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这不是玩独裁吗

  朱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将《杀猪榜》从朱标手中夺过放进衣袖,尴尬笑道:“呵呵,这本是县衙内部文件,小丫头拿错了,还请众德兄理解。”
  朱标嘴角抽了抽,摆手道:“无妨,既然是内部文件,我本就不该看。”
  心里却暗道:这小子果然是贪官,连杀猪榜都整出来了,名目还如此详细,算是古今往来贪污最用心的贪官了吧。
  不过大明正缺治理朝纲的人才,这人也有能力,暂时还能用一下,千万不能让父皇知道,不然这人肯定是没的了。
  哎,可惜了!
  朱标悄悄瞥了一眼父亲,发现他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小册子,没有留意到刚才发生的事情,这才悄悄吐了一口大气。
  随后,他拿起一本《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小册子来看。
  这一看,心中直接沸腾了。
  纵观朱标从三岁开始读书,读遍了“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还请教过各大学士以及朝臣该如何治国。
  可从来没见过,更遑论听说过,原来治理地方还可以做规划的。
  这个时代即使是贤能官员,治理地方都是遇到问题就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从没有一个人把未来的框架规划出来,并作为具体的目标实施。
  更多的官员想着不把朝廷交代的任务搞砸就好,保命重要,不出差错,庸碌地做一个清官就能得到朝廷赞许,百姓的爱戴。
  在这本规划里,具体到:基本建设,工业发展,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还有民生改善。
  基本建设就提到五年内全县完成投资总额30万两,其中对经济和文教基本总投资25万两。五年内新增加固定资产20万两,相比洪武十二年全县固定资产原值8倍。五年内增加纺机厂30家,水泥厂2家,机械厂2家……
  虽然有不少朱标是看不懂的,但是看得越多,他呼吸就越重,心跳就越剧烈。
  如果五年后真的能把规划实现,县城建设不用说,就是民间可真的暴富起来了,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两银子,妥妥的比七品知县的收入还高!
  要是这家伙真能做到这些的话,容忍他贪八百两,不!五千两又何妨!
  这一刻。
  朱瞳已经成为太子的重点保护人群了。
  而另外的朱元璋,看着手上的《江宁县官府职务责任》时而皱眉,时而点头,陷入了沉思。
  里面将官员的职务作出了巨大的调整,将朝廷设置的架构推翻了一大半。
  江宁县知县第一人是朱瞳,这是毫无疑问的,负责全县所有工作,除了手下一个县丞,所有的人事任命权都归他。
  好家伙,你这不是玩独裁吗?
  第二人辅佐官县丞(正八品)却完全被他架空了,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工作全部都划给了其他人,只留下负责监督的权力。
  第三人县办公室主任,由典吏(未入流)负责帮知县盯着一切事务,实际就是朱瞳的大秘书。
  下面就设置了十个局,分别管理着各项具体事务,所有工作只向知县一人汇报。
  原先县里的第三人辅佐官主薄(正九品)却成了农牧局局长。
  不用说,这人一定没跟朱瞳处好,不然怎么也得混个办公室主任当当吧。
  捕快局(原巡检担任)、交通局(递运所大使担任)、教育局(原教谕担任)、水利局(原坝官担任),还有如城建局、卫生局、财政局和人社局的局长,均找了一些杂役来任局长。
  这一套下来的人事操作,使得分工更加简便明了,日常政务处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不少。
  这毕竟是借鉴六百多年后的政府架构,自然是比此时大明的官员架构先进和高效。
  朱元璋合上小册子,沉默了一会,沉声道:“你这管理架构看似合理,但在老夫看来狗屁也不是,只是增加了不少官员,所耗的俸禄也不少吧?而这些俸禄,也是来自百姓的赋税吧?”
  “朝廷之所以设置这么少官员,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可你倒好,为了减少官员的政务,反倒私自增加了大量的官员,你这是在迫害百姓!你可知这是死罪!”
  朱元璋越说越气愤,站起来直接把酒杯砸在朱瞳的面前,指着他大骂。
  朱瞳不在意地笑了笑,清了清嗓子说道:“切!看你老年纪这么大,还是粗人的份上,本官就不和你计较,现在本官跟你好好普及普及知识吧。”
  被朱标拉着的朱元璋眉头一挑,硬是将一腔怒火给强压了下来。
  心里暗暗道:你小子最好说得言之有理,要不然待会朕的刀会让你知道利不利!
  朱瞳自然不知道这老头子的心中所想,稍微斟酌了一下语句之后才开口道:“这些官员的俸禄虽然是从百姓那里来的,但本官却没有增加他们一丝的税率。”
  “以前的官员少,官府杂役少,确实是可以节省俸禄,但分工不明确,人力缺乏,不利于政务的处理,官府能给到百姓的服务自然少了。”
  “比如有好的种植技艺或者方法,农牧局的杂役很快就能推广开,农民就增加收入,农民收入高了,自然会增加消费,那我们收到的商税不就多了。”
  (明朝前期,田赋是按亩固定来收的,一般通则,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两升,即三升三合五勺;重租则八升五合五勺等。浙西地区土质肥沃,则税率相对较高。)
  “又比如,我们的捕快局增加了十个人,多出来的捕快就可以巡查到城里的每个角落,我们的治安变好了,百姓富裕了,商人也愿意来我们江宁投资做买卖,买卖增加了,赋税也自然增加了。”
  “当然了,增加大量的官员和杂役,衙门的财政压力很大,但这都是我们江宁县上下一心,节衣缩食换来的。”
  这些都是朱瞳捡好听的说。
  比如增加官员和杂役的俸禄,都是靠着朱瞳贪来的钱财作为补贴,现在的赋税收入还差一大截才能填满这个窟窿,更不用说那些数目巨大的各种项目的投资了,全都是靠着他辛辛苦苦一点点贪来的钱财来补贴的。
  至于那些不听话的官员和杂役,都被朱瞳调去闲职,或者直接驱赶出去。
  用他的话来说,政治,只需要一个声音就好。
  朱元璋最开始十分愤怒,不过待他强压着怒火和耐心听朱瞳说完后,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标同样如此。
  就这样,几个人都没有说话。
  小院里顿时陷入了沉寂之中。
  除了偶尔响起的炭火在燃烧时炸裂的声音,再无他响。
  这时候,夕阳西下,天色逐渐暗淡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朱元璋突然开口道:“喂,你这家伙到底贪了多少钱?”
  “咳咳咳!你别开玩笑,本官是这样的人吗?”
  朱瞳差点就把竹签戳进喉咙。
  贪污这事是能乱说的吗!
  这老头真的有那个大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