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斩草除根!

  牛兆新一听正中下怀,和母亲说了,要跟着人家去南方贩绸缎。
  他娘拗不过他,只得给了他银子,让他去了。
  没想到,路上船翻了,牛兆新一个北方人,根本不会水,扑腾几下,沉下去就没了影。
  当牛兆新的尸首被运回来的时候,他娘和二娘哭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人死不能复生,哭有什么用?
  牛家没了当家主事的男人,只能是牛玉德大老婆高氏当家。
  高氏有什么事还挺爱和这位白捡来的便宜小叔子商量,额勒泰也就等于当了牛家一半的家。
  牛玉德有一妻五妾,高氏不用说了,是原配,可没有生养。
  二夫人三十三岁,牛兆新就是她生的。
  三夫人原来是八大胡同里窑姐,二十四,也是没孩子。
  四夫人二十岁,是跟她爹在酒楼卖唱的,也没有生养。
  五夫人是个好人家的姑娘,十七岁,去年刚进门,牛玉德打算让她再给自己生个孩子的,可惜,他死了。
  额勒泰经常过去看望牛玉德的大老婆高氏,嘘寒问暖寒殷勤无比,高氏更拿着他当了贴心人。
  几个小妾岁数都不大,牛玉德死了以后难免春闺寂寞。
  三夫人、四夫人都不是老实人家出来的,天天寂寞难耐,就撺掇着二夫人叫上老五偷偷的凑在一起打牌喝酒。
  五夫人还是个孩子,知道什么,叫就来呗,再说她也闷的慌。
  高氏嫌她们闹腾,非常气愤,经常斥责,几个小妾渐渐的开始还嘴,家里也经常闹的鸡飞狗跳。
  额勒泰给高氏出主意,
  “大嫂,她们几个如此年轻,都在如狼似虎的年纪,天长地久如果做出些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来,大哥在九泉之下也难瞑目,不如问问她们,愿意出去的就打发了吧!”
  高氏也觉得额勒泰说的有理,就和四个人摊了牌。
  二夫人说,
  “我这么大年纪了,爹娘也死了,能上哪儿去,我就在这儿过!”
  三夫人说,让我出去也行,只要给我足够的钱让我活下去就行。
  老四说,“三姐要多少,我就要多少,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行!”
  老五只是哭,不说话。
  额勒泰给高氏出主意,
  “嫂子,咱们是亲兄弟,我才愿意说。有这么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现在花点钱,省的以后麻烦,你岁数越来越大,我也不见得老在北京做官,到时候,你动弹不动了,落在她们手里,她们是不是饿死你都不一定,你说是吧!
  高氏一听,
  “兄弟,你说的在理,就这么办!”
  高氏打定主意后,给几个小妾开了个会,
  “老爷没了,你们也正在年轻,我想问问你们,是愿意过下去呀,还是愿意出去?”
  几个人一愣,还能出去?
  二夫人没言语,三夫人问道,
  “过下去怎样,出去怎么说?”
  高氏道,
  “过下去就都老老实实的,喝酒打牌胡闹不行,坏了家风!
  要是出去呢,也不能让你们白走!”
  “不白走是什么意思?”
  “二妹妹呢,进门子十八九年了,还给老爷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是没了吧,也算对得起牛家了,你要出去,我就给你两千两银子,出门以后和牛家再无有瓜葛,互不干涉,你看如何?”
  “大姐,咱们家财万贯,你就给我两千银子就把我打发了?”
  高氏一瞪眼,
  “咱们家的家底你知道吗,总共也没有和几万两银子,这些年坐吃山空,哪里还有钱,你要不愿意就别出去,咱们一块熬!”
  二夫人知道人家嘴大,自己嘴小,谁让自己的儿子死了呢。
  如果不走,接下来只会更受气,两千银子后半辈子省着花,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哎,人不和命争,她不再说话,就算同意了!
  三夫人问道,
  “我们呢?”
  高氏道,
  “老三和老四进门年头不多,岁数也不大,你们每人一千银子,爱干嘛干嘛去!”
  老三和老四挣了半天,高氏多一文也不拿,两人没办法,只能同意。
  “老五呀,你刚进门两三年,也还小,以后出去还能找个好人家,大姐也给你五百两银子,就这样吧!”
  五夫人一看老三老四能言善辩都没讨了便宜去,自己还能怎么样,低头不语。
  就这样,二夫人拿着两千银子,花百十两银子买了个小院子,又招了一个光棍当上门女婿,一边过日子去了。
  没人管着了,老三拿着一千两银子花天酒地,胡吃海喝,很快就把一千两银子糟蹋没了。
  她糊弄着老四拿出银子来,在八大胡同买了一所宅子,雇了一个老妈子和一个“大茶壶”,开了一家“半掩门”。
  他们俩既当老板又当婊子,干的还挺红火!
  老五自然被自己的爹娘接回家去了,她年轻漂亮,自然不愁嫁,被一个做买卖的南方老客给娶走了。
  偌大的牛宅只剩下高氏和几个家奴院公。
  额勒泰又劝高氏,
  “嫂子,咱家钱是不少,可‘家有金山不如日进分文呐’,天长日久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不如把银子放出去,比放在钱庄里多不少的利息。”
  “兄弟,嫂子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的这些,放出去要是遇上坏人或者是赖账的可怎么办?”
  额勒泰呵呵一笑,
  “嫂子说笑了,谁赖账能赖到皇堂知府头上,这个你尽可放心。
  如果嫂子愿意,这件事兄弟来办,绝不会出差错的!”
  额勒泰是顺天府尹,朝廷正三品的大官,而且一直以来,给高氏的印象那是十分高大上的,这样的人说的话能不可信吗,换做是谁都不可能怀疑。
  高氏再无怀疑,把家里的银子从钱庄里取出来,一笔一笔的都交给额勒泰放了出去。
  起初也有些利息进账,高氏对这个弟弟越发信任,把自己最后的几万两银子都给了刘洪喜。
  二百来万两银子,一分的利钱,一年下来就是二十来万两,高氏心里暗自高兴,这比做买卖可老当的很。
  又过了几个月,额勒泰又说,这些钱都放给了一个大老板,利钱还要略高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