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古代状元真的不能低估

  李世民沉默半晌,喃喃自语:
  “杂交水稻竟然都是拿来援助?!”
  “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袁老真不愧为农神!”
  继而朗声开口道:
  “众爱卿,你们说要是有国家向大唐求助,大唐要援助吗?”
  听到李世民抛出的问题,堂下的大臣立刻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房玄龄一脸动容。
  “得自己强大起来,才有余力帮助别人。”
  魏征点头表示赞同。
  “华夏乃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若弱小国家求助,不动我大唐根基,可帮。”
  “若狼子野心之国,虚与委蛇便可。”
  程咬金咋咋乎乎的开口道:
  “俺大老粗一个,可不管礼不礼仪的。”
  “若是倭国求助,俺不仅不给,还要打过去!”
  “痛打落水狗,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一笑,继而开口:
  “爱卿所言极是!”
  “我大唐还需自身强大起来才是!”
  “弱国无外交!”
  ......
  画面一闪,下一个视频继续播放。
  【古代状元真的不能低估。】
  【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古代的状元郎值得游街称赞了!】
  【我以为的科举考题:床前__光,疑似__霜。】
  【结果乡试:请以“明月高悬,才能光照万物”为题,写一篇三千字的文章,论述地方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关系。】
  【到了会试:请以“明月纵使有光,还需无云遮挡。要照进地上,也需房间有窗。”为题,写一篇五千字文章。】
  【论述区域经济和政策治理之间的生态关系。】
  【最后来到殿试。请以“人人都爱明月,但决定光照范围的是窗户格局,夜晚虽然凄凉,但决定亮度的是月亮的风骨。”为题,写一篇一万字文章。】
  【论述国家用人、选材的标准,以及执政中官员应有的自主性和服从性之间的关系。】
  【我:阿巴阿巴......】
  “800字作文我都得琢磨好久。一万字,我直接选择种地!”
  “你以为是高考啊,人家是定向选调。”
  “对不起,范进。我承认笑你的声音大了一点!”
  “985大学本科在古代最多相当于秀才。”
  “任何一个古代状元在现代,书法水平,当个书法协会常务理事绰绰有余;开直播聊历史,百万粉丝毫不夸张;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是国学大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变的真理啊。”
  “到底谁敢低估古代的读书人啊!他们真的牛逼!要跟全国的人竞争,状元就是全国只有一个!”
  “历史最卷科举,北宋嘉佑二年。主考官欧阳修,考生个个名垂千古。“唐宋八大家”出来仨:苏轼、苏辙、曾巩;“程朱理学”的“二程”:程颢、程颐;还有大思想家张载,名场面就是横渠四句。但是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谁都没拿下殿试前三,文曲星来了都得哭着走。”
  ......
  李世民看着后世之人非常肯定状元的含金量,也是默默颔首。
  第一个科举制度产生的状元就是在唐朝。
  虽然说科举制度是由隋朝开创的,但是却是到了大唐才开始逐渐完善。
  在唐朝之前,朝堂上的官员几乎都是世袭,极少才是地方举荐。
  科举制度,既可网罗平民人才,又可破除士族门阀。
  虽说他的凌烟阁重臣中也有着平民阶层,但此时真正能左右朝政的还是贵族阶层。
  甚至上朝时,贵族官员都不屑于和寒门官员站在一起。
  那些名门大族,例如百年门阀崔家,根本就不把李氏当回事。
  士族和门阀现在依然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让他感到十分头疼。
  他也在摸索着怎么改进科举制度,将其分为常科和制科。
  又在国子监扩建了一千两百间学舍。
  现在天幕的内容给了他新的改进方向。
  “科举加上殿试。殿试策问国家大事。”
  “每场考试的考试内容需要再做商榷。”
  “诸位爱卿,还有何建议?”
  寒士出身的房玄龄讪讪道:
  “陛下虽然在国子监增设了学舍,可是学生主要是贵族,基本没有寒门子弟。”
  长孙无忌哼的一声:
  “寒门难出贵子。”
  长孙无忌背后的长孙家族属于统治西魏、北周、隋三代王朝的最高军事贵族集团——关陇集团成员。
  虽然长孙家族不是关陇集团的顶级家族,但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自然是希望朝堂上多一些关陇集团成员的。
  房玄龄心中略感无奈,继续说道:
  “天幕上一个农神的视频提到,农神曾在西南农学院学习。”
  “许是后世将人才分配在相应专业的学院中。”
  “或许我们也可以借鉴。”
  “国子监增设农学。”
  “杂交水稻研究,高产粮食种植皆需大量农事人才。”
  “贵族皆不善农事,如此便可破格招收些寒门子弟。”
  魏征瞪了一眼长孙无忌,继而说道:
  “汉武帝时期察举制也选拔了不少人才,可惜汉朝末期官官相护,所举荐之人均名不副实。”
  “为公平起见,参加科举的考生可实行“糊名制”。”
  “阅卷官员不知考生是何人,就无法徇私舞弊。”
  李靖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如今我大唐需东渡灭倭,还需去海上寻高产粮食。”
  “急需军事人才,可增设武举科目。”
  “考核骑射、平射、马枪、摔跤、兵法、布阵等军事内容。”
  李世民缓缓点头。
  “国子监增设农学院,招收善农事之人。”
  “科考实行“糊名制”。”
  “开设武举。”
  “玄龄,你着手去办。”
  如今朝堂上官员大部分都是关陇贵族和山东贵族。
  虽然都是贵族,但也是矛盾重重。
  他欲大兴科举广纳江南才子。
  再加上他的开国寒门功臣。
  几方势力互相制衡,就不会一家独大。
  天幕上播放的科举内容,真的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