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下策

  翌日
  唐芜没想到竟能收到昭州的来信,不禁心中一紧,以为他发生一些事情。这些日子忙忙碌碌,丝毫没有时间让她有空隙分心,此刻她看着来信,连忙打开,入目便是他遒劲有力的字迹,虽寥寥数语不过家常之话,但行间中分明透露着思念之意。她抿抿唇,不禁松了口气,又细细看了一遍,才将手中书信放在烛火之上燃烧殆尽。
  一直等在一旁的青黛,见她将纸张处理掉后,不禁上前提醒她,“小姐,门外的人还在等着回信呢。”
  让她取出笔墨纸张,唐芜想了想,落笔写下,不过一瞬又捏皱丢掉,尔后又再写,反复几次,却是一字也写不出来。
  “小姐?”青黛有些疑惑,这是不打算给将军回信。
  唐芜一怔,轻轻叹了口气,千言万语竟一个字写不出来,她想着怎么写都不能写出对他的情意,不如不写。这般想着,于是她把手中笔随意放下,淡声吩咐,“跟外面的人说,只道我会尽快回去。”
  无奈,青黛只得出门跟外面前来的暗卫交待她的意思。
  一会,青黛又进来,就见她已然开始易容装扮,有些吃惊,“公子又要出去义诊?”
  唐芜点点头,早已经轻车熟路地给自己脸上上色,浓眉大眼,倒是很快便易容好。见青黛还愣在一处,不禁笑了一下,“快些收拾,若顺利,我们便能早些回昭州。”
  “公子也不顾些身体,该多休息才是,若是被将军知道你如此折腾自己,怕是要生气。”青黛对她这些日废寝忘食的做法颇为不赞同。从前的小姐简直不复存在,全然没有往日柔柔弱弱的样子,哪里像如今竟能独自出远门,还能发号施令处理这些棘手的事情,令她敬佩。
  “无妨,我自有分寸。”
  青黛给她换上男装,腰带缠上让她腰肢更显得纤细。眉头不禁皱了皱,看来小姐又瘦了些,看着愈发瘦削。
  “走吧。”
  唐芜又带着她出了门,不过有了上次被劫杀的经验,她倒是都带上两人出门。
  乘坐着马车,城中街道上已然有不少人在清理被水浸泡过的地方,她悄然将车窗帘一角处挑起,观察一番,才又落下,神色未变。
  等到了药铺,此时柜上的人已经安排人手在看诊,门口也早排起长龙,见她前来,药铺掌柜陈文连忙上前接应。
  “公子来了。”
  唐芜点点头,见虽然人手不足,但百姓的秩序还是有的,“消杀的药物一会就给三皇子送过去,我们这里也安排上,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好,小的这就安排人去办。”陈文这般说着,正想离开,没想到她却把他喊住。
  ”不,这事你亲自去办,其他人我不放心。“
  陈文一怔,随即又说道:“一切听从公子安排。”
  唐芜嗯了一声,“去吧。”
  待陈文叩首退下后,她才接过青黛递上来的药箱,坐落在桌子前,给百姓看诊。
  此时的三皇子看着查到的一页页证据,里面的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若不是此时水灾的事情,此地富庶,更因远离京都,有着宫中贵人相助便能只手遮天。
  偏偏没有直接的证据指证这些皆与太子有关,他握着纸张的手不禁紧了紧。
  思绪间,便听闻门外传来的消息。
  ”殿下,唐大夫命人送来消杀的草药。”贴身的公公匆匆从外面走进来,一脸喜色。
  闻言,三皇子纷乱几日的心情,此刻才有些舒缓。他将手中的东西递给一旁的暗卫收好,便往外走去。
  此时,远在京都的太子,正跪在光华殿内,皇后娘娘坐在椅子上,似乎颇为头痛地抚着额头,一旁并无侍女在侧,殿内只余他们二人。
  太子头压得低低,分明不敢多说一句。
  良久,偌大的光华店内,竟是一丝声响都没有。
  好一会,皇后娘娘揉揉眉头,才舒缓过来。见太子一声不吭地跪在那里,又有些恨铁不成钢,重重叹了一口气之后,她才有些无奈地开口。
  “珺儿,你差点就酿成大祸!”
  太子身子一颤,抬起头,连忙往前跪着走了进步,“母后,儿臣实在不知道他竟能查出我安排在怀安城的人。”
  皇后娘娘缓缓站起来,眼神里闪过一丝狠意,“此次,你做法十分欠妥,让他去怀安治理水情太过急进。若不是本宫提前派人过去销毁证据,怕是你早就被他抓住把柄。”
  “母后,儿臣知错了。”太子见她态度有些缓和,连忙认错。
  “你自身本就无功绩在身,若是此行你前往立功方能为日后登基垫下基础,可惜,你这般不争气,想一出是一出。”
  皇后娘娘没想到自己生出的儿子竟是扶不上墙的阿斗,以他的资质怕是难以担大任,但是毕竟是亲儿,便是皇帝知道他资质平庸,亦看在她面子上立为太子。
  “母后,儿臣真的知错了。”
  看着眼前的人,皇后娘娘颇有种身心疲惫的感觉,她处处为他铺路,可惜他却自会自作聪明。便是那唐相国亦为他拉拢过来,如今娶了那唐宁,本想着二人往后能琴瑟和鸣,偏她的好儿子去了一趟昭州,目的让他拉拢慕君珩,没想到拉拢不成,他竟还想着沾染唐芜。当真是坏了她的一盘好棋。
  即便如此,太子还与他那表妹纠缠在一起,带回宫中。不过,这唐宁亦是善妒,竟折腾把肚子里的孩子折腾没了,真是一丝一毫容不下太子纳妃子。果然,嫡女便是嫡女,这些后头上来的即便成功上位,骨子里的下贱因子还真是比不上正统血脉。
  皇后娘娘此刻竟有些后悔当初的做法是不是做错了,用娶唐宁来拉拢唐相国在现在看来,分明就是下下之策。而昭州传来对唐芜的风评,医术高超,却是愈发的赞赏。
  太子生来便有些惧怕她,但母后处处为他着想,这些年来,他早就习惯听从她的安排。
  “母后,这下该怎么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