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路错了

  第46章路错了
  老太监的承诺没有落空。
  他做到了。
  却也,没有完全的做到。
  就在他在垂象楼见过李真的第二天。
  皇宫里传来消息。
  本来已经和皇帝辞官归乡,准备回去立观收徒、传承衣钵的田道人。
  在离京的途中,被秘卫追捕。
  罪名是:欺君之罪。
  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掳掠京城孩童,修行邪功。
  收入天牢,择日问斩。
  而赵长自己在旨意当中,也表明自己有识人不明的过错。
  当下允许那些受害者家属为死者收敛遗骨。
  并且,给予补偿。
  普通的百姓总是愚昧而盲信的。
  尽管有些人拼命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但依旧,淹没在了请求凌迟处死田道人的浪潮当中。
  笼罩京城多时的阴云散去。
  一切,好似回归了原样。
  但,真能如此吗?
  “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
  垂象楼。
  李真平静的注视眼前这个不请自来。
  身着仙鹤万寿道袍,脸上带着不自然红润的赵长。
  心中说下了如此的话语。
  “就连道长也不相信,朕能炼出长生不老药吗?”
  赵长似乎完全没有丝毫悔过的意味。
  他那双微微带着血丝的双眼,死死的盯着李真,催促着他的答案。
  眼底里,流转着一丝歇斯底里的疯狂。
  就像是在赌桌上输掉了一切的赌徒。
  最后压上自己生命的孤注一掷。
  “陛下。”
  李真神色潺潺。
  丝毫没有因为他的身份,亦或者气势所震慑。
  语气冰冷而平淡:
  “长生与否,犹未可知。”
  “但,你的路,走错了。”
  按下有些蠢蠢欲动。
  想要忍不住拍西瓜的手。
  扫一眼笑眯眯跟在赵长背后的身影。
  李真心里暗道,这老太监不相信自己。
  “错了?”
  赵长闻言怔了一下。
  旋而,轻蔑的扫了他一眼,放声大笑:
  “哈哈哈!”
  “朕错了?朕岂会错!”
  声音陡然转成厉色。
  宽大的衣袖扫动,传来阵阵风声。
  他转身背过李真,负手面向半隐在云层当中的天都峰。
  斩钉截铁的说道:
  “朕没有错。”
  “朕一定会让你们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长生!”
  赵长走了。
  看着他离开的身影。
  站在垂象楼前的李真,微微摇头。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毫无疑问,赵长已经癫狂了。
  他已经不折不扣的变成了一个盲目追求长生不老的疯子。
  而这样的人,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也就,丝毫不让人意外了。
  只是
  “希望你能说话算话。”
  “能够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将他看好。”
  视线里那道身影消失的刹那,李真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说实话,他有些后悔当年在地牢里给赵长说的那一番话了。
  如果没那件事,或许他也说服不了赵神月。
  那现在的他,也不会是皇帝。
  而被软禁起来度过余生。
  对他而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太晚。
  李真无趣的笑笑,收回目光。
  眼下,就看老太监是否会继续履行承诺。
  如果不行的话。
  当年的一念之差,他也不介意亲手挽回。
  毕竟: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
  大周的长公主。
  观天监的监正。
  似乎,总是神神秘秘的。
  轻易间,找不到她的人影。
  李真已经忘记了这是这个月第几次上天都峰求见赵神月。
  但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模一样。
  “长公主有要事外出。”
  又一次无功而返后,李真也释然了。
  他们老赵家的事情,她都一点不放在心上。
  自己一个外人,总替他们想那么干什么。
  自己这段时间啊,就是太过清闲了。
  这才想着,没事找事。
  想明白了这点,李真又回归了往日的生活节奏。
  早晨在河池旁支起鱼竿,静待鱼儿上钩。
  期间,看看书、读读经文。
  从早到晚,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再加上京城外面乱做一团,打的不可开交。
  更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会来他这个小小的垂象楼。
  于是乎,李真也乐得清闲。
  不过,他是清闲了。
  但京城内外的动荡,却是依旧未曾平息。
  甚至,愈演愈烈。
  皇宫里的赵长消停了很多,没什么动静。
  不知道,是不是人生最后的时光里。
  依旧沉迷在自己的炼丹大梦中。
  而在京城之外,局面愈发混乱。
  北方“流贼”像是打不死的存在。
  不断流窜,糜烂四方。
  搞的诸多军中大将焦头烂额,却有短时间内拿他们没办法。
  倒是南方的事情,出现了一些转机。
  成也绿林,败也绿林。
  三十六个头领共同起义的模式造就了他们的大好局面。
  但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在一开始颇为顺利的进展后。
  诸部义军目光短浅的弊端就暴露无疑,纷纷开始内斗。
  短短月余内,就有十几支不同旗号的义军被火并。
  然后,又有更多的冒出头来。
  旋起旋灭,只在一瞬之间。
  整个南方,几乎可以说是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当中。
  这对于陷入内乱泥沼当中大周,可以说是唯一的好消息。
  毕竟,只要南方动乱不再向中原蔓延。
  待朝廷收拾好北方的烂摊子,掉转头再去整理南方那些草头王。
  几乎可以说是,手拿把掐。
  朝堂上下,对此有着高度的自信。
  就在除过皇帝外的朝廷百官,上下一心。
  准备收拾旧河山的时候。
  一个人,独自上了京城。
  垂象楼。
  自从年余前全身的真气全部转换为“先天一炁”后。
  李真一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就少了很多。
  即便现在已然是深夜,他依旧在秉烛夜读。
  只是忽然,烛火摇曳。
  抬头看向窗外。
  一颗在月色下,微微闪光的头颅浮现。
  见他视线看过来。
  举起手中的酒坛,对他咧开嘴笑了笑。
  李真也笑了。
  今天一天观经的时候,他就心有所感。
  总觉得,会发生些什么。
  只是没想到的是,居然会是慕容韬这个老朋友出现。
  放下手里的道藏,李真有些疑惑的问道:
  “伱不是离京返回老家了?”
  “怎么,家里混不下去,又回来了。”
  “嗨,说来惭愧。”
  慕容韬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似乎有些抹不开面。
  “我家那孽子这些年做出了些事业。”
  “此番来京,是想求你一件事。”
  面上神色动了动,李真有些好奇。
  “边喝边说?”
  慕容韬朝他晃了晃手中酒坛。
  “好。”
  李真欣然应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