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你是家主

  见到自己回京仅仅五个月,先是册封将军,现在又封伯爵,还执掌了兵权,众人由衷的欢喜。
  贾琮吩咐厚葬牺牲的亲兵、护卫、家臣,做好亲属的抚恤。
  家中子弟可优先加入亲兵队和护卫队,或是到贾家族学进学,并免除学费;
  对于伤员要不惜代价治疗;
  伤残者,着孟安邦、计无双、陈万年三人拟定个后续生活保障、抚恤的章程,并对他们的家属照顾,确保后续生活无忧。
  贾琮下马,回到后院,仪门内素雪、宝琴领着映月、香菱、晴雯、阿奴、丫丫来迎。
  贾琮后面五人都耷拉着脑袋,笑道:
  “怎么了?莫非这几天饿了肚子,没精神?”
  阿奴嘀嘀咕咕地把昨晚不遵从号令,准备留下来守家一事,讲了出来。
  贾琮心想,她们把这里当家本是好事。
  再则她们是自己的丫鬟,并非军事编制。
  以后她们会是自己女人,彼此是家人,若按军法来处置自然是不妥的,那样会凉了人心。
  不过要是完全不处罚,这几个丫头不长记性。
  贾琮板着脸道:
  “嗯,扣你们每人一个月例钱。
  始作俑者晴雯和主犯阿奴,每人打十下屁股,我亲自执法。”
  说着扬了扬巴掌,晴雯见状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阿奴也反应过来,羞得那长长的睫毛垂下,低下了头。
  贾琮又看向丫丫,那双大眼睛正眼巴巴看着自己,贾琮道:
  “至于你嘛,罚你三日不许吃肉。”
  丫丫,两根食指对在一起,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仰着头道:
  “爷,俺今天一块肉肉都没吃。
  爷还没吃晚饭吧,俺娘听说爷回来,饭都准备好了,有爷喜欢的烤乳猪和板栗烧野鸡。
  俺陪爷去吃饭,俺就看,不吃。”
  丫丫说着吞了下口水,逗得几女花枝乱颤。
  贾琮摸摸丫丫的小脑袋道:
  “觉悟还挺高嘛,看在你主动自罚的份上,就少罚一日。”
  丫丫咧嘴一笑:“嘿嘿!”
  宝琴道:
  “荣庆堂房屋受损,老太太暂且在这边住一日。林姑娘她们都陪着,住在天香楼。”
  贾琮心想正好有些事要给老太太说,既然老太太在这边,也该去看看,便在宝琴的陪同下前往天香楼。
  一路上,宝琴把林黛玉“放大招”灭了叛军一事告诉了贾琮。
  贾琮心下一惊:林妹妹居然真的觉醒了子三葬,威力竟然如此巨大!
  由于自己的出现,林妹妹虽然看起来还似那般行若弱柳扶风,静如娇花照水。
  但她不再是那个身体多病,娇弱的林妹妹了,也不再是寄人篱下,敏感多疑的孤女。
  不过,这样的林妹妹我更喜欢!
  天香楼。
  正看着林黛玉、探春、湘云等女嬉笑玩闹的老太太,见贾琮一身朱红色的麒麟服走了进来,老眼一亮,惊道:
  “哥儿这是?”
  贾琮点点头,道:
  “一等忠勇伯。”
  老太太:
  “好好好!
  哥哥年纪轻轻便凭自己的本事封伯爵了,这一等伯可是超品。
  把亲戚、故交都请来,替哥儿好生庆贺一番。”
  林黛玉、三春、湘云、宝钗也忙向贾琮道贺。
  小惜春踱着小碎步,绕着贾琮打量一番,道:
  “龙首,头部有双角,身上有鳞片,脊背为齿状,足部为牛蹄状。
  原来麒麟长这样啊。”
  林黛玉道:
  “大楚服饰与前明多相似,蹄状足是麒麟服与其他赐服的爪状足最显着的差别。
  琮哥哥明儿可要摆几桌酒宴好生庆贺一番,让姊妹们都沾沾光。”
  贾琮和姊妹们都暗叹:林妹妹由进士教导出来的,见识是不一样。
  贾琮道:
  “酒宴是不能摆了,甄老太妃薨了,太上皇敕谕天下:
  凡有爵之家,三日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所以三日后再请大家吧。”
  事实上,因为铁网山事变,不仅冲淡了甄太妃薨逝的影响。
  还造成平叛将士造成大量伤亡,加之步兵营在京城肆虐,造成大量文武重臣家眷伤亡惨重,这些白事不得不办。
  所以甄老太妃薨逝从简办理了,若按原来的轨迹,要隆重的多。
  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诸如老太太、邢夫人等在京命妇还得入朝随祭。
  然而此时,老太太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
  自国公爷去世后,贾家最大的靠山——甄老太妃没了。
  老太太原本多年的谋划是,仗着宫里有甄老太妃扶持,扶元春上位,便可以延续贾家数十年富贵。
  随着老太妃薨逝,这一切皆成为泡影!
  先前,自贾琮归京后,老太太虽然已经认识到,贾琮正在不可遏制的迅速崛起。
  且行事深谋远虑,手段高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贾家再没人能辖制贾琮。
  故而对贾琮妥协,采取怀柔手段。
  他好歹是贾家的哥儿,只要软的一手够软,他终归会认自己这个老太太,会认可我在贾家老封君的地位。
  宫里有甄老太妃罩着,日后元春上位,自己就可以平衡贾琮与二房。
  届时,自己仍是贾家的实际掌舵人,只需把外面的事放些权给琮哥儿。
  他在外面顶着,自己在府里高乐,颐养天年,大事他还得请示自己,这才是荣国府该有的模样。
  然而,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老太太懵懵地看着一身麒麟服的贾琮。
  从今以后,他才是贾家的顶梁柱。
  要想贾家不轰然倒塌,唯一的依仗便是他了。
  贾家京城八房都需要他的庇护,在他的羽翼下过活。
  老太太深吸一口气,自己该想想以后如何待他了。
  国公爷留下的那件东西该交给他了?
  老太太道:
  “想来哥儿这个忠勇伯,是在铁网山勤王护驾之功得来的。
  你也劳累了,先回去好生休养一番,不用陪着我这老婆子。”
  贾琮意识到老太太神色的变化,也不想那么多,道:
  “有一事得劳烦老太太。
  甄老太妃薨逝前,曾让孙儿把王氏接回府反省。
  我琢磨着,老太妃虽然薨了,但她的面儿还是得给的。
  就劳烦老太太在后院起个佛堂,让王氏每日早晚在里面礼佛。
  平时呢,就请老太太就多教导教导,省的王氏再给府里招惹是非。
  要不要孙儿派几名女卫给老太太使唤?”
  这话就是要老太太辖制王夫人,除了早晚关进“佛堂”,其余时间也得让女卫看管起来。
  老太太想了想,道:
  “如今,你是贾家的家主,你说了算。
  老婆子就替你管教王氏吧。
  至于你那些护卫都是能担大事的,你自己留着。
  你祖父走时给我留了几个婆子,够用了。
  皇帝陛下给你封了爵,有没有给升官?”
  林黛玉、迎春、探春、湘云、宝钗、鸳鸯,就连小惜春听闻这话,心里都是一惊:
  这是老太太首次当众承认贾琮家主的地位。
  从前,贾珍当族长的时候,贾家的实际家主是贾政。
  贾琮回京当族长后,一连串的动作,虽然已是事实上的家主了。
  但老太太口头上也只是承认外事由他做主,并未承认他是一家之主。
  贾琮对此则无感,贾家本就在自己掌控中,倒是注意到老太太提及荣国公留了几个婆子。
  想来贾家是武勋起家,府里有女卫也是正常,倒是给自己省事。
  贾琮道:
  “陛下把京营西营交给我了,还当了个绣衣卫指挥使。”
  提到绣衣卫,贾琮想起,皇上说绣衣卫软骨头这话。
  如今自己虽然有比较完善的情报收集、分析体系,但也只是针对当前的大事。
  无论自己或是鹰卫队等,都非常年轻,在京城时间又短,对一些过往之事无从知晓。
  多是从坊间传言中知道些蛛丝马迹。
  虽然也知道绣衣卫势微,但堂堂天子亲军为何沦落至此,以至于皇上要自己帮这些软脚虾长出骨头,贾琮不得而知。
  想到这里,贾琮试探性的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