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有些钱并不是那么好赚的!

  朱瞳一方面安排了人手大量购买粮食,一边征用了整个县城的马、驴、牛装载着压缩饼干。
  这些畜力车,除了运送紧急粮食,还可以运载病人。
  下完命令之后,他便动身前往应天府府衙。
  “什么?!你派人去接那些流民?!”寇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炸了。
  正常情况,无论是哪个地方官员,对流民潮都是避之不及。
  大量的流民为了生存下去,所到之处就像蝗虫过境,城外的田地都会被洗劫一空。
  至于城内,守城的官员为了维持治安稳定,首先做的事便是关上城门,将流民拒之于城外。
  最可怕的是,要是这些流民处理不好,皇帝动不动就会杀官员祭天。
  根据以往经验,杀的官员一般都比较胖,而寇徽偏偏有些微胖。
  他可不想祭天啊!
  “嗯,我打算接两万个流民回来。”
  朱瞳又给了顶头上司一个晴天霹雳!
  “什么!”
  寇徽发出了破音的尖叫声,一屁股坐在地上,六神无主地打起了哆嗦。
  死定了!
  要祭天了!
  朱瞳笑道:“寇大人,你也不想被祭天吧?”
  寇徽下意识点了点头。
  “只是需要大人答应下官两个条件,下官可以保证处理好流民,只要做成此事,大人再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朱瞳笑道。
  闻言,寇徽顿时有了光,猛地站起来道:“什么条件?!”
  “其实咱们应天府的粮食不少,应付两万人的缺口完全不是问题,关键就在于粮食的调控和分配。”
  “如果大人能够帮忙稳定粮价,再给下官拨一些钱财,大人就可以安枕无忧也!”
  江宁县地就那么大,给老朱征了粮食打仗之后,剩下的粮食也不多,此时想要快速收购大量的粮食,只能找寇徽帮忙。
  至于要求下拨钱财,纯纯是朱瞳想贪一笔而已。
  “你想要多少钱?”
  寇徽是从战乱中活过来的老官僚了,很清楚流民会作乱,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没有适当的安抚引导。
  在乱世中,百姓命贱如蝼蚁,谁会浪费粮食去管百姓的死活,招兵买马不好吗!
  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粮食分配得当,足以暂时养活这些流民。
  半个月以后再缺粮食,就事不关己的了,这锅就得朝廷大佬来接了。
  只要不是头猪,也不会半个月都调不来粮食。
  “五万两银子。”朱瞳伸出一个巴掌。
  寇徽眉头一挑:“什么?!”
  “再加一张翠月楼女团包间表演的贵宾券。”
  “咳咳咳!”寇徽接过贵宾券正色道:“别整这些东西,你也知道,本官是心善之人,见不得百姓受苦,这审批你拿去布政使去要钱。”
  “大人,那边我不熟,要不你跟我一同过去?”朱瞳问道。
  大笔银子调动,需要同样是三品官员的布政使同意。
  也是就说,布政使有权利可以驳回审批。
  寇徽摆摆手道:“你就说我批了,如果他不批,皇上的百姓得不到安抚,出了任何问题都他的责任,安抚流民的事,我一会也会向皇上奏明的。”
  朱瞳走后。
  寇徽捏着贵宾券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事办成了,不仅能大大刷一波声望,还能得到皇上的另眼相看。
  而且,小朱真会来事!
  翠月楼的女团最近非常火爆,只要她们一开场表演,整个楼里楼外都是人。
  这是因为女团不仅个个长得漂亮,唱得也很好,特别是她们骚魂的表情,一笑一颦都能把男人的魂给勾走。
  最最最让寇徽想不明白的是,女团的女人,明明都穿上了衣服,却不知为何,那薄薄裹身的黑色丝绸,还有头上的兔耳朵,特别能引起他的冲动。
  他手头这张单独包间贵宾券,如果拿出来放在市面售卖,至少值上百两银子。
  不过他可不认为这是受贿!
  一没有真金白银收钱!
  二只是下属看他劳累于政务,请他去看女团表演,娱乐放松精神而已,跟请吃饭喝酒是同一个道理!
  吃的不是饭,喝的不是酒,看的也不是表演,是人情世故……
  ……
  上面是炽热的太阳悬在天穹之下,下面是被浸泡成淤泥的田地。
  洪水过后,淤泥在太阳的灼烤之下,逐渐皲裂开来,宛如蜘蛛网一般的裂痕,密密麻麻,四处蔓延。
  曾经热闹的村庄和田地,此时已经没有人了,只有被淤泥覆盖了大半身子的尸体,发胀,发臭……
  一阵微风吹过,腐臭味,腥臊味席卷了整片大地。
  ……
  远离灾区百里以外。
  先是出现了几个小黑点,没过一会,又出现了数十个,数百个……
  他们是一拨一拨的流民,有几个为一团,也有十多为一团,他们缓慢地走在大地之上,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吃东西了,身上早已没有了力气,只能跟在前面的人麻木地行走。
  所到之处,他们都会抢吃的,抢喝的,因为不抢根本就没得吃,就算是抢,也吃不饱。
  途中经过的城池,城门都关得紧紧的,根本没有人救济他们。
  经过翻山越岭后,长长松散的队伍之中,就有老人,孩子倒下,而后面的人,只是麻木的迈过去。
  他们为了节省体力,连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句,哪还管得了别人。
  在这群人中,只要去到了应天府就有希望,因为皇帝一定不会不管他们的死活!
  就在这时,马蹄声传来,走在前方的灾民抬起头,有些错愕地望着对面驶来的一辆辆马车。
  这是一个应天府一名勋贵的商队,那名侯爷得知太平府发生洪灾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发财的机会,连忙通知依附在他门下的商人去灾区卖粮。
  中华上下五千年,发灾难财的人向来是为人所不齿的。
  可在利益的驱使下,上下五千年以来,发灾难财的奸商从未断绝过。
  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早就把国家大义、民族情怀丢到旮旯去了,哪怕是杀头大罪,也愿意铤而走险。
  只是,有些钱并不是那么好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