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换个赛道

  关庭看他们不明白,也不解释。
  这种事情还是关起门来跟自家媳妇解释比较安全。
  院子外面响起自行车的铃铛声,文邦带着半筐子货出现在院子前。
  “哥,你回来了!”
  平时这个时候文邦早就歇下来了,今天却还在奔波。
  将车上的筐子卸下来,文邦擦了擦头上的汗。
  九月中的秋老虎还是很厉害,文邦整天顶着日头晒,肤色都黑了不少。
  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水,文邦道:“哥,王学义那个王八蛋,跟咱抢着收货,每斤比咱多给一分钱,好多人都被他拉过去了。”
  关庭看他跑得辛苦,拉过一把椅子:“歇会儿再说,不着急。你打听到了些啥?”
  要办这事儿的人是关文雄,关庭不会问出这句话。
  但办事儿的人是关文邦,关庭觉得他肯定还有消息。
  果不其然,坐了一会儿后文邦道:“我当时也奇怪,王学义这家伙自家婆娘的饭都做不利索,怎么还会想着做这个买卖。
  后来问了一圈才搞明白。
  王学义的堂弟王科让在成县里面搞了个小吃摊子。
  弄了大半年也没怎么赚到钱,后来看到咱们的小龙虾买卖起来了,就自己偷摸做了去卖。
  他做的味道不怎么样,但也比他自己的小吃摊子赚的多。
  再加上庭哥你最近一闹腾,成县这块谁都知道这小龙虾是你的生意。
  他借着这个风头生意也就火了起来。
  所以才拜托王学义帮忙收货。
  这是打着咱们的旗号赚钱,还来挖咱的墙脚呢!”
  关文邦越说越气,鼻孔都大了一圈。
  关庭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别生气,你明天也不用加班加点的收了。
  王学义什么收购价,我们就什么收购价,能收多少就收多少,按照咱们自己的步调来。
  后面我还有事情交代你做。”
  看关庭这样子,文邦眼珠子一转就知道他有对策,嘿嘿一笑道:“哥,你跟我说个明白,好让我心里踏实。”
  关庭递给他一支烟,把他拉到院子外面。
  “你待会去村支书那里一趟,去之前拿条好烟。
  你跟他说,村子附近的那十来个水坑我全都包了。”
  他们这一代本就是水乡,水系纵横,哪里都有大小的水洼子。
  只不过关家庙附近的水洼子都不大,不好养鱼,所以那些水坑也就放在那里没人动心思。
  文邦眼睛一亮:“哥,你这是想要自己养小龙虾。”
  要不说这小子脑子转得快呢!
  关庭点点头。
  可文邦又道:“现养也来不及啊!这长起来也还要时间。”
  “谁说是现养?这些水坑里面本来就有虾种。
  再加上前段时间捉虾的时候,我把个大带籽的都给扔进了这些坑里。
  现在里面的苗不少。”
  文邦闻言一喜,马屁跟着就上:“还得是你啊,哥!这叫那啥,唱戏先生说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关庭踢了他屁股一下,笑道:“得了,你去问问,早点把这事儿办妥。问清楚多少钱,跟我说,别跟人声张。也让书记嘴严一点,好处少不了他的。”
  文邦嘿嘿一笑:“我看要不了多少,李家屯那边上好的鱼塘,也才15块钱一亩每年。
  咱这边的水坑就跟荒地一样,给个五块钱,马书记都得乐开花。
  他还得感谢我们,帮忙把这些野塘打理出来了。
  你看着,我去跟他说,兴许还能低呢!”
  文邦这小子有决断,脑子又活,真是个干事的料。
  关庭道:“行,这事儿办下来,以后那些鱼塘都给你干,就不用天天跑东跑西收货了,要还有人要做这个生意,都得到你这里拿货。”
  “那还按这个价格收货吗?”
  就刚才说话那会儿,他就把帐算明白了。
  小龙虾这玩意好养,这些水坑虽然大小不一,还都是浅坑,但好在几乎都连在一起,面积也有两百多亩。
  再加上成县气候适宜,只要细心打理,一天出一千斤货,跟玩似的。
  现在收货是两毛钱一斤,成本是一毛钱,今天刚刚给抬到一毛一。
  一斤过他手就净赚一毛钱,一千斤,一天就能赚一百块。
  这还是从别人手里收货,要是他自己养,成本五分钱都不到。
  那样的话一天就能挣一百五,还在家门口躺着就把前赚了,绝对是大美事儿!
  文邦说完,看见关庭看着自己似笑非笑,连忙轻咳一声道:“哥,那个……我贪心了,到时候你说价。”
  关庭拍了拍文邦的肩膀,笑道:“做买卖赚钱,只要是明码标价,不亏心,怎么做都行。
  这样,你这段时间也赚了不少钱。你呢,就用这些钱当本钱,跟书记把这些野塘盘下来。
  以后你就是老板,收购价格我依然按着两毛钱一斤跟你收。怎么样?”
  文邦跟着关庭干了将近两个月,手里头早就攥着一把钞票了。
  前面一段时间他收货少,一天就赚个三四十,可后面生意好起来,他每天进账都七八十,好的时候九十多。
  按照每天五十块钱收入来算,他手里也有小三千块钱了。
  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一笔大钱。
  两百亩水塘,一年的承包费用就按五块钱一亩来算,成本也就一千块。
  他是出得起的。
  但买来之后还要打理,必要的投入也需要一些钱,怎么着也要一千块。
  这一来一去他手里的钱就去了一大半。
  关庭这么一说,文邦就有点犹豫起来。
  长这么大,他手里还没有拿过这么多钱呢!
  一下子都用出去,还真让人心里有点发慌。
  关庭笑笑:“要不这样,鱼塘算我俩合伙的,一人一半成本。收购价还是两毛钱一斤,怎么样?”
  他这么一说,文邦心里就踏实多了。
  “行,哥,就按照你说的算。
  真要让我一个人弄,我……我心里有点没把握!”
  也难怪,穷了十几年的农村十八岁小伙,虽说脑子好使,性子也好,但毕竟没经过世面,胆量没有磨练出来。
  能够做主到这个程度上,这种决断力已经是少有了。
  “行,去我家里拿烟,这事儿快点办,保密工作要做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