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张绪的选择

  来人正是贺百六。
  在收到老张的报信后,整个乞活军高层都将信将疑,不知道该不该信。
  颜见仁向贺光分析道:“不管消息是不是真的,派人去看看总没错,就算是假的,也无伤大雅,只要不是天王自己去就好。即便是个圈套,也伤不到我乞活军的根基。”
  贺光觉得有理。
  不过虽然不能自己去,贺光还是安排最信任的贺百六来办这件事。
  贺百六带了两千乞活军的精锐,提前向东绕过金陵城过江,来到栖霞渡口往六合县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起来。
  果然还是等到了冯公公一行人。
  “迎敌!”冯公公暗道不妙,怎么会有埋伏?
  “冯太监,这该如何是好?”卢太后面色难看,出声问道。
  太子刘乂更是胆小,被吓得哇哇大哭了起来。
  “太后,定是有奸臣走漏了风声,不然绝不至此。”冯公公恨声道,“太后放心,臣必定拼死护太后及太子周全。”
  “想的美!”贺百六冷哼一声,挥手道,“给我上!”
  两千精锐向着冯公公等人冲了上去。
  “带着太后突围!”冯公公也是厉声道,带着卫尉甲士们奋勇冲杀。
  但是有卢太后等坐着马车的拖油瓶在,突围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卫尉甲士们都束手束脚,人数迅速减少。
  冯公公最后亲自带人冲杀,也难以挽回颓势,最终力战不支,被乞活军从背后捅了个透心凉。
  就这样,太后卢氏,皇后胡氏,太子刘乂以及一众皇家人员,都被贺百六带着乞活军屠杀殆尽。
  很快,刘和病死,太子刘乂北狩时被杀的消息,疯了一般的向全天下传播开来。
  这下可真是举世哗然,天下大乱。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这下皇帝之位空悬,所有人都没了头绪。
  如果是和平时期,无非就是太后组织重要大臣商量下,从皇室子弟中选一位出来继承大统。可是现在太后、皇后都被乞活军一锅端了,重要的大臣都被乞活军围困在京城内,不知道是死是活。
  这可真是秦失其鹿,天下无主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刘和的弟弟楚王刘志,他在鄂州府登坛祭天,宣布登基为帝。
  紧接着,蜀王刘康、越王刘清、福王刘杰纷纷宣布登基为帝,并互相指责对方为伪帝。大汉承平三百年,长江以南又长期远离边境,故没有太强的军事力量,给了这些王爷们极大的舞台。
  这些人纷纷收拢周边府县,整军备战,准备当真正的皇帝。
  但是北方就大不相同,北方长期面临草原的威胁,亲属关系近的藩王大多不会封在北方。
  其余那些比较偏远的皇室子弟也不好意思出来凑热闹。
  更重要的是,此刻的北方可是有张绪带领的二十万禁军精锐!北方的藩王谁要是敢登基,绝对是自讨没趣。
  同时,大汉在大同、蓟州、以及襄平等地都有数量不少的边军,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没有了南方的输血,大汉的北方是养不起这么多兵的,这些人必然会拼个你死我活。
  当然,此时情况最危急的,还是手里有二十万禁军的张绪。
  张绪刚刚率军来到蓟州南部的沧州,就收到了朝廷的急令,要他赶快班师回朝。
  还没等张绪搞清楚情况的时候,刘和病死以及太子遇害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这可让张绪傻眼了。
  张绪的二十万禁军不同于别人,有根据地,他的补给可是全靠中央通过运河供给啊。
  这下子直接给张绪架到空处了。
  张绪的中军大帐内,所有高层都来参会,讨论下一步该怎么走。
  “如今金陵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是进是退,各位都说说吧。”张绪在主位上把情况大致讲了一下。
  随军书记傅成周开口道:“圣上和太子都已经不在了,回金陵又有什么意义?当务之急,是解决大军的粮草问题啊,公爷。”
  “是呀,公爷,没了朝廷的支撑,我们拿什么养活这二十万大军?”
  “那不是还得回金陵?”
  “对,除了金陵,哪里能养的起这二十万大军。”
  其余人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起来。
  傅成周劝道:“诸位将军莫急,听我说完。这金陵的粮草,大多由苏州府提供。现如今苏州府已经被乞活军拿下,时间一长,单靠一个金陵,恐怕连金陵城内的禁军都养不活,更别说我们了。”
  “也是啊,傅书记,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张绪也是看着傅成周道:“是啊,羡文,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想法就都说出来吧。”
  羡文就是傅成周的字。
  张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打仗他或许可以,但要说分析时局那他一定不行。
  傅成周胸有成竹,朗声道:“既然一个地方养不活,那么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分兵!”
  “分兵?”众人均是一愣。
  “不错,分兵。”傅成周颔首道,“我二十万大军可分为三支,公爷可亲率十万人去冀州直取邺城,再派两支偏师各五万人,一支取并州晋阳,一支取青州济南。二十万人化整为零,由三州之地供养,静待时局落定。当然,等此三州巩固后,还可北取幽州,甚至南下金陵。如此一来,公爷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傅成周说的已经非常直白了,张绪瞬间就明白了傅成周的意思。
  还回什么金陵,现在是抢地盘的时候了!
  实在是张绪不姓刘,不然傅成周都想劝张绪称帝了,二十万禁军在手,真是天下我有。
  “好!”张绪大声赞同道,“不过羡文,各地召集好的仆从军和随军的壮丁还是要用的。”
  金陵出发的二十万禁军只是主力部队,此外冀州、幽州、青州等地的州府都召集了一些随军的仆从军和壮丁,以供大军驱使。其中青州的仆从军和壮丁已经在军中了。
  一般来说,仆从军和壮丁的人数加起来会是主力部队的两倍左右。
  傅成周道:“自然要用,不过数量可以适当筛减,这样也可以省出一部分粮草。”
  “自然,自然。”张绪点头道。
  傅成周见张绪同意,继续说道:“至于两支偏师的人选,还请公爷定夺!”
  “还请公爷定夺!”众将也是附和道。
  张绪大脑飞速的运转。
  现在天下初变,人心未定,这两路偏师的领军人选确实得好好斟酌一下。
  最终思来想去,张绪还是觉得让别人领军放心不下,于是安排儿子张浩领一支偏师去并州,孙子张畴领一支偏师去青州。
  还是用自家人放心啊。
  除了领军的人选,随军出征的将领也做了分配,比较忠心的就跟着偏师去,不保险的张绪就放自己身边,怕儿子孙子降伏不住。
  全部都安排妥当后,张浩带着张绪给他的将领和五万人马,向西直奔并州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