始清扫四周的残存明军势力。
  春旱持续至此,王三也知道他可能没办法继续拖了。
  因为中部县来信,弓二通过这些日子的渗透,只带着三百人偷袭,中部县就破了。
  不仅是中部县,六月初一,北方的鄜州来信,马元利领着自己的骑兵千户,一个冲锋,就把暴动的鄜州成给拿下了。
  饥渴难耐的流民,先王三一步,冲击了州城。
  鄜州知州逃亡,州判被杀,县内被抢了个底朝天,然后大量的流民带着抢来的东西,已经开始逃亡。
  等王三六月初八抵达鄜州,看着干涸大地,饿殍遍地,也是无奈。
  这还是有马元利他们收拢本地残存人力,抓紧时间整顿,以工代赈的结果。
  “立刻将尸首全部焚化,防止瘟疫爆发。”
  王三立刻通令身后的士兵,然后进驻鄜州城。
  “三爷,延安方向来信,已经有绥德、清涧、安塞等地的人手抵达延安,本地军户大规模的投奔他们是最大的一支,与自称闯将的高迎祥一起,已经打到了延安城下。
  还有就是曹牛兄弟那边的消息。”
  马元利看王三来了,赶紧将各种书信递给他。
  王三他们看了看,一个两个表情不一。
  王三是怎么也没想到,高迎祥他们还是各自举一营,不想跟他混。
  至于曹牛这边,则是送来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朝廷已经知道了王三他们的动作,已经命令山西方面防御偏关,防止陕西方面的流贼入寇山西。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嘉胤他们这些原本想要观望的人,彻底坐不住了。
  因为大同军席卷的势头太大了,自打五月王三通信各部,他们不管自己手中有多少兵,多少人,纷纷下山开始破坏陕北各县,劫掠富户,招揽那些几乎要被饿疯的军户,势力蹭蹭往上涨。
  以至于越来越多势力要么接受大同军兼并,要么就是自立一营,举着攻守同盟的方案趁机壮大。
  王嘉胤也坐不住了。
  他跟着吴延贵一起举事,自号大盛军,基本上就是对标大同军的,然后趁着曹牛正在府谷县攻打孤山镇的时候,偷袭了府谷县,府谷县根本没有察觉会有人偷袭,所以府谷县被破之后,王嘉胤聚众开始搞事。
  现在府谷县是三方并立的局面。
  大同军跟明军在孤山镇死磕,王嘉胤跟吴延贵控制县城之后,除了招兵买马,就是积极联络陕北各地的义军。
  他自称要拯救陕北边兵,还说大同军什么的,就是南方来的人,不要信,陕北的事情咱们陕北自己解决。
  很成功的利用地域矛盾和王三的大同军招安手段的苛刻,挑起了延安东路各个州县内部的动乱。
  比如,延川混天王、清涧点灯子、靖边神一元、延安‘曹操’罗汝才、绥德老回回、争世王蔺养成等等陕西边地众多势力,纷纷聚拢在王嘉胤麾下,或者自称是他的麾下。
  总之,大同军这边军令多,要求多;大盛军这边要求少,问题少,机会大,他们自然而然就结盟了。
  看着陕北这边的局势混乱了。
  王三沉吟之后,对马元利说:“带兵北上,攻打甘泉。”
  “是!”
  “存孟。”王三又说道。
  张存孟一愣,赶紧出面:“三爷。”
  “给你五百马步军直接从甘泉县越过去,攻打保安县(今志丹县)。拿下保安县,你就是保安县守备千户。”
  “是!”张存孟脸色一喜,可算是有他的事情了。
  “其他的,跟我继续北上进攻肤施县,后勤也不用管了,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然后,将除了县城之外的所有百姓,全部南迁,包括军户在内。”
  王三命令下达,所有人脸色都一肃。
  很少听到王三这种战法。
  但王三缺知道,现在局势有所更迭,想要轻松包围延安府是不可能了。既然不可能,那就赌一把。
  他要炸开的是陕北。
  这些不肯听从他命令的势力,想着拿他顶雷?
  呵呵!
  这一波撒开让所有人闹腾,目的就是要把陕北彻底变成一片赤地。
  只要自己堵住保安、鄜州、宜川三地,延安北面的这些地盘,就是王嘉胤他们跟大明去争夺的地方。
  甚至可以让王嘉胤他们发挥流寇本色,闯进山西,去帮他牵制山西的兵马。
  毕竟旱情持续,又让自己这一次帮着大明搞一场坚壁清野。
  他就不信这里的给养能够让这群不听话的家伙吃饱!
  到时候内乱不可避免,不想死就只能流窜。
  大同军现在控制了大半的黄龙山,这群家伙进来了不见得有机会出去。
  陕北,就让他赤地千里吧。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面的边防压力,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目光放在关中和庆阳、平凉还有固原。
  说干就干。
  王三将大部分流民全部丢在了鄜州,接着任命王河留任鄜州指挥使,将这些百姓编练成建设兵团,开始对四方打治安战。
  他则带着青壮五千人,骑上所有能用的驽马、驴、骡,越过甘泉县,直奔肤施县。
  进入肤施县之后,立刻开始对本地的村落进行破坏和清扫,将本地人口全部打包。
  当然,王三的动作这么大,延安人罗汝才、蔺养成立刻感受到了不妙。
  而王三刚刚抵达肤施县,之前安排来的二十五路之一的肤施县守备千户利召带着部将闯塌天刘国能前来见王三。
  利召混的不错,总兵三千余,半数军户。
  刘国能手下更是有一支马队,六百人,号称千余骑,绝对是延安本地的一方霸主。
  “三爷!”利召见了王三,虽然行礼,但看到了王三手下的人正在抓捕本地的村落百姓,还是有点心痛道:“三爷,这是怎么回事?”
  “计划改变。大盛军想要拿乔咱们去跟大明死磕,所以我打算将延安府北面诸多军镇全部让出来。
  趁着咱们现在兵多将广,帮着明廷坚壁清野,将陕北二十万军户南迁。”
  王三无喜无悲的解释,利召与刘国能面面相觑。
  尤其是利召,他是没想到王三会做出这个决定。
  “可是我听闻南方粮草不足……”
  “是,所以更是需要人力南迁。他们南下之后,会立刻按照建设兵团编制,接下来咱们要放弃肤施县以北的延安土地,全力向西和向南。
  当然,粮食还是够的。”
  王三顿了一下说,“我从韩城转运了十万石在澄城县,立刻就能用上。”
  “十万!!!”刘国能失声,利召赶紧瞪了他一眼,让他注意仪态。
  但王三只是对刘国能笑了笑后,又看向肤施县城:“派人通知城内人,我只迁徙陕北人口,让他们别出来,要是敢冒头,我就会让后方上来打他们。
  鄜州,我还屯了六万兵马。
  只要他们不动,我就不打他们。”
  “是!”
  “继续迁徙。”王三收回目光,继续算着送上来的人口数,肤施县四周的预测,总人口在两万上下。
  明初洪武年登记还有三万五千多人呢!
  可见这些年的旱情、兵灾、逃荒持续之下,本地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
  肤施县城内,至少有六千人,县城外散乱的人口,也就是一万四千多。
  其中四千多还是被罗汝才他们抢走的。
  王三能带走的,最多只有万人。
  当然,罗汝才他们,肯定不会坐视王三这般做法。
  罗汝才找到了蔺养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