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这也算胜利

  赵构望着残破的杭州城墙,
  脸上挂满了疲惫。
  想不明白,
  自己用尽所有办法,杭州城还是岿然不动。
  身边的蔡康看着赵构,
  眼里面充满血丝。
  永乐朝从实质意义上,已经算完了,就剩下青溪县和杭州城了。
  可是就这么两座城,连续攻打了三个月,就把赵构带来的所有军队拖在了这里。
  蔡康看着疲惫的赵构:“九公子,现在攻城器材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朝廷的粮草还没有到,战士的士气也很低迷 。”
  其实这些不用蔡康汇报,
  赵构也知道这些情况。
  赵构望着杭州城墙说道:“我们向朝廷请求增兵,八百里加急,过去多少天了。”
  “两个半月了。”
  “两个半月了,也应该有消息了。”
  话音刚落。
  “圣旨到,九皇子接旨。”
  赵构可不敢像赵涛那样站着接旨。
  赶忙拍拍身上的衣袖,跪下接着,
  身边的一些武将也跟着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康王平定方腊有功,晋升为七珠亲王,蔡康,王鼎等将领,杀敌有功封骠骑将军,黄金百两,。”
  “方腊匪患,已是强弩之末,一城之犬,不足为患,所有平叛之军,携胜利之师,即日回京。”
  圣旨宣读完毕。
  赵构和蔡康都愣了。
  看着不远处的杭州城,还在方腊手中。
  永乐朝的旗帜还在城头上飘扬。
  这是胜利之师?
  赵构接过圣旨。
  :“李公公,父皇就说这个?杭州城就不管了?”
  李公公笑嘻嘻的说道:“九殿下,不要懊恼,皇上知道殿下辛苦,尤其打杭州城,也算是尽力了,不过这影响不了,殿下平叛之功。”
  赵构如果放以前,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现在,觉的不完美。
  方腊不死,就不等于平叛成功。
  赵构见李公公并没有回答杭州怎么办。
  理解成自己对军功的影响。
  也不生气
  :‘李公公从京城不辞辛苦而来,知不知道,我们回京,方腊怎么处置,杭州城要怎么办?”
  李公公诧异的看着赵构。
  心想,康王变性了,竟然关心方腊,杭州,不想着军功最大化?
  李公公上下打量着赵构。
  想看出点什么。
  但是最后失望的收回的眼神。
  :“杂家出发的时候,三殿下,领着军队也上路了。皇上还嘱咐杂家,告诉殿下,你是他心中最得意的皇子,不要因为梁山耿耿于怀。”
  “皇上还说,就从你把方腊打的剩下一座残城这一项,作为皇子,你也应该骄傲一辈子。”
  赵构听到皇上这样说,心里很是感动,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就连皇上也是心疼自己的孩子。
  其实现在赵构领着的军队,
  已经成了疲惫之师,早就不想打了。
  何况在这里,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徒增伤亡。
  现在听到李公公说自己三哥要来。
  心里瞬间好像充满了力量。
  :‘李公公,你说三哥已经领着军队上路了。”
  李公公见赵构突然兴奋了。
  比刚才加封七珠亲王还兴奋。
  心里纳闷。
  不是风传,九皇子和三皇子不和吗?
  现在是什么情况。
  李公公并不知道。
  赵涛已经彻底收服了自己腹黑的九弟了。
  李公公再一次诧异的看着赵构:“已经上路了,杂家轻车简从,比三殿下早到几日。”
  李公公接着说:“皇上让殿下接到圣旨,立马启程回京。”
  赵构心里想留下来,看看赵涛怎么攻下杭州,
  现在在赵构的心里。
  自己的这个三哥已经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了。
  不过想留下来也不敢。
  违抗圣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还没有三哥那种无法无天的胆量。
  赵构转过头对着蔡康:“命令军队拔营回京。”
  蔡康也是不愿意离开,
  蔡康作为赵涛的学生,有着自己的骄傲,对于攻下杭州城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可是有三点让他无能为力
  第一,所领的军队战力真的不怎么强,达不到自己要的效果,从而是计谋失败,
  第二,自己不是主帅,有些计谋没说完,别的将领怕自己得到大功劳极力反对。
  第三,赵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按部就班的攻城,对于一些小的城镇还行,对于像杭州城这样大城镇,人数上并不占优势,机会不可能。”
  不过蔡康不愿也得愿意,
  军令如山,看着军队士气这么低迷。
  也只能服从。
  蔡康刚告知了各个将领。
  士兵那种回家的急切,就连宣读圣旨的李公公等人都感受到了。
  夕阳西下。
  赵傲领着不算胜利的军队凯旋而归。
  蔡康骑着战马,一步一回头,
  看着慢慢消失在自己身后的杭州城,
  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赵构拔营的时候。
  杭州城墙上永乐朝的士兵,早就发现异动。
  镇国将军厉天润也是一身的疲惫,在城墙上巡视。
  这三个月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朝廷攻势太猛烈了,自己稍有不慎,城就有可能破了。
  有几次朝廷官兵攻上城墙,要不是自己补救及时,险些城门被打开。
  厉天闰巡视了一遍城墙,觉得没有纰漏
  打算休息一下。
  报,
  朝廷撤兵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