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山区里的107师团怎么处理?

  结束了多年的处男生涯后,丁伟反而更显的神清气爽。
  早上起来拍拍屁股,跟没事人一样。
  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在他的心里,女人只会影响拔枪的速度。
  名分之类的想都不要想,穆晚秋是聪明人,她的身份见不得光,只能藏在阴影里,暗暗的帮助。
  从热河返回天津,从少女变成了少妇,亦或者心态的转变,让穆晚秋增添了几分魅力。
  穆连成是多鸡贼的一个人,任何变化能逃过他的眼睛。
  细心培养的侄女,不就是为了关键时候拿来利用。
  得知她跟丁伟有了关系,竟然高兴的拍大腿。
  “好,好,好啊,小鬼子眼看要没了,未来这天下,还得是一片乱糟糟的,八成是山城的。”
  丁伟有两个身份,十二战区东路军司令,以及绥热察军区司令。
  前者是山城给的,中将加上将军衔,手握30万大军,谁敢轻易招惹。
  这位爷,打出了响当当的名声,关东军、华北派遣军内,全都挂了号。
  即便未来是山城得了势,只要丁伟想,随时可以加入进来,混个了不得的职务。
  穆晚秋跟丁伟有这层关系在,他也能巴结巴结。
  “晚秋,你得把握住这个关系,丁司令是通天的人物,只要他开口说句话,你叔叔我的问题不算问题。”
  这几天穆连成吃不好睡不好,还想着如何托关系,求一道金牌令箭。
  一旦鬼子败了,小鬼子撤走了,他可不想被清算啊。
  不止是穆连成,各大汉奸伪军都在想办法找门路。
  这个冬天,大后方相对安静,唤醒了一些炊烟跟生机。日寇伪军没有能力再执行扫荡任务,无法到地方征收粮食。
  各村庄乡镇,均有民兵驻扎。附近有游击队或者八路的主力连队驻防。
  军民一起,熬过这个“温暖”的冬天。
  战争带来了伤痛,更让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
  军工厂的生产没停,弹药枪械正不断地运输到前线。太原兵工厂的作用不大,它这里工业底子强,即便设备让鬼子运走了,也远比山沟里方便。
  何况还有南北的铁路线、公路线,辅助运输。
  大同生产出来的拖拉机,拉上木板车就能当汽车用。
  缴获的卡车、汽车,维修后也重新上路。
  看着陈旧了些,但质量还不错,还能晃荡晃荡的跑起来。
  最欣慰的是延长的石油,其质量一直不错,碍于开采的设备少,打的油井少,产量没有提上来。
  近半年有了新的开采设备,产量提升5倍,油料从山区运出来,补充到部队当中使用。
  除了开采油料外,还有其他桐油等劣质油,勉强也能用用。
  总要找到替代品,让四个轮子跑起来。
  后方生产的火热,八路各主力团才有生机,以前是枪械弹药都不够,随着军工厂的产能提升,逐渐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加上日伪军给主动送,用军械交换粮食,也让部队的装备翻新。
  王涛的第五纵队,缴获了不少日械,连山炮都弄了20多门,其余的迫击炮、小钢炮、掷弹筒缴获的更多。
  鬼子新组建的治安部队内缺少重武器,反而配备了最新的96式轻机枪。
  老牌部队还在用歪把子,新的治安部队,战斗力差,反而用起了96式。
  真是他娘的奇怪。
  奇怪也好,不奇怪也罢,鬼子的武器,早晚到我们的手上来。
  短短半年,第五纵队的兵力几乎翻了一倍,丁伟从这边调3个团,差不多7000人进入热河。
  补充到第一纵队,将纵队兵力拉至2万人。
  主力纵队至少要有2-3万的规模,对标鬼子师团,兵力不能少。
  为什么要从第五纵队调兵力,从当地征召不行么?
  也招到了一些新兵,数量并没达到丁伟的预期。
  东北地区的群众基础差,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当地土地较多,大多数都有土地耕种,属于富农小地主行列。八路的政策对他们没啥诱惑力。
  再加上日寇在这里经营,伪满军在这里经营多年,第一时间很难推翻他们的影响力。
  抗战多年,有血性的东北汉子已经征战到全国各地,他们并非没有抵抗,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部队的伤亡、损失,只能从华北地区补充人员。
  这是最快,也是最便捷的手段。
  部队在白城子驻防,机械化作战旅,跟坦克旅率先更换装备。
  清一色的半自动步枪,以及50毫米迫击炮,加强突击火力。
  周卫国到了这边主持局势,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强,对关东军的威胁大。
  西部是山区内驻扎的107师团,东部是用来对峙的独立战车第9旅团,北部是用来防备的野战重炮兵30联队。
  还增加了独立速射炮大队,独立重炮兵中队,以及136师团的部分兵力。
  虽然签订了停火协议,双方的兵力布防反而更严谨起来。
  都知道所谓的停火协议还不如擦屁股纸,随手就可以撕掉。
  在利益的纠缠下,协议还真不值钱。
  当初进攻白城子的目标就是孤立日寇的107师团,周卫国到了这边后,已经命人封锁了进山的主要路口。
  鬼子想要运输物资,就需要从北边的山路绕行。
  兴安岭地区林多茂密,小鬼子修建了不少坚固隐蔽的碉堡,进攻的难度不小。
  最佳的办法是截断他们的后勤线,让小鬼子没有吃喝,只能挖雪吃树皮,逼着他们自己退出堡垒群。
  关东军司令部再度开会,欧洲战场已经呈现了全面颓废。
  远东军也开始有所动作,开始整理军备了,不可否定,远东军有向南进攻的打算。
  双方也签订了友好条约,声称是互不侵犯,互不开火。
  但边境的摩擦一直没断过。
  彼此都知道自己的尿性,有机会肯定要打。
  当前是怎么考虑布局,关东军的重兵应该放在哪里,西线?北部?东部?
  远东军第一、第二方面军在外东北及海参崴地区驻扎。
  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堡垒跟要塞,号称是坚不可摧。
  西部也有要塞,用于防备外贝加尔方面军,如今也要兼顾对丁伟的盯防。
  他手上有三个师团的兵力,可以压入后方搞事情。一旦远东军发起攻势,绥热察军区必然是趁机杀入。
  局面对他们不利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