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没有坏孩子。

  赵涛看着远去的童禄。
  不由自主的哈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候福伯走了出来。
  “少爷,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赵涛挥了挥手:‘没什么,就是觉的这个童禄很是可爱。’
  福伯:“童禄啊,确实是。”
  赵涛好奇:“你也认可?”
  福伯:‘最近这小子天天打着你的名义和我要钱,不过我暗中派人跟了他几天,他的钱都用在了那些孩子身上,真的难得啊。’
  赵涛:‘是啊,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确实不容易。’
  福伯:“这是其一,最让我看重他的,还是这个童禄对少爷的忠心!”
  赵涛纳闷:‘忠心?’
  福伯:“是啊,少爷围攻瑞王府这么大的事情,他都能跟随,难道不忠心吗?”
  赵涛想了想:“确实是,尤其是阻挡他叔父童贯。那这么说,那些禁军将领都很忠心我了。”
  福伯:“别的禁军将领没有接触过,老奴是不敢下结论的,但是这个童禄老奴是知道的。”
  赵涛好奇到:“为啥这样说,就因为福伯你和他接触过。”
  福伯:‘少爷,你刚才拍他的肩膀,没有发现他很痛苦吗?’
  赵涛回想起刚才和童禄的谈话。
  是有捏了捏童禄肩膀的举动,
  那时候,跟他共情,并没有用力,
  何况一个大男人,即使用力,也不会出现痛苦的。
  赵涛疑惑的看着福伯。
  福伯:“少爷,那天带领禁军围攻瑞王府,
  那个童禄,回去差点被童贯打死。”
  赵涛听到这里惊讶“啊!”
  福伯继续说:“打的三天下不了床的,老奴听说,童贯无后,是把童禄当亲儿子对待的。童禄这个孩子也是感恩,很是孝敬童贯。他为了你竟然违背他叔父童贯的命令,你说他对你忠心不忠心。”
  赵涛这时候才觉得,这个童禄有着这样的一面。
  福伯又说:“他挨打都不和你说,证明对殿下死心塌地的追随了。”
  赵涛也有点感动:“哎,福伯啊,你这么一说,我觉的欠他一分人情。”
  福伯摇了摇头:“什么人情不人情,只是老奴很是纳闷,你是怎么做到让这样纨绔子弟这样死心塌地的跟着你,还不惜违背从小带大他的叔父的。”
  赵涛想了想。
  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福伯,你说世界上有坏孩子吗?”
  福伯:“有吧。”
  赵涛摇了摇头:“我看没有,只有不称职的先生,没有不称职的孩子。”
  福伯不知道少爷想说什么。
  等待着赵涛继续说。
  赵涛伸出五掌看着说道:
  “一个手上五个指头都不一般齐,我们看到最长的,就说其好,看见最短的就说不好。
  好坏不是这么分的。”
  “这就像翰林院那些考生,学习好的,就觉的此子必定是大才,学习不好的,就是朽木。
  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的对待,就像童禄,你把他放在市井上,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你把他放在将领上,他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
  你如果让他考状元,我估计他连秀才也考不到。
  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每个人都有其价值和闪光点。每个人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福伯听着赵涛似是而非的话,
  好像很有道理,又听不明白。
  觉得这个少爷神神叨叨的,又觉得少爷好高深好有智慧的样子。
  赵涛看着愣神的福伯。
  “哈哈哈,不讨论这个了。童禄变好,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了一个好人,少了一个坏人,对我忠心,那我就赚了。感谢有他,感谢有你。”
  福伯彻底蒙圈了。
  第二天.
  天还没亮,
  浩浩荡荡的皇上巡游的队伍就向京城永定门走来。
  接到通知的文武百官早早的在门口等着,
  迎接皇帝的回归。
  有的官员看到皇上的皇辇,差点哭出来。
  心想
  皇上可算回来了。
  每次三皇子上朝,就是一次心脏病突发的。
  众臣们这段时间的心理煎熬,快赶上这么多年所有朝堂大变动了。
  以前觉得皇上威严,
  伴君如伴虎。
  现在皇上和三皇子一比较。
  皇上那简直是仁政,
  圣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皇上的座驾来到门口。
  只听百官:‘供应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撩起帘子:“众爱卿,平身。”
  百官:“谢陛下。”
  百官齐声。
  蔡京,李纲两位老臣上前,不顾形象的抱住宋徽宗的腿。
  “皇上,你可算回来了,朝廷可不能没有皇上啊。”
  他们两个人从来没有过这么真切的期盼。
  宋徽宗好像安慰小孩子似的:“苦了爱卿了,有爱卿在,还好京城没有出大乱子。”
  李纲,蔡京一听。眼睛都红了
  只想说:皇上,你是不知道,你走了后,三皇子怎么欺负老臣们啊, 不仅抓壮丁,还威胁我们,打我们,还要吓唬我们要杀了我们啊。
  但是只是想想而已。
  只能有苦慢慢述。
  宋徽宗见这么多官员,而表情各异。
  也没见赵涛,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也觉的现在不能上朝。
  前缓一缓。
  宋徽宗给小顺子使了一个眼色。
  小顺子立马心领神会:“皇上舟车劳顿,今日不理朝政,众爱卿回府安息。
  三日后,皇上亲自上朝,处理政务。”
  众人一听,皇上要等三天后才上朝。
  这怎么行。
  那些早就准备告御状的人,打算上前说出冤情。
  但是还没有说。
  宋徽宗已经回到房车里,放下帘子。
  御林军阻挡了那些人。
  小顺子:“起驾回宫。”
  告御状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是花岗石得利的人,都是王公大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