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海上森林(2)

  “啊?哈哈,有点意思。”
  显然是有些没有料到李文轩会问出这样的问题,陈森先是一愣,接着忍不住哑然失笑起来:
  原来红树林名称的来源有二,其一是林子里的树木大都是红树科家族的成员。红树科的名字来自红树,因为它的叶柄和花都是红色的。
  其二是红树科家族的每个成员,其木材内都含有单宁物质一旦木材接触到空气,单宁就会氧化,变成红色或红褐色,红树科乃至红树林之名就产生了。
  “可它们又是怎么能够长时间生活在咸水中呢?”
  李文轩的问题有些刹不住车,水生植物不少,可是像红树林这样身形庞大还能一直居于咸水环境的绝对是少数。
  “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
  陈森指出作为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的特殊植物,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
  “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
  陈森继续说着,走到了被他选为目标的那棵靠近岸边的歪脖子红树林,从上面摘取下一片树叶。
  “这是……盐?”
  李文轩好奇地凑上前去,发现翠绿的叶片上竟是有着颗粒状类似沙子的白色晶状体。
  “红树林另一对咸水环境的生理适应便是泌盐现象。”
  陈森表示确认地点了点头,接着开始介绍起这种奇异的现象:
  红树林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同时叶片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可是在还没有叶片的情况下,红树林的幼体又是怎么适应这么恶劣的环境?”
  李文轩实在有些想不明白如果植物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发育长大的。
  “是个好问题。”
  陈森向李文轩投去赞许的目光:
  原来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
  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洋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
  这种类似于哺乳动物胎生的繁育方式能够大大增强红树林幼体的生存能力。
  “小心点,前面的路恐怕有些不好走了。”
  陈森一边说着一边谨慎地踩着红树林的支撑根徐徐前进:
  原来随着前方水面的上涨,能供二人前进的陆地面积越来越少,下脚的空间几乎聊胜于无。
  而不断四处开阔势力范围的红树林根系不仅在水面之上确立了自己的一番空间,更有甚者把自己的触须直接伸到了陆地之上:
  这无疑是为已经无路可进的二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行路方式。
  “呼,好险!”
  李文轩小心地从一棵红树的支撑根上跳到另外一棵树的根须上,虽然出乎想象的坚固,但是想着要是稍有不慎就会掉入现在已经不知深浅的泻湖之中,心中还是止不住地打鼓。
  谁知道水下有什么未知的危险等待着他羊入虎口?
  无法,现在大部分的陆路已经被咸水埋没,水上的树根反而成为二人的前进主干道,李文轩的注意力也一直专注于不算清澈的水下。
  “我去,真倒霉,这也被砸了?!”
  刚刚跳到一处红树之上,李文轩就觉得自己的背后被一个重物砸中,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自以为是一根偏大的树枝,开口就是一阵抱怨。
  不过刹那之后他意识到事出有妖:
  那个所谓的树枝,现在正死死地攀附在他的背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