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朱棣也想在大明考行测

  【正确答案:四。】
  【答案详解:因为未被吹灭的六支蜡烛会燃尽,而被吹灭的四支蜡烛最后则会保留下来。】
  .......
  “原来如此!”
  朱家三代哭笑不得。
  这可不是算术题,是思维题了。
  他们猜测着。
  可能华夏后世的科举考试,更看重头脑灵活、思维创新?
  朱家三代好歹是见多识广,一下就明白了答案的含义。
  大部分古人看着这个答案还是脑子绕不过弯。
  “天幕莫不是诓我!”
  “怎么还剩四个呢?”
  “十支蜡烛少了四个,不是六个吗?”
  “不对啊,要是未被吹灭的六支蜡烛没有燃尽,那不就是十支吗?”
  还没等他们思考清楚,下一道题又出现在天幕中。
  ......
  【第五题: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只会鹰、法、德、汉四种语言中的两种。没有一种语言大家都会,但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另外,甲不会法语,但当乙与丙交流时需要甲当翻译。乙会汉语,丁虽然不懂但他们能交流。没有一种语言甲乙丙三人都会。没有人既懂德语又懂汉语。据此可以推知,三个人都会的语言是:】
  【一、鹰语;二、法语;三、德语;四、汉语】
  ......
  上一道题就已经有很多人没明白,现在各朝古人又被这道题彻底绕晕了。
  听不懂!根本听不懂!
  题目这么长一段话,看着都头晕眼花。
  他们看了看选项,字少。
  嗯,肯定选第四个汉语!
  ......
  【正确答案:一。】
  【答案详解:已知甲不会法语,但乙与丙交流时需要他当翻译,那就说明乙和丙没有都会的语言,甲则会乙和丙各自所会的两种语言中的一种。】
  【已知乙会汉语,丁不懂汉语,但能跟乙交流,说明乙和丁有一种都会的语言。】
  【已知没有人既懂德语又懂汉语,所以乙不懂德语。】
  【假设乙会鹰语,丁不懂汉语,但能跟乙交流,则丁会鹰语,乙丙两人不能单独交流,则丙会法语和德语,所以,甲会德语和鹰语,则甲乙丁都会鹰语。】
  【假设乙会法语,则甲会汉语和鹰语,乙丙两人不能单独交流,则丙会鹰语和德语,有一种语言三人都会,则丁会法语和鹰语,所以甲丙丁三个都会鹰语。】
  ......
  嬴政眼皮突突直跳。
  后人出这种题目为何意?
  是在暗示朕什么吗?
  后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多种语言!
  而且汉语竟然不是大家都会语言!
  统一!必须统一!
  必须让世界都说汉语!
  ......
  永乐年间。
  朱瞻基啧啧称奇,对后世的考题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后世的考题还挺有意思的。”
  “尽管这解析初看似乎有些曲折复杂,但细细思索,一步步跟随其逻辑,竟然感觉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对于朱瞻基的这种反应,其实并不令人意外,这与后世华夏许多人热衷于解谜推理游戏的心理颇为相似。
  朱高煦嘟囔着:
  “我最不喜欢这种弯弯绕绕,好好的题目不能出得直接点吗?”
  “整这出,把人都要绕晕了!”
  朱瞻基看了二叔一眼。
  二叔果然脑子不太灵活呢。
  “爷爷,咱要效仿后世,科举出与之类似的题目吗?”
  朱棣思索片刻之后开口。
  华夏后世即使人人平等,也需要官员来执行政策。
  选拔官员,依然是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华夏后世设计这些看似离谱的考题,必定蕴含着深刻的用意和深远的思考。
  “虽然这些题目很离奇,但是也是在大明试验一番的。”
  “大明的科举考试目前采用了八股文格式,限制颇多。”
  “或许可以将其加在殿试之中,用于挑选才思敏捷之人。”
  “就是这题目,该如何出的问题?”
  “瞻基,你思维开阔,就由你来负责吧。”
  朱瞻基有点傻眼。
  这题该如何出啊!
  ......
  天幕又接着播放了一些奇葩考题。
  行测中五花八门的考题,让各朝古人不断懵逼。
  这得是知识面有多广,脑筋转得有多快,才能回答对这些问题?
  各朝读书人纷纷汗颜,要是他们生在华夏后世,这些题目,只怕都答不上来几个。
  华夏后世的学子,要学习的范围也太广了!
  李世民此时也终于明白了“癫”这个字的含义。
  他感觉后世的考试内容无比广泛,上至天文星象,下至地理风土。
  凡是后人能想到的,都能考到。后人想不到的,也会考到。
  而且,这些考题彼此之间可以说毫无关系。
  所以华夏用这种题目来选拔官员,究竟是要考察人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他本来还想着华夏后世能快速崛起,一定是同这个考试内容选拔出来的优秀官员有一定关系。
  大唐正值科举改革之际,他还生出了效仿后世考试内容的念头。
  然而,在看到后世的考试题目之后,他感觉后世人在准备考试之时,精神状态一定不是很好!
  若是他坐在考场,面对的全部是诸如此类的问题,怕是要疯!
  或许,这也是考试的目的之一,保持积极的心态!
  亦或是,能选对的考生都是运气极好之人,这样的人当官,可旺国运!
  所以,能通过这个考试之人,一定是人中龙凤!
  至少,考试精神就让人值得敬佩!
  李世民顿时生出不少敬意。
  在众人感慨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