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疫症

  煜日
  “小姐,出大事了!”青黛急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脸色微变,看上去竟有些失态。
  夏瑾赶紧迎上去,“怎么了,出什么事情?”
  一股不安的情绪涌上心头,唐芜眉头紧锁。“发生何事?”
  “小姐,青木大哥说流民中发现有大批量的发热,咳嗽,”青黛把所知的都说了处出来,如果出现大批量的发病,后果不堪设想。
  唐芜一惊,虽然早料到会有情况发生,但是没有想过那么快。她很快戴上面纱,吩咐夏瑾守在家里,她带着青黛准备出门。
  “走,我们出去看看。”
  青黛点点头,随即跟着唐芜往门外而去。乘坐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越近医馆,一路上瘫软在路边的人越多,以往热闹的街市早因为流民聚集早已经变得乌烟瘴气。
  一路上驶去,这昭州城内的情况似乎比唐芜想象中还要严重,等到了医馆前,她让青黛用面巾把口鼻都包住,这才带着她下车进入医馆内。
  此刻的医馆早已经人满为患,病房里更是住满了人,平常空旷的大厅皆陈列着病床,一时间疼痛声\/呻吟声在屋子内此起彼伏。
  大厅中设置着香炉燃烧艾草用于消毒,混杂着各种气味。医馆的大夫都已经带着面巾捂着口鼻,一个个更是忙个不停,不过等着看病的人早已经大排长龙。
  青木早就忙得焦头烂额,眼见唐芜的到来,犹如见到救世主一般,他穿越人群,把她们两人往后院带去。一门之隔,隔绝外面嘈杂的一切。
  “小姐,这情况有些不妙。”难得清静,青木无不担心地说着,本以为就是一场普通的热症,未曾想竟蔓延得如此之快,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唐芜坐在凳子上,听着他的汇报,眉头从刚才进来后就没有舒展过。
  “可查出些什么?”她问道。
  青木皱着眉头,摇摇头,“未曾。不过这发热,咳嗽似乎出现人传人的迹象。”
  早在一进来的时候,唐芜就注意到大厅内的病人症状基本相同,不少人更是畏寒怕冷,蜷缩在一起。
  “如今可有良药可抑制?”唐芜又问。
  “未有,此时不过配些能退热的草药,医馆里的药炉基本没有停过,有些人用过药后发热很快就退下,但是不过一炷香的时辰既而再次发热,如此反复之后,便是抑制不住的咳嗽。不过至今为止暂时还没有死亡的病例。”
  青木把这两日的情况大致说了下,这种状况出乎他的意料。病症更是闻所未闻,更别说能寻得良药对症下药了。
  “小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青木心中担忧不已,“我们的医馆早就人满为患,城外聚集的流民更是不少,再这样下去,根本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人,更何况........”
  青木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未尽的言语中透露着强烈的不安,再这样下去,后果难以控制。
  “你让我想想,”唐芜脸色凝重,手指不时敲着桌面,似乎一筹莫展。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找出病症的原因,否则这样传播下去,瘟疫蔓延封城烧城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想到这里,她脸色微变。
  正当唐芜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似乎传来一阵吵闹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传来训练有素的步伐。
  “让你们馆长出来问话!”
  听见异样,几人皆是一惊。很快便有小厮过来,说下军营里的将军来了。
  闻言,青木站起来给她行了礼,转身步伐匆匆很快便退出去。而唐芜想了想,也无过多的停留,跟着也走至前厅。
  本来还在询问情况的慕君珩,在察觉到有人走出来,抬眸一眼望去,竟发现来人竟是唐芜。
  “你怎么在这里?”待她走近,慕君珩对于唐芜的出现有些讶异,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拧着眉,神色有些凝重。她频繁地出现在这间医馆,看来似乎与之关系匪浅。
  当下,心中对她的怀疑又更深一层。
  见此,唐芜也知如此下去,必定会引起慕君珩的猜忌,“这间医馆老板与我是旧识,我听闻城中流民已出现发热的症状,便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慕君珩蹙眉,对她的话将信将疑。不动声色地问道:“可曾发现什么?刚才与这位馆长询问,似乎这病症极具传染性。你可要当心。”
  “放心,我会小心的。”唐芜点点头。
  正说着,门外又有人匆匆来报。
  “将军,付老先生来了!”来人正是凌风,他把人带至慕君珩跟前便立于一旁。
  唐芜看着眼前的年过半百老人,便知这是军中的军医付老,见他虽已年老,但还算老当益壮。
  “这位是?”付老先生观察着四周,见唐芜站在一旁,便出声问道。
  唐芜没有吭声,抬眸看向站在身边的男人,而对方也垂眸看向她。见对方似乎不准备介绍,唐芜有些无奈的勾唇苦笑一下,正想自我介绍时,一旁的男人倒是适时出声。
  “唐芜,本将军的夫人。”慕君珩略带低沉的声音响起,令周围的人皆是一怔。
  一时间几人的气氛莫名有些异样,几人神色各异,摸不准心底的想法。倒是付老先生笑眯眯地看了他们两人几眼,心中了然。
  “原来是夫人!”付老先生笑了笑,其实他早已经猜到,“在下是将军军营里的军医,夫人若不嫌弃喊在下一声付老如何?”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唐芜也没有扭捏,大大方方地与之交谈,又问道:“不过付老,依您之见,此次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发病,您觉得如何?”
  付老先生听完便思索边抚摸着胡子,眼见人满为患的大厅和忙个不停的大夫们,他眉头紧皱,“这流民进到这昭州也不过几日,发病如此之快,说明其进来前就已经携带病因。发病也不过是借助契机,为今之计,就是尽快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可是,这病症反复,出现的症状都大径相同,但药石下去,却无用,如此,如何对症下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