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改造儒家,独尊儒家

  【道家提出“无为而治”,希望尊重自然规律;儒家给出的方案是“克己复礼”,追求西周时期的稳定;墨家则倡导“兼爱非攻”,想要固化当下的格局。】
  【显然,这些都不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最终,法家思想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中治理疆域上限的难题。】
  【于是秦朝开创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华夏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帝国。】
  ......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天幕中总提到的“传承”这两个字。
  自秦始皇嬴政实现天下一统,书同文、车同轨,将不同的族群紧紧连接,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不管历朝历代如何更迭,每一位掌权者都会以天下统一作为自己的目标。
  他终于懂了,为何后人要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了。
  这几个统一,太重要了。
  若是天下没有统一,天下分裂成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诸侯国,又或者是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一直持续,何谈传承?
  “大一统”,就是古今共通的道理。
  即使在漫长的分裂时期,“大一统”的观念依然经久不衰。
  一代人未完成的使命,将由另一代人继续。
  这就是“华夏”两个字的分量!
  ......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秦始皇的统治象征着统一。】
  【然而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诸侯国而言,秦制则是摧毁他们国家的罪魁祸首。】
  【正因如此,项羽在推翻秦朝后,再度采用了分封制度,然而这种制度仅仅维持了不到四年便匆匆落幕。】
  【之后的刘邦认为分封制的问题在于诸侯王的身份,所以他着手清除异姓王,将封地分给了自己的后代。】
  【然而,这一做法并未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七国之乱,导致刘姓家族内部自相残杀。】
  ......
  刘邦惊出了一身冷汗。
  如今汉朝初定,他正在思考着安抚功臣,分封七个异姓功臣为王。
  没想到天幕说自己清除了异姓王。
  如果他已经将功臣封了王,又被爆出他要杀了功臣。
  那些功臣岂不是会造反!
  他如同劫后余生般轻拍了下胸口。
  还好还好,还没开始封,一切都来得及。
  接着,他便陷入思索中。
  他此前总结秦朝速亡的教训,有一点是秦始皇全面实现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
  在赵高弄权,祸乱朝政时,无一人勤王辅政。
  嬴政的子女最后还全被胡亥杀了。
  他将封地分给刘姓子孙,想必是怕万一大汉遇到内乱或者外敌之时,这些同姓诸侯王会帮助皇帝维护大汉的统治。
  他记得天幕中曾说过,明太祖朱元璋给儿子都封了藩王。
  由此可见,他的做法被后代帝王所效仿,那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
  只是如何避免同姓诸侯王之间的争斗,还需仔细斟酌才是。
  ......
  【以上就是先秦到汉初的路线争斗,儒家并未直接涉入其中。】
  【那么,儒家究竟在何时崭露头角呢?】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表彰功臣,他设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中,最高的叫彻侯,最低的叫公士。】
  【即便是公士,也能享受到相当优厚的待遇,至少也能分到2500平宅地,以及1500亩田地。】
  【这些封到土地的人,构成了封建王朝的首批士族门阀。】
  【他们大量的兼并土地,逃避税收,导致国家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国库空虚,国力衰退。】
  【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外部面临匈奴的侵扰,内部则有诸侯的隐患,整个帝国显得外强中干。】
  ......
  “嗯?”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不是挺好的吗,大秦的军队就是因此被称为虎狼之师。”
  “如今的汉朝也因此武德充沛。”
  刘邦喃喃自语,陷入一阵恍惚中。
  汉承秦制,他没想到他的一些政策,给后代留下了这么多隐患。
  身旁的吕雉轻轻出声。
  “陛下,不必多虑。”
  “如今大汉局势未稳,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还是可行之策。”
  “只是,这封赏内容,还需再次商榷。税收问题,也需斟酌。”
  “等局势稳定之后,重新制度政策即可。”
  刘邦“嗯”了一声,同意吕雉说的话。
  ......
  【在这种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了“限田制”,旨在遏制士族的扩张。】
  【然而,无论是对抗士族、讨伐匈奴还是清理诸侯,先决条件都是皇帝必须掌握绝对的权力。】
  【归根结底,提倡“集权制”的法家才能帮皇帝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汉朝的建立初衷在于推翻崇尚法家的暴秦,这两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困境,汉朝选择了对儒家进行改造,并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
  嬴政眯起了眼。
  “外儒内法吗?”
  汉朝也知道法家才能帮皇帝解决实际问题,可是为了避免走秦二世亡国的路,搞出来披着儒家皮的法家。
  先秦的法制本是比较薄弱的,自商鞅提出“法治”后,秦朝的法制才开始逐步完善。
  商鞅强调了人性本恶,因此主张通过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从而引导人们步入善良与有序的社会生活。
  而儒家则认为人性本善,要施以“仁政”。
  这两种理论就是对立的。
  嬴政对此饶有兴趣,他也想看看汉朝能将儒家改造成什么样。
  当然,他也意识到秦朝的律法比较严苛,他也在寻求解决之法。
  ......
  【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个是大一统的理念,出自儒家的《公羊春秋》,这为“外儒内法”的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个是天人感应的观念,它源于阴阳家的思想,这就通过神话皇权和孔子,进一步论证了帝王统治的合法性。】
  【第三个是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制定了一套“君为成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等级秩序。】
  【除此之外,董仲舒还融合了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部分思想。】
  【例如,他借鉴了道家对“有”与“无”的理解,进一步阐释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主张建立完善的律法制度。】
  【可以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已经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明显的偏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