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醉仙楼的六粮液

  各个势力,都根据自己不同利益受的影响,而针对赵涛展开了调查。
  反馈回来的信息,让这群大佬们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静观其变。
  至于刚正不阿的李纲,忠君爱国的宗泽,为国为民的司马光,一心想证明自己的王安石,
  对赵涛所作所为一头雾水。
  赵涛折腾禁军将领,空闲举人,武瑞 大营,他们也是一笑了之,或者摇摇头。
  王安石赋闲在家,想东山再起比较难,
  因为其变法触动了好多利益团体,而且弄的民不聊生。
  新政策和实际不符加上应承局花岗石的剥削,百姓破产很多,最后成为灾民。
  史书上有记载。
  王安石已经接近众叛亲离。
  至于赵涛,一心就想着把国运提高,来达到自己躺平的生活。
  国运的提升,迫在眉睫的是军队改革,增强战斗力,
  其次就是民生。
  还好,赵涛不远千里把苏轼找来。
  赵涛府上。
  “苏先生,术业有专攻,你看看这本书,怎么样?其中的政策,你觉的在我们当前的形势,是否能推行。”
  说完,赵涛把系统奖励的《摊丁入亩》给了苏轼。
  苏轼接过来,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一页:“摊丁入亩,地丁合一。”
  顾名思义。
  自古以来,国家的税收按人头算,
  现在把人头并入田地里,就是有田的人,根据田的亩数增加,没有田地的,就可以少税,甚至无税。
  这是无产阶级的一种福利。
  也是消除贫富差距的政策。
  这是对地主兼并土地的压制。
  苏轼看到这个眼睛一亮,
  知道这个政策是根据现在百姓和地主情况而定的,
  但是,苏轼知道每一个新政,都必须得到验证,才能知道是好是坏。
  就像王安石一样,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不符合国情,
  从而导致国家,百姓财产的流失。
  国家没变好,反而变坏。
  赵涛看着苏轼在研究。
  就由他去吧。
  自己如果事事亲为,
  不活活累死才怪。
  国家的运转要靠人来维持。
  如果自己用愤青的思维。
  一监国,什么不考虑,
  自己根据后世知道的信息。
  把朝中所有奸臣,不管不顾的挨个砍了。
  不说自己能不能做到,
  即使做到了,
  自己也会被弄死的,自己不死2,赵家王朝也该完蛋。
  自己死了不算什么。
  那就是前所未有的混乱。
  给人民带来的绝对不是大快人心。
  而是灾难。
  什么都得规矩,
  未雨绸缪,一步一步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赵涛吩咐下人照顾好苏轼。
  苏轼可以在自己府中任意出入,不受管制。
  等着蔡京收集各地变法的情况,然后给苏轼汇总,
  拿出一个可行方案来。
  赵涛走出房间。
  正好艳春来伺候赵涛,
  两个人撞在了一起。
  艳春看见是少爷。
  脸腾的一下红了。想起少爷喝醉的那晚。
  “少爷”
  艳春小声的叫着赵涛。
  赵涛看着艳春脸一下红了。
  以为刚才撞疼了艳春,
  赶忙问道“春啊,撞到哪里了??有事没?”
  艳春连忙说:“没事,没事。”
  还没说完,着急的跑了,
  赵涛还纳闷,这个丫鬟怎么了?
  这几天慌慌张张的,见到自己老是脸红….
  赵涛疑惑的时候,
  艳春才知道自己是来伺候少爷的,
  又跑了回来。
  低着头不吱声。
  赵涛也不管她,
  任由她跟着自己!
  两个人一前一后得来到后花园。
  后花园有一座小山。
  赵涛按了山上的一个机关,
  突然山上开了一个门。
  赵涛轻车熟路的走了进去,
  大约走了五十来米。
  走出了通道的尽头。
  突然面前开阔,
  眼前这片土地平坦而有序,
  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奇怪的房子,房子排列得非常整齐,周边是肥沃的田地,
  美丽的河流,潺潺的小溪,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道路平整,大院有着几条大狗,看见赵涛和艳春,高兴的撒欢
  向赵涛扑了过来。
  赵涛蹲下身子,
  摸了摸狗的脑袋,
  那个奇怪的建筑物,不应该说成房子,应该说成工厂、
  这时候奇怪的房子出来了一个人,
  “少爷!”
  “福伯。”
  “少爷,别 这么叫,小的受不起,少爷叫老朽,福总管就行。”
  赵涛没有在称呼上纠缠
  “福伯,研究的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以前产量有限,现在如果原料足够,可以批量生产。”
  “那就好,带我去看看,”
  两个人进了工厂。
  工厂里有好多干活的伙计。
  有烧火的,有加水的,有过滤的…….
  厂房堆满了瓶瓶罐罐和各种大缸。
  赵涛来到一个大缸面前,
  只见缸中盛满晶莹剔透的液体。
  赵涛拿起一个杯子,
  慢慢的盛了一杯。
  转过身来,笑嘻嘻对艳春说:“要不要喝。”
  艳春吐了吐舌头:“辣!”
  赵涛浅尝了一口,和醉仙楼的酒一模一样。甚至更纯了点。
  “那就抓紧生产,
  不过醉仙楼的酒价不能降,物依稀为贵吗!”
  福伯:“少爷,我觉的一个醉仙楼不够,应该多开几家。”
  赵涛:“暂且一个吧,以后再说,名气已经有了,就让它供不应求。每晚醉仙楼的收入不是很客观吗?”
  福伯:‘是的,一开诗会,那些地主们,财主们,书生们都挥金如土。一晚上有万两的进账,快赶上怡红院了。’
  福伯接着说道:“对了,少爷,你还没给这个酒起名字了,好多客官都问,我让小的们怎么回答他们?”
  赵涛想了想:“就叫六粮液呀!比五粮液多一液。”
  福伯:‘啥是五粮液!’
  赵涛本来是开了一个冷笑话,结果没人懂。
  “打着哈哈,说没事,没事!”
  “福伯带我去看看种的植物。”
  两个人加上艳春出了厂门,
  一起来到一片肥沃的土地。
  只见土地上长着一米多高植物,主杆上开着粉白红的花,叶子边缘有锯齿。
  福伯问到:“少爷,为了一口吃的,种这个太浪费了吧。”
  赵涛笑了笑:“不浪费,记住了烹饪的时候,切记我规定的量,千万不能多了,多了有害,少了美味!”
  福伯吓了一跳:“这个有毒??”
  赵涛:“这个怎么说了?要说没毒,他比毒还毒,尤其白色汁液,要说它有毒,它能制药,减轻疼痛,烹饪时少放点种子,是健康的食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