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欧美才是真的苛刻

  最终,周乔答应了艾伯特博士,明天下午过来一趟。
  周乔过来麻省总院,倒不是单纯会艾伯特博士,而是,有事情。
  未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美国许多大城市都有办公处,负责销售、售后等服务。周乔来了波士顿,就顺便去未来医疗器械在波士顿的办公处检查工作。
  波士顿这个据点,跟其他地方还不一样,因为,还要负责和波士顿医学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这边的负责人见到大老板过来,连忙精神抖擞,召集手下的诸多骨干,在会议室向周乔汇报工作。
  开会的时候,一个销售提起,明天要和技术去麻省总医院一趟,和那边的几个科室,比如妇产科、肛肠科,约了面对面的交流会议,关于蛇形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应用问题,作更深一步的交流和问题解答。
  麻省总医院已经采购了足足十五台这样的设备,定期的上门回访,提供技术咨询、设备维护,顺便再推广一下公司的其他产品,也是应有之义。
  本来,这个是销售的事情,销售也就是向老板汇报一下,有这么个事,表明自己工作还是很认真的,没有偷懒。
  只是,周乔一转念,就说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他这个老板既然来了这边,就顺便过去维护一下关系。
  老板亲自上门服务,更显诚意。也许,就能让对方多买几台这样的手术机器人呢?
  销售一听,非常开心,表示太荣幸了。
  而恰好这个事情后没多久,艾伯特博士就打电话来了。周乔就答应了。
  艾伯特博士挂了电话之后,格蕾丝气鼓鼓地对父亲说道:“爹地,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好像我是什么刁蛮女人似的。”
  艾伯特博士忽然一愣,仔细想了想,忍不住问道:“格蕾丝,你是不是喜欢周医生?这么在乎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格蕾丝立马跳起来否认道:“怎么可能!你别瞎说!”
  “可是,你为什么……”
  “闭嘴,老家伙!我只是纯粹在乎我的个人形象而已!”格蕾丝当即摔门而去。她喜欢周乔?笑死人了!格蕾丝光是想想,就觉得恶心。
  见到格蕾丝反应这么大,直接叫自己“老家伙”了,艾伯特博士摇摇头,心说自己多半想多了,女儿对男人产生好感,怎么可能呢?
  随后,艾伯特博士给夫人打了个电话,他的夫人是波士顿另外一家大学的哲学老师,听闻这两个对赌协议后,哭笑不得。
  “艾伯特,你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怎么陪着女儿这般胡闹呢?”
  “那要不你来管。”艾伯特博士说道。
  “还是你来吧。换了我,不要说两份,就算是十份荒唐的协议,我都签。”格蕾丝的妈妈自我嘲讽道。
  第二天的时候,周乔如约而至,艾伯特博士在办公室接待了周乔,同时叫来了格蕾丝。
  双方谈了一下治疗方案的问题,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确认。
  昨晚,周乔已经将大致的诊疗方案发到了艾伯特博士的邮箱,艾伯特博士看后,相当满意,也将这套诊疗方案,和女儿格蕾丝分享过。
  艾伯特博士鼓励女儿,不要怕,周医生的治疗方法很安全,不会对她造成伤害,包括生理和心理。艾伯特博士作为宠溺女儿的老父亲,绝对会把关的,不会将女儿送给别人去折磨。
  格蕾丝看后,微微撇嘴,对于自己“获胜”更加有信心了。
  在格蕾丝看来:“就这?”
  “就这种温和的方式,就想潜移默化我?简直是笑话!”
  “里面还有催眠的环节?哈哈,爹地以前又不是没带我去做过催眠,根本不管用的好吧。”
  “那个周乔该不会是痴心妄想?也太小瞧我了。”
  格蕾丝信心满满。
  周乔为什么要发诊疗方案?
  是有原因的。
  因为,在心理疾病的治疗领域,不仅仅只有“温和”的心理疏导,还有各种匪夷所思的“变态”的、“粗暴”的疗法。
  尤其是对“同”的治疗。
  上个世纪初到七十年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同”是病。
  而为了为“治愈”这种“病”,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几乎都是欧美人开发出来的。
  在这些“玩法”里面,“十万伏特”的电击只是入门级。
  还有“高玩移植”、“额叶切除手术”以及升级版的“冰锥术”(就是用“冰锥”,通过眼窝底部插入大脑,左右滑动,摧毁部分脑组织。)
  还有“化学阉割”,“厌恶疗法”等等。
  尤其是厌恶疗法,听着好像一般般,但具体的操作,极度变态、惨无人道,又可笑之至。
  比如,澳洲医生会给伱注射吗啡,让你感到恶心,此时向你展示“同”的照片,在你面前大声夸赞这种行为,同时不忘电击你。
  美国医生则会给放一些同性题材的颜色片子,非常嗨的那种,但是,在你快要到巅峰时,用十万伏特的电击来惩罚你。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惩罚方法。
  重复次数多了,你就不敢想了,甚至会出于恐惧,违心说自己已经“恢复了正常”,“已经变成了异性恋”。只求不要再受折磨了。
  对“同”的歧视,欧美人才是罪魁祸首。在以前,欧美人对这些“异端”恨之入骨,一旦发现,恨不得置之于死地。最近几十年才稍微好一些。
  相反,在中国古代,对于这种事是很宽容的。“龙阳之好”自古就有之,可能有些人会私底下唾弃,但是也没有到喊打喊杀的地步。
  龙阳君本是魏安王的男宠,靠“姿色”而封为“龙阳君”,地位尊崇。即便在魏安王死后,龙阳君的地位仍然稳固,被新君所倚重。
  当然,龙阳君虽然是靠“姿色”上位,但是他本身的个人能力也是极强的,当时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对政治也有极高的敏感性,常常代表魏国出使他国,完美地完成任务。
  “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分桃之情”,在中国古代,根本就不是个事,甚至在一些朝代,好“男风”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
  一些权贵、读书人,会争相豢养书童,专挑那些眉清目秀的小厮,以此为风流雅事。谁要是没个好看的书童,都不好意思出门。
  中国对什么苛刻?对女人。尤其是明清之后,女人裹小脚、三从四德、各种妇道,发展到了极致。
  但是欧美人对“同”,则是各种苛刻与歧视。
  上个世纪中叶,在美国公开身份的“同”,会被禁止服兵役。
  如果在军队中公开出柜或被别人检举揭发,还会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公开身份的医生、精神病学家或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会因此失去执业许可证。
  “同”也可以成为被美国政府解雇的理由,弗兰克·卡梅尼便有过如此遭遇,他当时是美国知名的天文学家,社会地位不用多说,但是因为这个事,被打落尘埃,连工作都没有了。
  1952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诊疗手册第一版,将“同”归为一种“反社会人格障碍”。
  后来由于各种运动、人权组织的崛起,到1973年才出现转机,一直到2003年,美国最高法院才将“同”作为犯罪的相关法律废除,当时,涉及到足足13个州。
  也就是说,在2003年之前,在美国的许多州,这不仅仅是歧视的问题,而是犯罪!
  但是在中国,就没有这些事情。即便是古代的龙阳君,哪怕是他的好基友魏安王死后,他仍旧可以身居高位,代表国家出使他国。
  如果格蕾丝早生几十年,连医生都没资格当。她父亲都会被她连累。
  艾伯特博士是经历过那些岁月的,所以心中才一直有这个执念。他不希望女儿是真的拉拉。但如果是真的,也只能接受现实。
  周乔绝不会使用那些残忍的、变态的治疗方法。
  哪怕是电击,也仅仅是病情必要时偶尔使用一下而已,而且是那种温和的电击,绝对没有十万伏特那么粗暴。
  周乔将诊疗方案发给艾伯特博士,就是为了让艾伯特博士安心,我不会“折磨”你女儿。
  事实上,这也是艾伯特博士最基本的底线。以前,艾伯特博士带小小的格蕾丝去看这类病,就有医生建议用什么什么疗法,艾伯特博士二话不说,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艾伯特博士自己也是医生,虽然是心脏病方面的,但是也不是白痴,能随便被忽悠的。
  周乔的诊疗方案,论专业度,是他见过的最好的,这也是他动心的原因之一。
  其实,光是从这份诊疗方案而言,格蕾丝本人也佩服,心底暗暗说,周乔这家伙写材料真的是有一手。
  有些医生,可能做手术很会做,但是让他写论文或者什么报告,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样,即便写出来,也是水平一般般,但是周乔就不同了,他是全方位的“奇才”。
  要不然,艾伯特博士这么大的大咖,能轻易就被周乔忽悠?
  “周乔,这个对赌协议你敢不敢签?”格蕾丝将早已准备好的协议打出来,扔在周乔面前。
  周乔随便看了一眼,我去,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如果周乔治好了,那么,格蕾丝自己毫无二话,要求他随便提,只要力所能及的,能办到的,都可以满足。
  这一点其实说了跟没说一样,周乔自动忽略。有艾伯特博士给的五十万诊疗费就够了。
  然后,如果治不好,她要留在鸢尾花诊所工作,同时会对高贵完美的双胞胎公主,以及鸢尾花诊所的其他几个美女们,展开追求,周乔不得干涉。
  周乔眉头一挑,说道:“这个赌注我不能答应,我不能拿其他人来当赌注,而且万一你伤害了她们呢?”
  格蕾丝自然是对鸢尾花诊所的几个美女,尤其是双胞胎公主念念不忘,即便是上次被拒绝了。
  如果是旁人拒绝了,她可能就放弃了,但是,自从见了双胞胎公主之后,就惊为天人,觉得这个世界虽然大,恐怕再也找不出这样一对宝贝来,想要忘记或者放弃,真没那么容易啊。
  她还是抱有那么一丝希望或者说憧憬的。
  格蕾丝秀眉一挑,叫道:“我又不是说你把她们送给我,只是让你不要阻止我以正当的方式展开追求。这是我的自由。我这么高素质的人,怎么可能伤害她们?”
  “行吧。”周乔耸耸肩,心说,当心几个美女每人给你一个过肩摔,到时候骨科治病,我可以给你打个折。
  我们鸢尾花诊所在接骨、换骨方面,还是很有实力的,已经有过好多个优秀的成功病案了。
  于是,周乔爽快地签了。这份协议,有点儿“儿戏”,不过他仔细斟酌过条款,并没有“坑”。
  格蕾丝收好协议,很有些沾沾自喜,以及信心满满。
  她觉得,这次之后,这件事应该就可以终止了。以后找个女孩子结婚,长相厮守都不成问题啦,还能收到来自父母的祝福。
  艾伯特博士无奈一笑,心道,如果这次还是没有效果,那就算了,乖乖地接受现实吧。
  给女儿祝福也是应有之义,只要她开心就好。
  “艾伯特博士,格蕾丝,我忘了跟你们说了,其实我下个月要回国一趟。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青年医生的心脏微创手术大赛,我在那边也有一个评委的席位,要回去参与评选的工作。”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