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杀意

  太子听她这般说,知她是放过这个孩子了。
  “儿臣谢过母后。”
  只要母后不管此事,他自有办法护着她。
  皇后娘娘本打算趁着月份小趁机将孩儿落下,给唐宁一个体面,更是堵上相国府的嘴。可惜,太子他竟似昏了头般,万般不愿偏要保下这个孩子。叹了口气,罢了,毕竟也是她的子孙,由他去吧。
  稳下心神,皇后娘娘才提起让他过来的正事,刚刚不过怒火攻心,差点忘记正事。
  “三皇子已然启程回京都,不日便到。”
  她有些忧心,自李安一死,安排的人便如同困兽一般没了章法,想窥视他动作更是寸步难行。她没想到三皇子身后的实力不容小觑,看来从前她小看他了。
  闻言,太子心头一紧,仿佛才想起此事一般,瞬间有些乱了方寸。
  “母后,这如何是好?”
  一句话便让他失了分寸,皇后眼中生起的失落更甚。太子怕是终难成大事,但她又只他一儿,若是她都不帮他,怕再难以成事。压下心头不甘,她有些失神。
  未等她出声,他又似想到良策,眼底更是幽幽地泛着波光,不禁上前低声说着,“不如儿臣派人——”,言语中透露出一股杀意,他手起刀落的动作,让她眉头一皱。
  “不可。”
  皇后娘娘不赞同地摇摇头,在怀安城都没能动他分毫,现如今一路归来碰上刺杀,怕是再难以实施。更何况,三皇子诡计多端,怕早有准备。何况,贸然出手,怕是要露出破绽。她断定,三皇子未必抓到他们的把柄。
  “那就让他这般顺利归来?若是他抓到孤的把柄,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太子一想到他被人簇拥其中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见不得他被拥簇的样子。此次赈灾有功,怕早就传遍整个京都城。
  他堂堂太子殿下何曾受过这般屈辱,本想着让三皇子因此次赈灾受罚,他更是重金买下怀安城中消杀的草药,只等瘟疫爆发。没想到他竟因祸得福,被人雪中送炭,扰乱他所有计划。
  现如今,太子因为孩儿一事才与唐相国有了隔阂,又被三皇子一脉不时弹劾没有功绩在身,此刻他如同困兽一般,心中愤恨不知何处发出。
  “小不忍当乱大谋。”见他烦躁不已,皇后轻叹一声,又安抚他说道:“料他也拿出什么真凭实据,且放宽心等等。”
  “可是,母后,若是父皇因此对他上心,孤又该如何是好?”
  太子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不否认,这个三弟在众多皇子之中最是出色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他的对手。更因为他的母妃对于父皇来说更是白月光般的存在,若不是她不争宠,常常待在自个宫中,怕早被母后除去了。
  他当知母后的手段,若不然也不会稳住后位。
  “放心,母后定不会让你从太子之位下来的,饶是他再有手段,在本宫眼里也不过是撒些小聪明罢了,你且等着看。不过,这些时日莫要再生事端。”
  皇后娘娘苦口婆心的劝慰着,更是多次告诫他,就怕他行差踏错毁了她的计谋。
  “儿臣明白。”
  罢了,皇后此时也无心再与他多言,闭上眼中,摆摆手让他退下,才开始转动着手中的佛准。
  见此,他再无多言,只规规矩矩地行礼便慢慢退出去。
  等大门的开合声传来,皇后娘娘手中一顿,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偌大安静的大殿,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眼底的一丝黯然一闪而过。片刻之后,她又重新闭眼,更是飞快地转动着佛珠,仿佛这样才能求得一丝心灵的慰藉。
  此时的冯晴雪还不知道自己刚刚逃过一劫,还在房中沾沾自喜。将缝制一半的小衣仔细收好,她才心满意足的坐在一旁吃着茶点。
  这般日子甚是自在,与她从前在将军府中是没有的。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想到这里,冯晴雪摇摇头,将这些抛之脑后。
  又心生一计,一脸得意之色。
  “跟上,我们出去走走。”
  “良娣这是准备去哪里?”
  侍女忙跟上去,生怕落下一步。
  冯晴雪没有回答,但脚下步伐未停,却是不紧不慢地往外面走去,此时她心中甚是喜悦,现在她有孕一事,怕是早传出去了,那位怕是也有耳闻。
  如此想着,她更是不时抚摸着平坦的有些过分的腹部,心中暗暗得意。
  她伏低做小这么久,是该扬眉吐气一回才是。
  于是,她便带着侍女大摇大摆地往东宫后花园而去,偏偏唐宁的东厢院便在不远处,要说她不是炫耀怕是都没人相信。
  一路走去,不少宫中下人有些消息灵通的,早就成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般,谄媚着上来献殷勤。
  此时此刻的唐宁更是将房中能摔的都摔了,屋内一地狼藉。她何曾受过这般委屈。
  “那贱婢竟敢悄悄怀上殿下孩儿,当真恬不知耻!”
  唐宁才得到消息便怒不可遏,在这宫中这消息她竟是最后一个才知道,她怎么会不生气。
  她才失了麟儿,想得每日里精神都有些恍惚,那可是从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更何况是足月的男孩,教她如何不痛,如何不恨。
  又踹了一脚收拾残局的侍女,直到其鲜血淋漓,她才善罢甘休,冷静下来。
  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当务之急就是让她生不下这个孩子。若是如此,太子便会对她弃之如履。更何况,太子殿下的孩子只能从她肚子里出来!
  想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抹浓重的杀意,嘴角更是勾起一丝难以言喻的笑容。
  “把笔墨给本宫拿来。”
  她懒懒地出声,语气中更是泛着阴冷,让侍女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虽害怕,但还是迅速取来笔墨纸砚给她铺好。
  唐宁上前,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页纸,又吹干。细细看一番是否有遗漏,才满意的折好放入信封之中。不过是一封简单的书信,其中不泛诉说着自身的难受与无奈,只求娘亲一见。
  于是,这封书信很快便交到相国府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