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作死的袁术三

  也许是中年叛逆,也许是自视甚高,更有可能是为了报复刘备。
  袁术在被反复斥责之后,不仅没有放弃计划,更是直接更进一步,自封——楚王。
  这一下可以说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可以说是对整个世俗的挑战了。
  汉室虽然衰微了,但是大部分百姓还是心向汉室的。
  挑战刘邦祖训,那就是挑战所有人的三观,这个出头鸟可不好当。
  若非如此,以李骏的实力,不说封王封公,一个国侯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即使是刘备,把控洛阳之后也只是汉中王,都不敢封一字王,更何况袁术选择的是“楚王”这个敏感的旗号。
  四百多年前,刘邦可是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才一统天下的。
  现在冒出来一个楚王,这不明摆着要造反吗?
  建安九年四月,汉帝刘协颁下圣旨诏书,宣布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为叛逆,剥夺袁术和袁绍所有官职爵位,削去其祖上一切荫封。
  圣旨限令所有袁氏旧部、门生故吏需在一个月内公开声明和袁氏决裂,否则视为附逆。
  冀州的袁绍可以说遭到了无妄之灾。
  随后各路诸侯纷纷表态:
  曹操宣布对袁术宣战,起兵八万进攻豫州和徐州;
  孙权宣布起兵五万进攻九江和庐江;
  刘表宣布起兵三万五千进攻宛城;
  李骏则趁机对袁绍宣战,三路大军进攻冀州和青州。
  全天下没有表态的只有躲在益州过好日子的刘璋和远在交州的士燮。
  不过袁术似乎对此毫不在意,上次交易完成之后,他又找李骏买了一批装备,这批装备刚刚运到。
  此时的楚军可以说装备精良、兵强马壮,实力强悍。
  此时,九江郡,寿春城,只落成一个大殿的楚王宫之中。
  此时袁术正“威严端庄”地坐在王座上指点江山
  “张勋,孤封你为大将军,南阳侯,命你领五万兵马,五千骑兵驻守宛城,伺机拿下整个南阳;
  刘勋孤封你为骠骑将军,下邳侯,命你领五万兵马,五千骑兵驻守彭城和下邳,伺机拿下广陵;
  纪灵孤封你为车骑将军,庐江侯,命你领五万兵马,一万骑兵击破孙权小儿,夺取江东。”
  “末将遵命”
  三人出班行礼之后,接过令牌和虎符。
  接下来就是陈兰、雷薄等人的封赏,什么四方将军,四征将军不要钱一样封了出去。
  就连早就死了的梁纲、乐就等人也被追封了官职和爵位。
  一波封赏之后,新任楚国太尉杨弘面色尴尬地出列,在用眼神询问过袁术之后,杨弘开始宣读
  “封李骏为燕侯,曹操为魏侯,袁绍为赵公,孙权为吴侯,命尔等进攻洛阳,铲除刘备扶保汉室。”
  众人惊呆了,好家伙,你这是要代天子分封天下啊。
  这骚操作谁受得了,一众死忠都觉得袁术疯了。
  不过却没人提出反对,一向比较理智的阎象早就因为反对袁术称王被下狱了。
  就连后宫之中,备受宠爱的冯氏也因为替阎象说话也在封王妃之后第二天被打入冷宫。
  这一世,即使没有拿到传国玉玺,袁术还是走上了不归路。
  “啧啧啧,这历史的修正真是厉害,时间条件都不对,袁术还是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啊”
  李骏看完袁术的分封文书,直接丢在了地上,不禁感叹
  “只可惜这蠢货没有传国玉玺,那个坑爹技能没发动。”
  不过想想这袁术本来就是坑货,有没有发动那个技能都是。
  再说了袁术厉害一点也挺好,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时间。
  唐婉泡好茶,递给李骏,顺便白了他一眼,娇嗔道
  “就你最阴险,最坏。”
  “嘿嘿,你老公我只有晚上才最坏,你又不是没体验过。”
  “讨厌,嘴花花个没完,先办正事。”
  “命令早就下达下去了,哪里会等到现在啊,来吧宝贝……”
  “别闹,小心伤到孩子,我去叫其他姐妹来陪你。”
  唐婉娇笑着出去了,一会甘梅和糜贞二女进入了书房。
  ……(此处省略六点)
  晚饭前,一众女兵抬着一张新书桌进入李骏书房,然后把一堆木头拿了出来。
  就在兖州开战的同时,冀州也开战了。
  岳飞率领天策军从渔阳郡进入渤海郡,对这个冀州人口第一大郡发动了进攻。
  关羽和徐荣领两万兵马出壶关进入赵国,徐晃领兵五千从常山国出发夹击赵国。
  张辽领兵五千从广阳出发向着河间进发,李骏亲自率领两千亲卫军坐镇涿郡。
  随着各路军队出发,邹靖也开始忙碌起来,他率领的后勤军接下来会是全幽州最忙的。
  曹操主力南下了,袁绍的南面防御压力小了了,可以放心大胆地对抗李骏。
  “韩猛、许攸、张南、焦触,你四人领兵四万抵挡关羽;
  命高干为主将、太史慈、赵凡、高览为副将,起青州军北上增援渤海郡;
  马延、审配你二人领兵一万防御河间,务必挡住敌军一个月。”
  “诺。”
  为了保住基业,袁绍可以说倾巢而出了,虽然是无妄之灾,他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心中狂骂袁术这个猪队友。
  不过很快,袁绍就不骂袁术了,因为更猪头的队友出现了。
  袁谭和袁熙二人居然公开宣布和袁绍断绝父子关系,脱离汝南袁氏,携魏郡和清河国向刘备投诚。
  刘备对于二人的“深明大义”很是欣喜,不仅保留了二人的太守职位,更是给二人封了乡侯和杂号将军。
  还没开打就被自己儿子背刺,袁绍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在自己书房之中一边骂一边打砸
  “逆子,全都是逆子,多亏我当初没有准备让这两个蛇种豺性的逆子继位。”
  袁绍已经处于暴怒之中,完全忽略了,是他自己早早把袁谭和袁熙流放的,而且还把二人扔在了前线送死。
  袁谭和袁熙的投降影响极坏,大大打击了冀州上下的军心和士气。
  正所谓祸不单行,很快,另一个坏消息传来了——太史慈拒绝执行袁绍的命令,宣布脱离袁绍阵营,向朝廷效忠。
  刘备很快做出回应,封太史慈为乡侯。
  袁绍可以说未战先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