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王夫人:哺乳之恩不可忘

  顿时关门大开,早已蓄势待发的五万楚军在西宁王长子率领下汹涌而出。
  准格尔群龙无首,大王子被射杀,军心大乱,一时之间惊慌失措,被楚军的突击杀了个措手不及,慌乱之间溃不成军。
  楚军乘胜追击五里,敌军丢盔弃甲亡命奔逃。而后楚军迅速打扫战场,收兵回关。
  一战下来,楚军斩杀了五万余敌军,射杀了准格尔大王子,缴获上万战马,加上敌军逃亡时慌不择路、丢盔弃甲,共缴获近七万铠甲、兵刃,可谓大获全胜。
  城楼上,西宁王大喜,拍着贾琮肩膀道:“此战你居首功。”
  贾琮笑道:“我尚无军职,军功与我无用。”
  西宁王笑道:“放心,世伯不会贪你军功,我会如实禀报。”
  西宁王:贾琮前途不可限量,为人值得交往,卢家不会因小失大。
  嘉峪关之战后,贾琮兑现与憨僧承诺前往敦煌,封存莫高窟。
  贾琮只说了一句话“千百年后,世人或许会忘记西宁郡王府为大楚镇守西疆,但会记住,西宁郡王府为保护莫高窟所做的一切。”
  便得到了王府的鼎力支持。
  当贾琮把莫高窟内珍藏的佛教典籍取出交给当地高僧保管时,法照禅师当即认出贾琮手上那寻常念珠出自其恩师憨僧,临别之际,赠了贾琮一句话:
  “京城风高浪急,施主只需随身携带恩师念珠,必有善缘。”
  贾琮半信半疑,只因兑现与憨僧承诺,戴上念珠也是自己完成诺言的一种仪式感。
  没想到这样一串再寻常不过的念珠居然会被其弟子认出来。
  不过一念珠戴上就戴上吧,也不妨碍什么。
  莫高窟事已了,如今离京已三年了,是时候回京了,也不知道京城里,林妹妹、迎春、惜春、映月她们都还好吗?
  楚和十二年四月,京城西直门。
  “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人一马疾驰来。
  城门的士卒一看那人是驿兵装扮,头上还插着一根羽毛,忙大喊:
  “八百里加急,快让路!
  阻拦军报者罪同谋反!”
  路上行人纷纷避让到两侧。
  驿兵路过城门喊了声“嘉峪关大捷!”
  继续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城门的士卒和百姓激动地跟着欢呼起来:“嘉峪关大捷!”
  此时,荣国府,迎春屋里。
  “姑娘,在王嬷嬷屋里找到了,这是琮三爷给姑娘的信。还有她盗窃姑娘的例银。”司琪说着把贾琮的书信递给迎春。
  话音一落,屋里迎春、林黛玉、探春、惜春、史湘云、薛宝钗都怒视着王嬷嬷。
  竟然是家贼!
  史湘云指着王嬷嬷怒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窃三哥哥的信。禀明了老太太将你撵了出去。”
  王嬷嬷被众姑娘怒视,心里发虚,讪讪地说道:“老婆子不过听说三爷的信都是了不得的字,拿去看看呗。”
  迎春冷冷地说道:“你目不识丁,你男人、儿子皆是睁眼瞎,你偷去给谁看?
  自从弟弟当年出手教训过你后,你老实了两三年。
  我倒是奇了,一年前我做了公主赞善,你反而旧病复发,平日里在我屋里作威作福,盗窃例银,如今连我弟弟的信都偷了去。
  说吧,谁指使你的?”
  王嬷嬷:你弟弟那么狠,那次差点拆了我这把老骨头,要不是太太(王夫人)让我让“严加管教”你,谁愿意招惹你。
  那信自然是太太要的,我可不能说出来。有太太撑腰,府里老太太又一向优待下人,尤其是自己这样奶过主子的,你们又不能拿我怎么样。
  王嬷嬷说道:“姑娘,我不过是老糊涂了,赌钱赌输了,没的本钱翻本,这才借了姑娘屋里一点东西。
  再者,姑娘你满府里看看,谁的奶妈丫鬟不仗着自己的主子得一些便宜?看在十几年的情分上,何必跟老婆丁是丁卯是卯。”
  此言一出,众女都气不打一处,迎春怒道:
  “这么些年,我自问待你不薄,平日里偷摸财物也就罢了,今日连弟弟的信都敢偷。既然你不肯交代实情,那就不用在我屋里待了。”
  王嬷嬷心想,这是要赶我走了,怕是你做不得主。王嬷嬷倨傲地说道:
  “姑娘好歹吃的奶长大,就这么撵我出门,怕是有碍姑娘名声。”
  急性子的史湘云早忍不住了,“我们去禀告老太太,把她撵出去。”说着便要往荣庆堂去。
  贾探春忙拉着她道:“你忘了,上次宝二哥的李嬷嬷之事,最后反而是连累茜雪被赶出去。”
  此言一出,王嬷嬷愈发得意起来,干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昂着头看着几位姑娘。
  是啊,众人想起来了,连宝玉想撵奶妈,反而让自己丫鬟当了替罪羊。
  老太太看重奶过主子,重辈分高的奴仆。甚至服侍过长辈的奴仆,晚辈们都得敬着。
  这是老太太在府里建的秩序。
  几女见王嬷嬷那般模样,都给气笑了。
  林黛玉想了想道:“此事跟琏二哥说道说道,或许他有法子。”
  众女点点头,去年琏二哥在内务府官升一级,比老爷(贾政)品级还高,如今在府里也愈发立得起来了,平时也时常照顾姊妹们。
  迎春对司琪道:“你去请哥哥来。”
  两个时辰后,荣庆堂,贾琏行过礼,对老太太道:
  “老太太找孙儿有何吩咐?”
  老太太不悦道:“听说你把二丫头的奶妈撵走了?”
  不待贾琏回答,迎春上前向老太太行了个万福道:
  “老太太,那王嬷嬷在我屋里偷窃财物,平日里作威作福,飞扬跋扈,是孙女求哥哥把她撵出屋里的,并未出府。”
  王夫人在一旁捻着念珠,缓缓地说道:
  “二姑娘啊,咱们这样的诗书簪缨之家,最看重一个礼字。你好歹跟着公主殿下读书,当知道,哺乳之恩不可忘。
  否则,传了出去,有碍姑娘的名声,也毁了荣国府的声誉。”
  这是要拿王嬷嬷奶过迎春说事,说迎春此举忘恩负义。
  贾敏心里冷哼一声,淡淡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