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贡献

  听到师父说的如此开心,何雨柱心里也挺激动的。
  红星轧钢厂可是非常重要的国企,对国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为这么大个厂子谋得这么多先进技术。
  这多少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吧!
  “师父,那杨厂长可有什么表示?咱帮厂里这么大的忙,怎么不能一点表示没有吧?”
  “目前还没有,不过后面肯定会有,咱那生姜可都是映茹...”
  “咳咳咳...师父...”
  妈耶!差点说漏嘴,要是告诉女儿她的嫁妆是三十斤生姜,肯定要出事情,起码出嫁前都不可能给他洗衣服了...谭辉心道好险。
  “咱那生姜可都是映茹晒出来的,要是不给点奖励啥的,以后就不给他们吃咱们家的生姜。”
  谭辉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厂里最少得给他弄辆自行车票,毕竟现在炒菜用的都是自己的带过去的大料。
  这些大料,那都是自己女儿的聘礼。
  都是他私人财产。
  他拿私人财产换张自行车票,是一点都不过分。
  其实谭辉还是低估了这次饭菜带来的好处。
  因为第二天,那些老毛子又带了好多技术员过去。
  有些技术员身上都有着不准备在中国教的技术,也都在一顿中午饭后,被杨厂长扒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谭辉提的是自行车票,而下午杨厂长直接送了一辆自行车过来。
  这是杨厂长自己骑的自行车,骑了一年,现在有了汽车,就不怎么用,正好送人。
  有了自行车,谭辉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尤其是下班时,同事们投来的羡慕眼光,谭辉心里也是颇为享受。
  这是六一年,自行车可还是稀罕物。
  谭辉虽然得了自行车,可他不会骑。
  最后何雨柱骑着车子,把谭辉送回家。
  自己这个师父,有优点也有缺点。
  稍微有点爱显摆。
  人无完人,有缺点有优点,这才是平常人。
  虽然这车子是杨厂长给的,但是说起来,也是谭辉拿生姜大料换的。
  他徒弟是个有福气的人,随便去黑市逛逛就能发现这么好的大料。
  谭辉看自己这个徒弟,是越看越顺眼。
  是自己的儿徒,又是自己的女婿,跟亲儿子没区别。
  晚上谭映茹的哥哥谭映雄下班回来,在看到自己老爸骑回来一辆自行车后,眼睛都直了。
  一脸谄媚的看着自己老爸,想要借自行车。
  新车刚拿回,自己都还没学会,能借给这小子?
  那肯定是不行的。
  谭家晚上特别热闹。
  谭家三口人,争先恐后的学骑自行车。
  没错,就是学,他们都不会骑。
  一晚上,他抢一会儿,你又要骑一会儿,到最后,谁也没学会。
  晚上何雨柱四合院的时间有点晚,回去的时候,正好在门口碰到从秦淮茹老家回来的贾张氏。
  此刻的贾张氏鼻青脸肿的,模样有些凄惨。
  何雨柱不知道贾张氏被谁打的,也不知道贾张氏今天去的秦淮茹娘家。
  贾张氏回家不久,贾家屋里就传来秦淮茹哭嚎声。
  “妈!您别打了,我会帮您要回来的,呜呜呜...别打了...”
  何雨柱隐约听到秦淮茹的哭喊声内容。
  不过何雨柱并没有多关注。
  重活一世,他要为自己活,为爱他,在乎他的人活着。
  晚上回家有点晚。
  何雨水在家里熬了稀饭。
  回到家里,桌子上一碗放凉了的稀饭,加上一小碟子咸菜。
  虽然已经在谭家吃过了,何雨柱还是端起桌子上的碗,将稀饭喝了下去。
  就是这咸菜,是不是炒糊了?
  贾家晚上吵到好晚才消停。
  院里人都说贾张氏丢了三百块钱,然后得了失心疯,就连怀孕七八个月的秦淮茹都打。
  秦淮茹倒是博了院里人不少的同情。
  第二天。
  何雨柱一大早写了一封信给他父亲何大清。
  毕竟是自己结婚,父亲再差,还是要喊一句的。
  其实也是看在他一个月还给何雨水邮寄十块钱生活费的份上才写的这份信。
  要是隔以前的何雨柱,那肯定是特别恨他父亲。
  但是重活一世的何雨柱,对他父亲居然一点恨意都没有了。
  因为前世的自己,比他父亲何大清做的还要出格。
  不但没给自己儿子留下任何东西,反而是狠狠的坑了他一回,连带着自己妹妹都给坑了,棒梗投资房地产钱不够,都是他去找何雨水借的。
  要是自己父亲何大清在他结婚的时候回来,何雨柱想着要不要把他父亲留下来。
  因为现在不把何大清拉回来,等到他把那边寡妇孩子养大之后,也会被那边寡妇的孩子给赶出来。
  结局跟自己是多么的相似。
  只不过何大清回来找到自己得了善终,而他没脸见自己儿子,最后落得个冻死大桥底下的悲惨命运。
  毕竟是自己父亲,能拉肯定是要给拉回来的。
  何雨柱写完信准备出门邮寄的时候,感觉自己结婚他不一定会回来。
  因为上次他带何雨水去找他,何大清居然装作不认识他们兄妹。
  当时自己不懂父亲为什么回这么无情,直到自己也让寡妇坑了一生之后才懂。
  说白了,他跟他父亲都是心肠不是很坏的人,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被人道德绑架,跟精神控制。
  自己前世还拿娄晓娥的钱,给这一大院子人养老呢!
  做的事情,比他父亲过分何止十倍。
  何雨柱拿着信件,想了想,最后决定从空间里取出各种调理,然后做成调味香料。
  名字何雨柱都想好了,何雨柱十三香。
  做好十三香后,何雨柱才将书信跟十三香一起邮寄了过去。
  并且在信上写明,这调理是他跟师父谭辉两人研制而成。
  并且告诉何大清,他手上有配方,想请何大清一起回来研究改进这配方。
  何雨柱相信,这世界上就没有人哪一个厨子能拒绝得了这空间出产调料的诱惑。
  他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何大清肯定会回四合院。
  何大清现在在一个国营饭店当厨师,只要将信邮寄到那边饭店就行。
  要是邮寄到何大清现在居住的地方,何雨柱感觉何大清都不一定能收到。
  邮寄完信件,何雨柱直接去了轧钢厂。
  他进工厂的时候差点迟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